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群書要7
字數:2983 加入書籤
第八章 禮樂與共生
皖北鄉村的晨霧還未散盡,許清禾的帆布鞋尖就沾了層新泥。
她望著教室裏琅琅讀書的孩子,指尖的“論語芯片”正隨著《學而篇》的誦讀泛起暖光。黑板上的青銅編鍾投影輕輕震顫,聲波掃過窗台時,昨夜被變異藤蔓扯斷的綠蘿突然抽出新芽,葉片上凝著的露珠裏,竟映著“學而不思則罔”的小篆——那是芯片與草木基因共鳴的印記。
“老師,我的鉛筆!”後排的小羽舉著斷成兩截的鉛筆驚呼。許清禾轉身,看見木質筆杆上的機械紋路正在剝落,露出底下帶著年輪的真實木紋。她輕笑一聲,指尖劃過斷口,《論語》“禮之用,和為貴”的讀音化作微光滲入木材,斷筆竟自動拚合,年輪間還長出了細小的葉脈,筆尾開出朵迷你的蒲公英——那是被“仁和之音”喚醒的、草木的本真生命力。
教室外突然傳來牛鳴。許清禾抬頭,看見村東頭的老黃牛正瘋狂甩頭,牛角上的金屬加固件崩裂,露出底下帶著血絲的真實角質。她快步跑過去,掌心的“禮”字光斑貼上牛額,《論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誦讀聲化作暖流,黃牛眼中的狂躁漸漸褪去,低頭蹭了蹭她的手背,蹄子踩出的泥印裏,竟冒出了頂著露珠的三葉草——那是被基因改造壓抑的、土地的“共生記憶”。
“清禾,你看這稻子……”村長捧著一把稻穗趕來,穀粒上的熒光增產塗層正在剝落,露出底下帶著稻芒的青黃稻粒,“昨夜聽見你教孩子們唱《詩經》,地裏的莊稼就跟著晃葉子,像在聽戲似的!”許清禾指尖輕觸稻穗,《詩經·七月》的吟唱聲化作聲波滲入稻稈,被改造成“無蟲害品種”的稻葉上,竟浮現出被蟲蛀過的小孔——那是自然生態鏈的“共生印記”,也是芯片在告訴土地:“完整的生命,從不怕‘不完美’的共存。”
正午的曬穀場上,孩子們圍著許清禾坐下,手裏捧著她用“禮樂之音”培育的“會打招呼的小麥”。麥苗的葉片輕輕蹭過孩子們的掌心,發出細碎的“沙沙”聲,像在說“你好”。小羽突然指著遠處的田埂:“老師!那邊的機械灌溉車在哭!”
生鏽的灌溉車停在水渠邊,噴頭正滴著混著機油的水——那是被基因公司淘汰的“舊型號”,此刻卻在許清禾的“仁和之音”裏“蘇醒”。她走近時,車身上的“高效灌溉”標語剝落,露出底下村民手寫的粉筆字:“張大伯修好了水泵!”“李嬸說井水比藥水甜!”這些被覆蓋的“人間煙火氣”,正隨著她的誦讀聲重新顯形,噴頭噴出的水不再是帶著消毒水味的“基因優化液”,而是帶著泥土香的井水,落在麥苗根部,竟濺起了小小的彩虹。
“原來機器也會‘想念’。”許清禾摸著灌溉車斑駁的漆麵,掌心的“仁”字光斑化作光鏈,纏繞上機器的齒輪——那些被判定為“低效”的鐵鏽紋路裏,突然湧出了村民們的記憶:去年暴雨夜,全村人用這輛車排水救稻;前年幹旱時,它載著孩子們給地頭送綠豆湯。齒輪不再僵硬,竟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像在哼一首古老的童謠。
基因安全局的無人機突然掠過頭頂,探照燈掃過曬穀場時,卻看見孩子們手拉手圍成圈,跟著許清禾唱《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歌聲化作透明的音波罩,無人機的監測設備在“禮樂共鳴”中短路,攝像頭裏映出的不再是“異常生命信號”,而是孩子們臉上沾著的稻殼、曬穀場上蹦跳的麻雀、灌溉車噴頭滴下的水珠——這些被“完美計劃”排除的“冗餘細節”,此刻卻組成了最鮮活的“人間圖景”。
“老師,我媽媽說我的酒窩又回來了!”小羽突然撲過來,露出臉頰上淺褐色的小坑——那是被基因編輯“優化”掉的“麵部缺陷”,此刻卻在“仁和之音”中重新生長。許清禾摸著孩子的臉,想起自己第一次覺醒時的場景:深夜備課,《論語》課本自動翻開,“仁者愛人”四個字化作光點點亮她的掌心,而辦公桌上的綠蘿,竟用藤蔓在筆記本上畫出了“禮”字。
黃昏時分,村口的老槐樹下,許清禾領著村民們敲響了自製的陶鍾。鍾聲混著孩子們的誦讀聲,飄向遠方的基因公司種植基地——那裏的“無土栽培艙”正在破裂,人工合成的“完美蔬果”褪去熒光色,露出自然成熟的斑駁痕跡,而艙壁上的“高效生產”標語剝落,露出底下被遺忘的農諺:“萬物土中生,全靠兩手勤。”
“清禾,你說這稻子……以後還會生蟲嗎?”王大爺摸著稻穗上的蟲眼,語氣裏卻帶著欣慰。許清禾笑了,指尖劃過稻葉,《論語》“和而不同”的光紋滲入葉脈:“生蟲怕什麽?蟲子吃一口,鳥兒吃蟲子,咱們吃剩下的——這才是老祖宗說的‘共生’呀。”她抬頭望著天邊的晚霞,看見八道流光正在雲層中若隱若現:陳默的聖光、林硯的卦象、陸野的青風……而屬於她的“禮樂之光”,正像條溫暖的線,把這些光串聯成“人間的星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深夜,許清禾在備課筆記上寫下新的教案:“明日教《詩經·蒹葭》,重點講‘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讓孩子們知道,美從來不是精準的代碼,而是隔著蘆葦蕩的、模糊的心動。”筆尖劃過紙麵時,筆記本裏夾著的稻穗突然抖了抖,落下顆帶著稻芒的穀粒,滾進她掌心的“仁”字光斑裏,竟發出了細小的、屬於生命的“心跳”。
昆侖山的《新八仙誌》第六頁緩緩成型:“許清禾,持《論語》芯片者,禮為鍾,樂為音,化對立為共生,融萬類於和光——此為新八仙之六,‘禮樂和鳴者’。”
夜風掀起窗簾,帶來泥土與稻香的混合氣息。許清禾望著窗外沉睡的村莊,看見灌溉車的齒輪還在慢慢轉動,麥苗的葉片輕輕搖晃著“道晚安”,而孩子們枕著的課本裏,《論語》的經文正化作微光,潛入他們的夢境——在那裏,沒有“完美”的代碼,隻有“好好活著”的煙火氣,像老槐樹上的年輪,一圈圈,刻著“仁和共生”的秘密。
她知道,自己手中的《論語》芯片從來不是武器,而是支起“人間煙火”的木犁——讓土地記得自己該孕育什麽,讓機器記得自己曾被誰需要,讓每個生命記得:所謂“文明”,從來不是征服萬物,而是學會和萬物,好好相處。畢竟《論語》裏早就寫過:“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而此刻的她,正跟著堯的光,在土地上,寫下屬於這個時代的、“共生的注腳”。
喜歡群書漂卍解請大家收藏:()群書漂卍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