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鈦家門

字數:3911   加入書籤

A+A-


    兩個月的航行很快就度過,許哀終於來到了鈦星,而在進入到這個恒星係過後,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巨型無比的產物:
    一個包裹了整個恒星,足足有數億萬平方公裏巨大的人造構造物,包圍了這個星係太陽的戴森球。而如此強大的能源提取裝置,對於如今的帝國來講,隻是神話中的產物。
    這個巨型的構造物是如此的巨大,以至於在其旁邊漂浮著的戴森傘都是那樣的渺小,而每一朵戴森傘的體型,都堪比一座能容納一整個大陸人口的太空城。
    而這樣的戴森傘在指揮官的視線之中,則密密麻麻數不可數。他們是一整個偉大電力係統的組成部分,而這種電力係統則直接供給著整個恒星係能源的運轉。
    如此龐大的建築物是在第一次星穹擴張後期建造而成,而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如今已然成為了這個家門的標誌性象征。其中80的電力則直接供應給離其最近的一顆行星,是用於進行半導體產業和矽晶芯片產業,完全地表矽晶化的土氏行星。
    鈦’土世界上麵的總人口隻有2000億左右,但是卻生產了整個鈦帝國60以上的晶圓盤和半導體零件。土氏工程師們利用銀河係中,最先進的光刻機和人工智能技術,在這顆炙熱的星球上麵生產大量的矽晶芯片。這些芯片的酸蝕技術創造出的納米芯片,所能夠運行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能夠與正常的高級生命別無二樣。
    鈦帝國的生產力能夠如此強大的原因,與這顆星球生產出的芯片與人工智能係統有很大的關係。事實上,哪怕如今鈦族人不再使用人工智能,依靠著半導體產業所創造出來的技術和精密計算程度,也依舊能夠保證自身的產業發達,和生產力繼續提升。
    同時,這種人工智能保險係統也出現在每個家門世界之上。哪怕人工智能係統真的會發生物理意義上的叛亂,那麽他們也能在失去人工智能係統過後,依靠純粹的機械來取得勝利。畢竟鈦帝國的非智能機械係統也足夠優秀,哪怕是像人類帝國戰鬥機兵一樣的全自動機器,他們也不是不能大規模生產。
    想要通過人工智能叛亂來擊敗鈦帝國,就像是21世紀的西大所認為,隻要能夠打掉一個大壩,就能夠讓整個東大崩潰一樣可笑。這個傷口對於巨龍隻需要舔舐,而對於這樣做的敵人,迎接他們的隻有滔天的怒火。
    而這些強大的半導體科技,甚至已經超過了如今人類帝國的機械神教,能夠達到的微刻極限。機械神教的神甫們之所以想要參加之前的巨斧遠征,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要能夠從中獲得鈦星人的半導體技術希望能夠反向攻關,創造出更加先進的電腦單元來供給沉思者使用。
    但是當他們將異形的科技給拆開,試圖能夠搞懂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尷尬的事實:那些芯片刻畫的實在是太過於規整,太過於完美,屬於實實在在的工業品,並非是如人類帝國的機械神甫一樣,用自己的手工慢慢雕刻出來。
    在g的設定裏麵,人類帝國的芯片酸蝕技術不是靠機器批量製造,而是靠機械教大賢者手搓的,屬實逆天。)
    如果真的想要像他們一樣做到如此的地步,那麽光是讓一名大賢者雕刻出一個芯片的成本,就足以比肩一艘劍級護衛艦的成本。所以到最後,機械教們決定幹脆明搶或者通過各種渠道購買,甚至直接拆開鈦族人的民用機器來收集芯片。這與機械神教一直所宣稱的憎惡異形科技,可以說完全不相幹,至少有一部分人對這樣子的提議,是完完全全的嗤之以鼻。
    而距離戴森球第二近的行星,則是這個恒星係中五個行星中的水氏行星。上麵的人口數量為億,主要的作用除了承擔是作為整個星係之中的外交樞紐,以及整個鈦帝國重要的金融市場之外,還承擔了為整個恒星係提供糧食的作用。
    依靠強大的恒星輻射所創造出的能量,水氏星球除了能夠生產出大量的食物之外,還擁有整個聯盟之中,最為先進的食品科技。從複活已經滅絕的作物和藥物,再到進行基因合成實驗,用成熟的轉基因技術創造出新的作物,都能夠在這顆星球上實現,並快速的投入到量產之中。
    許哀對於那些農業工作者們十分的敬佩,不僅僅是他們讓饑餓遠離了聯盟,更重要的是,他們讓一些自己熟悉的食物,也都是原本21世紀人類的食材,也重新出現了。比如說鱸魚和白羽肉雞,這種在人類帝國境內已經滅絕數萬年的水產與禽類,在基因克隆的作用下,終於重現於天日,出現在鈦帝國普通家庭的餐桌上,也讓在其中生活的人類能夠品嚐到自己數萬年前,祖先們食用的食物。
    與此同時,上麵的生物研究所也負責對於泰倫蟲族的研究,和對於蠻荒靈族所飼養恐龍的研究野豆芽養恐龍,這是背景設定)。前者的研究成果,比起人類帝國同僚那慘痛的成果可以說是非常重大,類似於利卡特隱身係統攻克,就已經成功運用到了新型戰鬥服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四顆行星是火氏星球,鈦帝國最大的武器研究所和武器試驗場,許哀之前使用的試驗型中子武器就是從這裏走出。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實驗型武器,以許哀這個級別了解到的,就包括新型戰航規劃劃,新型微波武器規劃,新型時間武器規劃,還有空間轉移規劃,以及新型超光速技術規劃。
    在這些強大的武器和科技項目中,有些原型機已經成功走下生產線,而有一些則在試驗完成後被封存,防止這些破壞力極大的武器被濫用。
    除此之外,這裏也是整個聯盟之中最高的軍事學府,在非戰爭情況下,所有優秀的指揮官都會來到這裏進修學習。當然,如果有戰爭的話,就像許哀這種以戰代練,含金量可不比這些從軍事大學走出的指揮官要低,甚至還要更高。
    第五顆行星為氣氏星球,重要的貨運行星,也是第一大海軍基地和造船廠。如果你不理解這上麵的戰艦數量有多少的話,許哀可以幫你舉個例子:他每40分鍾都能夠看到兩艘嶄新的探索者級殖民船,從他看到的西半球有陽光照射的星環中駛出,其它的小型戰艦的頻率則是更高。
    如此數量龐大的戰列艦級別貨船的目的地並非是軍隊,而是進行星際殖民和開墾。如果整個鈦帝國的探索者及殖民艦,全部武裝起來,變成商船,那就隻有把極限星域所有戰艦給調動起來,才能夠在數量上一較高下了。
    而沒有介紹的第三顆行星,則就是鈦的本家,鈦星。
    和其他這個恒星係的行星不同,鈦星擁有五個星環,而其他的各個行星隻有一個星環。這是為了標誌這顆星球,象征著五大種姓的團結,共同構建的這個星際聯盟最開始的基礎。而在這些行星之中,還漂浮著數以千計的太空定居點,太空城,貨船停泊點,懸浮要塞,和反艦發射平台。
    每個星環都由太空電梯連接,甚至在各個星球的衛星和行星本身,都擁有太空電梯。這些體積龐大的太空電梯,看上去就像是鐵鏈一樣,將龐大的天文單位給串聯在一起,不得不說是材料學和工程學上的奇跡。
    許哀所乘坐的探索者級戰列艦在抵達恒星係中,甚至還遇到了一次奇觀:堵船。
    數以百億計的太空飛船擁堵在了預先的航道上,就像是在高速公路上一樣,指揮官的飛船足足挪動了九天,才成功進入。這並非是由於這些飛船體積龐大,而是為了方便進行空間管理,鈦家門對於初入首都圈的飛船進行了交通管製,防止出現嚴重的交通事故,比如說哪艘飛船撞上了太空電梯或者太空城。如果真的出現這種事故的話,那造成的傷亡得用億來計算。
    終於,在第十天的時候,整艘飛船完成了仔細的檢查。確認沒有攜帶任何違禁物品後,終於停泊在了鈦家門本星軌道平台上。依靠磁力鎖係統,海防通過電磁波成功的將龐大的戰列艦停泊在了船位上,開始進行檢修。
    而對於許哀和他的夥伴來講,他們可以來好好規劃一下,接下來的日程安排了。不過,在此之前,指揮官還要去做一件事情:
    他得去見銨’瓦以太。
    喜歡戰錘40k:斷劍請大家收藏:()戰錘40k:斷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