第313章 我可不是曹操本人,我不多疑!

字數:6135   加入書籤

A+A-


    關羽和徐晃都是北方大漢,力量型選手。
    一個大刀一個大斧,優點都是前二十回合勢大力沉。
    兩人一共互相掄了不到三十回合,見誰都奈何不了誰。
    兩人都泄氣了。
    關羽也是因為沒有向曆史上那樣騎上呂布遺產赤兔馬。
    這才沒能把自己三板斧發揮到極致。
    徐晃也沒有因此過多消耗體力。
    所以三十回合不相上下。
    但徐晃心裏清楚,照這麽打下去,自己大斧更重,劣勢會越來越明顯。
    加上關羽武藝略勝自己一籌。
    恐怕勝負會在五十回合後逐漸變得明顯。
    最多七十回合,自己一定會因為力竭而戰敗。
    關羽也多少留著點情麵。
    砍了三十回合,已經把上次的怨氣都發泄的差不多。
    要想陣斬徐晃談何容易?
    還不如就此收手,換成帶病廝殺。
    反正徐庶的意思隻不過是鬧點動靜出來,嚇唬嚇唬曹操。
    隻要他多疑的毛病一犯,徐庶的計謀就好實施了。
    交戰不久之後,雙方還是勢均力敵。
    眼看天色已晚。
    兩邊又都有“不必死戰”的命令。
    於是在有了少量傷亡後,兩方都選擇了罷戰撤兵。
    包括被黃忠壓著打了好久的曹洪。
    也是一點脾氣沒有,見那邊徐晃已經開始撤兵。
    害怕被兩麵夾擊的曹洪,也罵罵咧咧退出了戰場。
    回去的路上,徐晃一直在思考這一戰對於雙方的意義在哪裏。
    劉備軍打得也不算巧妙,也沒占多少便宜。
    “這樣的襲營,一般半路遇到出巡的敵軍,不都是盡量避開嗎?
    子廉,你說他們為什麽明知道咱們兩邊勢均力敵,還要暴露行蹤劫殺咱們呢?”
    想不明白的徐晃隻好詢問曹洪。
    “公明,你這……”
    曹洪現在滿腦子都是找機會和黃忠單挑,看看到底是自己不行還是今天帶得並不行。
    哪有心思回答徐晃的問題。
    徐晃也看出曹洪根本沒有分析局勢的意思,也就不再開口。
    直到回了大營,此時曹仁已經紮好營寨。
    在大帳門外眼巴巴地等著兩人回營。
    畢竟這次的任務是攻下襄陽。
    不是和關羽在野外爭勝負。
    曹仁還是很擔心曹洪、徐晃在野外吃虧的。
    “哎呀呀!公明,子廉,你們可算回來了?
    路上有沒有遇到敵軍?
    有的話,戰況如何?”
    剛一見到回營的兩人,曹仁就迎了上來。
    一邊觀察兩人身上有沒有傷,一邊詢問起來。
    曹洪顯然心情不是很好,簡單地回應了一句後,就借口太累,轉身回了自己營寨。
    曹仁也是見慣不怪,苦笑著寒暄了兩句,就把曹洪放走了。
    隨後,曹仁看向一臉憂愁的徐晃,關切道:
    “公明,看你們倆這樣子,莫非在外邊吃虧了?”
    徐晃歎口氣,然後有些迷茫道:
    “倒不是吃虧,隻是我覺得事情太蹊蹺了。”
    接著,徐晃就把下午的戰事和自己的疑惑說了出來。
    同時來迎接的賈詡、辛評等人,也都聽到了徐晃的講述。
    聽過之後,眾人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確實像徐晃說的那樣。
    關羽如果是本著襲營來的,完全可以繼續埋伏在密林,隻等徐晃他們回營。
    到時或徐晃他們把外邊一切正常的消息傳回來。
    大營必定覺得無事發生,放鬆警惕。
    這時候他們襲營,豈不是更有把握?
    但為什麽會放棄這條路,直接出來伏擊徐晃他們?
    要說是有充足的準備和必勝的把握,出來也行。
    但明顯雙方勢均力敵,關羽也沒有後手。
    仿佛就是為了打這一仗而打一樣。
    沉默片刻後,賈詡幽幽道:
    “恐怕這一遭不會像咱們想象中那麽順利。
    這事還是得早些告訴主公。
    主公這下又有的頭疼了!”
    賈詡這話,要是放在劉徹來之前的曹操身上,還算準確。
    但是如今的曹操已經被漢武大帝附體。
    今非昔比了。
    很快,曹仁就把消息送到了新野劉徹的駐地。
    此時劉徹還在和郭嘉、田豐等人研究荊北之戰的戰略戰術。
    消息送到的時候,幾人還沒散場。
    “哦?居然有這種事?”
    收到消息時,劉徹的第一反應就是好奇。
    亂世持續了這麽久,現在天下有頭有臉的將領、謀士。
    也早就形成了一套戰術體係和慣性。
    就好比襲營,目的是大營,就一般不會在半路打遭遇戰。
    在襲營前被敵軍察覺,那都可以算是襲營失敗了。
    除非本來就做好了兩手準備,有應對突發遭遇戰的預案。
    否則不可能想關羽這樣,打了又好像沒打。
    “這事倒是不常見。
    尤其是在當前這個局勢下。
    關羽犯糊塗,徐庶不可能也犯糊塗吧?
    這事你們怎麽看?”
    隨著劉徹問話,郭嘉等人也都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這事難說。
    徐庶不是等閑之輩。
    越是稀裏糊塗幹一件事,越有可能隱藏著精明的陰謀。
    不過,我覺得,既然襄陽那邊有動作。
    那就證明孫劉聯軍的重點還是在防禦襄陽上邊。
    這一仗,也有可能是對方在試探曹仁的實力。”
    田豐主要還是從比較正統的視角去審視這件事。
    說出來的話也就比較規矩、保守。
    郭嘉聽田豐這麽說,倒是也沒有反駁的意思。
    隻是他角度清奇一點。
    “主公、元皓,你們有沒有想過。
    關羽和江夏的江東軍之間有沒有互通往來?
    關羽敢這麽出來試探,會不會是兩方任意一方來了支援?
    或者說他們有一方甚至是兩方主力攻打的那些地方不過是幌子?
    其實早就暗藏重兵等著咱們來攻打荊州?”
    這番說辭,要放在劉徹來之前。
    曹操本人一定深以為然。
    然後開始起疑心。
    懷疑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看任何人和事都疑心重重。
    到最後一直躊躇不前,非得弄清楚或者有誰能給出讓自己安心的解決辦法,才會有下一步行動。
    但劉徹他不吃這套。
    略微想了想,劉徹突然哈哈大笑。
    “主公為何發笑?
    難道這一戰不值得引起咱們的重視嗎?
    對麵可是徐庶、關羽啊!”
    見眾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劉徹收起笑容,有些戲謔的問道:
    “那諸位以為,咱們該怎麽做?”
    “按兵不動,觀察形勢,然後在做決定。”
    “立刻派人去益州、淮南方向詢問是否探查到對方主力。
    確定對方主力位置後,再繼續攻打荊州。”
    “分兵攻打襄陽、江夏畢竟不穩妥。
    不如暫時合兵一處,弄清楚江夏和襄陽那邊好打,再出手不遲。”
    聽著眾人給出的各種建議,劉徹臉色逐漸變的嚴肅。
    心道,這麽多年了,這些人還是把自己當成以前的曹操來看待。
    說的這些建議,都是基於“多疑“二字。
    豈不知他們麵前的已經不是那個多疑的曹孟德了。
    曹操多疑,我可不多疑。
    幾十萬對幾萬,優勢在我。
    是騾子是馬,打一仗就知道了。
    念及此,劉徹當即高聲道:
    “以我之見,就按原計劃不變。
    通知曹仁、沮授,一旦做好準備,立即同時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