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星井茶香

字數:5198   加入書籤

A+A-


    當簷下的風鈴第八次輕輕響起時,蘇曉曉正靜靜地站在後院,專注地煮著茶。
    她的身旁,一座由建木嫩枝盤繞而成的炭爐正熊熊燃燒著,
    爐中歸墟星壤所散發出的淡紫色火焰,宛如夢幻般的色彩,輕輕地舔舐著古老的銅壺。
    這壺水,是蘇曉曉從古井中打來的。清晨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井台上,
    那新結的星露在晨光的映照下,宛如一顆顆璀璨的寶石,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而這些星露,恰好構成了一個奇妙的卦象——“小畜”。
    蘇曉曉的動作優雅而嫻熟,她的手腕輕輕一轉,
    煮好的茶湯便如一道晶瑩的弧線,在空中劃過,
    然後精準地落入了那隻刻著河圖的粗陶碗中。
    碗中的茶湯呈現出琥珀色,散發著淡淡的清香,讓人聞之心曠神怡。
    蘇曉曉的眼眸如同那琥珀色的茶湯一般,清澈而明亮。
    當她凝視著碗中的茶湯時,仿佛能看到建木的年輪在茶香中緩緩舒展。
    她輕聲說道:“陳家阿婆今早送來的新炒龍井,真是香氣撲鼻啊。
    她說用這古井水泡茶,味道會格外清甜。”
    而此時的我,則蹲在竹籬邊,仔細地翻弄著星壤裏新冒出的嫩芽。
    這些嫩芽,是吸收了歸墟靈氣的蓍草,它們的葉片背麵,
    天然地生成了微縮的卦紋,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就在前日,我去幫村小修補圍牆時,孩子們用這些蓍草的草莖玩起了“跳卦”的遊戲。
    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竟然在泥地上擺出了一個完整的“泰”卦,
    這讓我不禁感歎大自然的神奇和孩子們的天真無邪。
    沈墨心的虛影從茶霧中緩緩浮現,宛如仙子降臨。
    她靜靜地站在博物館的穹頂之下,宛如一幅古老的畫卷。
    晨光透過琉璃瓦,灑在她手中的西周龜甲上,
    形成了一道道星軌狀的光斑,仿佛將時間與空間都連接在了一起。
    “昨夜子時,二十八宿的井宿異常明亮,”
    沈墨心輕聲說道,她的聲音如同天籟,卻又帶著一絲神秘的氣息。
    她的指尖輕觸著龜甲上的裂紋,星沙在其間遊走,仿佛在解讀著古老的密碼。
    就在她話音未落之際,井水突然泛起了一層翡翠色的漣漪,如同被驚擾的夢境一般。
    蘇曉曉腕間的建木嫩枝像是感受到了什麽,
    自發地垂入井中,枝梢上開出的星花裏,
    映出了長安城防空洞新生的桃木紋路——那正是三個月前我們埋下蓍草的位置。
    午後,陽光明媚,我和蘇曉曉一同幫助陳家阿婆采摘枇杷。
    在采摘的過程中,我們偶然發現果樹的年輪裏竟然嵌著細小的青銅紋。
    陳家阿婆告訴我們,這是祖輩種下的“卦樹”,
    每逢雷雨天氣,這些青銅紋就會浮現出讖語。
    出於好奇,我們用星露輕輕擦拭樹幹,令人驚訝的是,
    年輪竟滲出了《連山易》的殘篇,字跡與歸墟卦碑上的如出一轍。
    這一發現讓我們對這棵神秘的“卦樹”充滿了更多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當暮色漸漸籠罩大地,夜幕四合之際,我和蘇曉曉一同坐在古老的井台邊上,
    悠然自得地剝著剛剛從田地裏采摘回來的新鮮青豆。
    這些青豆宛如一顆顆碧綠的寶石,在我們的手中跳躍著,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一旁的藤筐裏,建木的嫩枝正巧妙地編織著一幅神秘的星圖。
    每一顆豆子落入筐中,都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
    宛如編鍾奏鳴,餘音嫋嫋,令人陶醉其中。
    就在這時,一陣微風拂過,帶來了沈墨心傳來的新破譯的龜甲內容。
    龜甲上的文字雖然古老而晦澀,但經過沈墨心的解讀,
    卻展現出了一幅奇妙的景象:“戊戌亥月,紫氣東來”,
    緊接著的竟是一句“宜修灶,忌動土”的農家諺語。
    夜半時分,萬籟俱寂,忽然間,一陣輕微的搗藥聲從井底傳來,仿佛是來自幽冥地府的回響。
    我心生好奇,連忙提起燈籠,小心翼翼地向井底照去。
    井底的景象讓我瞠目結舌——隻見八百個童魂的虛影正在忙碌地煉製著星砂!
    他們手中握著建木的根須,當作搗藥的杵,
    而那青銅卦鏈則被當作臼,將從歸墟帶回的罪業一點點地碾碎,化作滋養田畝的靈壤。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井台上時,
    我驚訝地發現,井台的石縫裏竟然生出了翡翠色的苔花。
    這些苔花細膩如絲,晶瑩剔透,宛如翡翠雕琢而成。
    仔細一看,它們的形狀竟然與“既濟”卦象一模一樣。
    市集日到了,蘇曉曉用星壤燒製的陶罐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主婦們紛紛圍攏過來,對這些陶罐讚不絕口。
    她們驚喜地發現,用這種陶罐醃製的雪裏蕻格外脆嫩,
    口感鮮美,仿佛蘊含著一種神秘的力量。
    然而,這些主婦們並不知道,每個陶罐的底部都暗藏著安宅卦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卦紋雖然微小,卻蘊含著無盡的祝福和庇佑,默默地守護著每一個使用陶罐的家庭。
    沈墨心寄來的考古簡報裏,某段商代灶台遺址的照片上,赫然有著與我們陶罐相同的紋路。
    梅雨時節,空氣濕潤得仿佛能擰出水來,
    老屋的梁柱間,竟生出了晶瑩剔透的菌菇。
    這些菌菇宛如白玉雕琢而成,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蘇曉曉好奇地采下它們,準備用來煨湯。
    當菌菇放入鍋中,熱氣升騰,菌傘上的卦紋在熱氣中若隱若現,仿佛在訴說著什麽秘密。
    突然,蘇曉曉驚訝地發現,菌傘上的卦紋竟然映出了沈墨心的身影!
    她正站在洛陽的漢墓前,專注地勘測著。
    蘇曉曉和我對視一眼,都覺得這菌菇充滿了神秘的力量。
    於是,我們決定對著這鍋菌湯占卜一下。
    卦象顯示,我們應該在屋簷多掛幾串風鈴。
    三日後,暴雨傾盆而下,後山的泥土被衝垮,眼看就要引發山體滑坡。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青銅鈴聲突然響起,清脆而悠長。
    那聲音仿佛喚醒了地脈中沉睡的建木根係,
    它們迅速生長,將滑坡的泥土緊緊纏住,化作了滿坡星花。
    立秋那天,陳家阿婆送來了用古井水釀製的桂花醬。
    那琥珀色的蜜漿裏,懸浮著細碎的星砂,宛如夜空中的繁星。
    阿婆將桂花醬倒入陶碟,那星砂竟在碟中自動擺出了一個“大有”的吉卦。
    我們感激阿婆的好意,回贈了她一些建木茶簽。
    這些茶簽是用建木的葉子製成的,具有神奇的功效。
    當我們將茶簽放在阿婆供奉的土地像前時,它們組成了一個守護陣法。
    當夜,村口的古柏突然遭雷擊,但令人驚奇的是,
    古柏竟然毫發無損,樹皮上還浮現出了與茶簽相同的卦紋。
    簷下的風鈴已經響起了第三十六次,終於,沈墨心親自來訪。
    她背著一個塞滿卦器的登山包,手裏卻提著一盒長安糕點,那糕點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我們三人圍坐井台,看星屑在茶湯裏沉浮,
    講述著那些青銅往事如何化作簷角雨聲、田壟新芽,以及孩子們跳卦遊戲時,鞋底沾著的星砂微光。
    喜歡極陰之命,身不由己請大家收藏:()極陰之命,身不由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