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各方鬼子的動向

字數:3178   加入書籤

A+A-


    蘭陵,這座千年古城再度被籠罩在炮火之中,由於上次林昊在藤縣就將賴穀支隊按在地上摩擦,所以這裏並未受到炮火的波及。
    但這一次攻守易行,先將城內的鬼子給滅掉再說。
    按理說蘭陵這種戰略位置小鬼子怎麽都不可能派遣一個大隊駐守,畢竟這裏被攻破下一步就是彭城。
    但22師團也是沒有辦法,畢竟人手不足,2.2萬人看似多,但隻有三個步兵聯隊以及一個炮兵和騎兵聯隊可以用,主力需要防備的事豐縣方麵,畢竟最讓鬼子膽寒的就是林昊的裝甲部隊,兵力少了人家幾下就給你打沒了。
    麵對鐵包肉,你的武士道那就是笑話,再奮勇的反抗在沒有地理優勢的情況下那也是抓瞎,畢竟平原地帶裝甲為王。
    如今的裝甲車就像是當年的重甲騎兵,在平原上沒有像樣的對抗武器那麵臨的就是被通通滅掉。
    兵力分散,留下的部隊除了防守彭城外能夠調動的部隊確實不多,能夠以一個大隊防守蘭陵已經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了。
    “莫西莫西!請幫我接通土橋師團長閣下!”
    蘭陵的鬼子大隊長已經被打怕了,並且對麵的主力直接繞開了他向著南麵繼續挺進,他們麵臨的將會是巨大的打擊,直接便是進行越級上報,畢竟他還能不能活都不一定,更不要說其他的。
    至於出城,你別開玩笑了,你敢出城兩支隊伍就能對你實行夾擊之事態,到時候就真的是哭都沒地方哭了。
    將事態原原本本的匯報一遍,麵臨的就是對麵一通含罵量巨大的問候,對此的小鬼子少佐也隻能受著,最後得到的依舊是讓他死守蘭陵,援軍隻字未提。
    這讓這頭小鬼子想要罵娘,這是坑人坑到什麽地步才會如此的坑,你沒有援軍叫尼瑪呢。
    還死守?這怎麽守?大隊八百來可戰兵力,麵對的數倍於己的101軍,這尼瑪玩個屁啊。
    但作為十分具有軍事素養的小鬼子,知道現在不是討論那些的時候,現在要想辦法是如何擋住對麵的進攻。
    一個大隊打人家一個整編團,人家還有一個重榴彈炮營,這尼瑪比他們一個聯隊豪橫太多,打個錘子哦。
    但上麵的命令讓他死守,那他就隻能死守,畢竟小鬼子中下層軍官的上下級觀念還是很強的,並不像高層那般下克上。
    155榴彈炮重重的叩擊在蘭陵城牆上,炸的城牆搖搖欲墜。
    要知道那號稱冷兵器防禦巔峰的金陵城牆麵對小鬼子的150榴彈炮都被攻破,更不要說一個小小的蘭陵,在如此的進攻下城牆也是轟然倒塌。
    “衝啊~!”
    “殺~!”
    城牆倒塌,城外的士兵在衝鋒號的吹動下直接便是發起進攻,在裝甲車的掩護下,部隊直接湧入城內。
    城牆上的鬼子奮起反抗,想要將進攻城內的士兵立即對著城牆上拋射手榴彈,裝甲車的機槍也是立即進行火力掩護。
    大量的士兵湧入城內,在城牆上的小鬼子也是知道自己大勢已去,立即開始撤出城牆和進入城內的士兵打起來巷戰。
    街道內,槍聲此起彼伏,子彈在屋簷之上飛來飛去,小鬼子隻能是邊打邊撤,畢竟打不過就隻能如此。
    一處的城牆被攻破,直接影響到另外兩個城牆掉 反抗,一時間小鬼子直接便是兵敗如山倒,紛紛開始向著南城門湧去。
    “噠噠噠~!噠噠噠~!”
    子彈飛舞,不少鬼子是麵對中槍,可以說是死的不能死。
    蘭陵隻是進攻彭城的第一步,也算是中轉站,用來臨時存放武器和糧食而已。
    大部隊早已經繞過了蘭陵,204師的525旅直接便是向著台兒莊而去,打算將台兒莊占據防止小鬼子的援軍。
    其餘的部隊則是繼續南下進攻,短短一個白天的時間,部隊便是抵達了彭城外圍。
    收到消息的土橋一次已經驚的亞麻逮住了,他沒有想到蘭陵的部隊竟然這麽快就全軍覆沒了,東線這樣子多半是守不住了西線若不是有著幾條小河阻攔也早就已經沒了。
    土橋一次隻能命令各部迅速向著彭城收縮,在彭城一帶構建防禦陣地防禦,等待援軍的抵達。
    而與此同時十三軍司令官西尾壽造也是命令就近的部隊進行增援,他也是早就防備著林昊進攻彭城,所以周圍有著數個聯隊作為援軍。
    並且西尾壽造還給畑俊六說明情況,一邊要求空軍增援的同時希望華北派遣部隊襲擊林昊的地盤,從而達到迫使林昊回援的目的。
    在華北的杉上元在收到畑俊六的請求後差點沒有破防,這尼瑪是派遣援軍圍魏救趙有用嗎?
    101軍的戰鬥力已經讓小日子的小孩聽了都要哭泣的程度,他們華北上次可以說是死傷慘重,好不容易恢複了一點過來,現在又來搞事情,生怕他華北的鬼子多了想要搞計劃生育是吧。
    但不滿歸不滿,出兵還是要出兵的,畢竟讓林昊繼續壯大對他也沒有任何的好處,並且到時候倒黴的首先是自己,畢竟華北現在的戰鬥力和華中沒得比的,柿子挑軟的捏沒毛病的。
    在任城等待部隊消息的林昊知道華北的鬼子竟敢亂動林昊也是笑了,這幫家夥是嫌棄自己沒有死夠還想死一遍啊,這一點他還是願意答應的,正好拿來訓練訓練新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