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世子之爭的開端

字數:5507   加入書籤

A+A-


    建安十二年春末,劉協傷勢痊愈後,首次臨朝就下旨正式封了魏公。
    此時身在荊州和益州的劉備、孫權都大為震撼。
    劉備還好點,別管他獲得什麽爵位,但最終還是得表麵尊漢室。
    隻要自己在曹操完全篡位之前擊敗他,就可以匡扶漢室。
    孫策聽到這個消息後,就沒有劉備那麽看得開了。
    “公瑾,這事咱們可不能一點回應都沒有啊。
    稱公不過是個過渡,我想以曹操現在的戰功,稱王也不過是早晚的事。
    真到了那一天,咱們手裏的弘農王可就不夠用了。”
    周瑜並不這麽認為,反而是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道
    “以前曹操主要靠官職顯赫一方。
    麾下文武說到底還是朝廷親封。
    但現在他有自己的屬國封地,麾下文武就能順理成章地脫離朝廷。
    有了這樣便利的條件,有利也有弊。
    最大的弊端就是世子之爭。
    試問,誰不想少奮鬥幾十年,從自己父輩手上接手一個完整的權利係統呢?”
    “那依公瑾之見,咱們不需要額外做什麽?”
    “對,隻需要按部就班地討伐曹賊即可。
    其它的交給時間就行。”
    孫策對周瑜的說法還是十分認同的。
    太平盛世還有好多人為了權利爭破頭呢。
    更何況這個沒有實力就隻能任人宰割的亂世呢?
    “既然這樣,那咱們就集中精力討伐曹操。
    讓他無暇妥善處理繼承人的問題。
    我倒要看看,他一個年過半百的人能有多少時間和精力!”
    ……
    “文若、奉孝,今天讓你們倆過來,是有些私事想聊。
    你們先坐,我親自為你們泡茶,咱們邊品茗邊聊。”
    許都丞相府,劉徹一臉愜意地泡著茶、招呼著荀彧、郭嘉入座。
    兩人來的路上,已經大概猜到會被問到哪些問題。
    也都準備好了屬於自己的一套說辭。
    隨著兩人落座,劉徹當即開門見山道
    “說是私事,但也不完全是。
    我膝下有些潛力的兒子就那麽幾個。
    雖說現在操心繼承人的事還有點早。
    但世事無常,誰知道我下次出征還能不能回來呢?
    所以我想在冬歇期完全過去之前,把這事弄出個大致框架來。”
    郭嘉、荀彧對視一眼,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主公,說實話,這種問題乃是您的家事。
    我等身為屬下,是沒資格參與的……”
    不等郭嘉說完,劉徹就擺手打斷了他。
    “不不不,奉孝此言差矣。
    我剛才說了,不完全是私事。
    畢竟有了建立屬國的權利。
    又獲得了世襲的資格。
    在這種情況下,繼承人就不再是單純的私事了。
    是不是一個品德兼優的繼承人,對魏公國的官員從屬來說,很重要。”
    “魏公要是從這個角度說,我們也確實有責任在繼承人的問題上為您分憂。
    隻是我們最多按照既定的標準做出評價,具體如何取舍,確實不敢妄言。”
    見荀彧已經鬆口,郭嘉也就不在謹慎,也附和道
    “主公讓我們說什麽,我們就說什麽。
    能說的,我們知無不言,不方便參與的,也請主公恕我們沉默。”
    劉徹笑著為兩人倒上泡好的茶。
    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道
    “先喝一口潤潤喉。
    就當是朋友之間閑聊,一會你倆可要暢所欲言啊!”
    說罷,劉徹自斟自飲了一杯。
    “文若在尚書台,還統領許多大小事務。
    奉孝在校事府,職責就是巡查監督。
    之所以叫你們來,就是想讓你們把最近收集到的有關繼承人問題的傳言、消息都告訴我。
    我需要根據這些消息,印證一些想法和猜測。”
    這話一說出來,郭嘉、荀彧兩人瞬間就清醒了。
    原來主公並不是真的要自己幫著選繼承人。
    而是主公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隻是需要兩個人些情報供參考啊。
    想明白了這點,兩人也就不在過渡謹慎。
    郭嘉抿了一口茶,咂嘴到
    “嗯,主公泡的茶清香、甘甜,細細品味還能嚐出一絲茶葉特有的香草氣息。
    這趟來得值得啊!”
    說罷,郭嘉稍微停頓片刻,在腦子裏把信息整理了一下。
    “要說有關繼承人的消息、傳言,我校事府倒是收集到不少。
    大致的趨勢是子健公子比較受文人墨士追捧。
    相應的,文臣們都比較看好子健公子。
    不過我們這些整天研究如何行軍打仗的謀士,對這事倒沒什麽特別的反應。
    其餘能征慣戰的將軍們,大多數對子文公子比較推崇。
    畢竟現在還是亂世,主公又有征服四夷海外擴張的誌向。
    需要用到勇武的地方還很多,他們也希望您的繼承人能和您一樣,時常親征提振士氣。”
    “嗯,奉孝說得和我猜想的差不多,子健才情在我之上,小小年紀就已經展現出非凡的文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那些文人墨客們推崇他也是應該的。”
    回應完郭嘉,劉徹又看向荀彧。
    “文若,出去奉孝所說,你那邊有沒有其他發現?”
    荀彧想了想,點頭道
    “還真有,隻不過在下以為,主流的意見還是曹植、曹彰兩位公子一文一武,各自有自己的推崇者。
    剩下有些降將、降臣或者遠離核心的邊緣人物,似乎想標新立異。
    在他們的口中,曹丕公子人氣更高。”
    “果然如此!”
    劉徹通過兩人的話,逐漸印證了自己的猜想。
    和上一世準確來說是幾乎每個有繼承人問題的人一樣。
    麾下文武不可能清一色地支持某一個繼承人。
    除非自己已經明確確定了世子。
    他們也會根據幾位公子的實際情況,判斷這位公子上台後會對那些人更友好。
    然後選擇明裏暗裏的支持。
    當然這事也不絕對,文臣裏也有支持子文的,武將裏也有支持子健的。
    因為曹昂在劉徹來之前,就殞命宛城。
    等於說現在的幾個世子,沒有嫡長。
    論資排輩的話,肯定是曹丕在前。
    但這事曹操本人包括自己來之後,都沒明確地給出定論。
    也就導致了每個公子都有機會。
    而劉徹心裏其實最看好的是曹丕。
    隻是他沒想到,支持曹丕的竟然大多是資格、地位不夠硬的邊緣人物。
    有點本事的也就是袁紹、劉表等經曆過繼承人之爭的舊諸侯。
    “有關這個問題,他們三個當事人有沒有什麽舉動?”
    荀彧、郭嘉聞言,幾乎一口同聲到
    “三位公子倒還沒什麽動作。
    隻是有個人似乎跟三位公子都走得很近……”
    “哦?這人是誰?”
    郭嘉先是起身向屋外看了一眼,確定附近沒有閑雜人等,這才回到座位。
    “丞相府主簿楊修!”
    喜歡漢武帝穿越曹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漢武帝穿越曹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