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信陽的戰火

字數:3387   加入書籤

A+A-


    不得不說,這頭鬼子十分的機敏,但那些新兵根本就沒有想到過如此重的火力,沒有躲進去的士兵許多都是被炮彈炸的人仰馬翻,炸斷的屍體和碎片漫天飛舞。
    “這幫鬼子,還以為這些簡易的工事便是能夠阻攔我們,還真是搞笑。命令炮兵暫停炮擊,搜索相應鬼子的高炮、反坦克炮等有價值的目標,給我將這些給通通消滅掉。”
    雖然小鬼子的反坦克炮和高炮相對落後,但也是能夠對輕型裝甲和俯衝的轟炸機造成一定的傷害,對於這種不必要的損害完全可以提前規避的。
    看見炮火停止,小鬼子也是鬼鬼祟祟的從裏麵鑽出來。
    幾輪的炮火下他們都是變得灰頭土臉,有些士兵沒有經曆過這樣的已經被嚇得精神錯亂了。
    “媽媽~!媽媽~!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救命~!我的腿斷了!救命~!”
    ......
    這些鬼子上陣地之前被洗腦,認為自己戰無不勝,但現實卻是狠狠的給了他們幾個響亮的大嘴巴子,打的他們腦瓜子嗡嗡的。
    這種場麵他們就沒有見到過,密集的炮彈落在陣地上,山炮野炮榴彈炮火箭炮,一次性幾百發炮彈落在陣地上,早已經將他們給炸傻了,畢竟他們根本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麵,可謂是讓人大快人心。
    “八嘎~!全部都給我振作起來!你們是我大日本帝國最優秀的軍人,豈能因為這就害怕?你們的榮耀呢?”
    看著這些被嚇傻的年輕士兵,小鬼子的指揮官氣的直發抖,畢竟這都還沒有正麵開打,軍心就散了那可不行。
    小鬼子的指揮官將一頭頭鬼子從地上給拉起來,要求他們進行戰鬥。
    而合成旅的坦克也是上前,以四號坦克和t34開頭,主打的就是一個小鬼子的戰防炮奈何不了。
    小鬼子的小國寡民思想,對龍國的坦克部隊根本不屑一顧,根本就沒有裝備大型的反坦克武器,最大的依舊是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炮。
    這玩意兒對二號或者t26這種輕型坦克還有一定的殺傷力,但對於四號、五號、t34這種中型坦克那是撓癢癢都不夠。
    現在他們還在研製47毫米反坦克炮和75毫米反坦克炮,但這東西還在設想之中,現有的反坦克炮傷害就和刮痧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一頭頭小鬼子被長官要求強行探出腦袋準備迎戰,但剛剛探出頭來便是發現讓他們驚恐的事情發生了。
    數十輛t34和四號坦克組合形成坦克方陣正在向著他們襲來,而後麵則是跟著步兵裝甲車推進。
    砰~!砰~!砰~!
    火箭炮落在鬼子中間,直接便是炸開,都沒有來得及反應的小鬼子再度被炸飛。
    噠噠噠~!噠噠噠~!
    坦克和步兵戰車上的機槍也是開火,收割著戰壕內的鬼子。
    子彈穿過他們的胸膛直接便是打出一個血洞。
    血液流到地麵,直接將地麵染紅。
    履帶碾過地麵出現一條深深的印記,柴油機的轟鳴聲音猶如死神的催命鐮刀,在充滿硝煙的戰場上顯得那麽的明顯。
    t34衝鋒,以錐形陣型衝擊,麵對這前來的坦克,小鬼子也是被嚇得要死,但又是對其無可奈何。
    75毫米炮雖然傷害低了一些,但對於鬼子簡易的碉堡工事還是有著毀滅性的打擊,至於堅硬的混凝土工事就隻能交給後方的炮兵部隊。
    各部的無線電保持通暢,可以隨時要求增援,各方配合默契讓小鬼子根本無法組織有力的反抗。
    “工兵,將鬼子這些鐵絲網和反坦克樁子給摧毀,隨時注意鬼子的反坦克坑。”
    坦克抵近,並未貿然發起進攻,因為小鬼子布置了鐵絲網、反坦克樁還有反坦克坑,這些需要後方的工兵提供幫助。
    看見坦克停止,小鬼子們頓時便是高興起來,在反坦克陣地上,小鬼子立馬對反坦克炮炮膛裝填炮彈。
    砰~!
    一發發反坦克炮彈打在t34的正麵裝甲之上,但想象中的爆炸並未出現,而是炮彈直接被厚實的裝甲給彈開。
    “納尼?”
    看見這一幕的小鬼子指揮官震驚了,當初他們打東北軍的坦克那是一打一個準的,現在怎麽就反過來了。
    但坦克裏麵的士兵可不會給他們機會,直接便是調轉炮口,對著前麵的反坦克陣地便是一炮。
    轟~!
    75毫米炮落在反坦克陣地中間發生爆炸,直接便是將對方連人帶炮的掀飛。
    一旁的戰壕內,鬼子的重機槍陣地瘋狂的輸出,想要以此打穿坦克的裝甲,這簡直是癡人說夢。
    作為重機槍中的垃圾,92式不止射速慢,並且傷害也不高,麵對厚重的裝甲根本就造不成任何的作用。
    後麵裝甲車內,步兵立馬下車,借助裝甲車作為掩體迅速構建迫擊炮工事,隨後便是一發炮彈落在鬼子的機槍陣地,直接將機槍和鬼子都給炸掉。
    這也就是101軍,若是李雲龍等人的話絕對會大罵暴殄天物,畢竟92式再垃圾也是重機槍,威力在那裏擺放著,一炮下去直接給幹掉了,這是讓人十分心疼的。
        機槍覆蓋,壓得小鬼子抬不起頭來,工兵立馬便是開始清理障礙,在反坦克勾上搭建鋼板方便坦克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