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鄭母的感謝
字數:3941 加入書籤
鄭娟被母親灼熱的眼神看得不好意思,又見周秉昆坐回在門鬥小灶邊繼續熬煮著魚肉湯,弟弟也陪坐在他身邊說著悄悄話,便把母親拉到炕角。
在母親詢問而好奇的目光中,她開始講述今天離奇的遭遇。她自己今天還暈暈呼呼呢。
“我趕早出門……看到河灣區域有人活動……最後決定進……野菜不少……”有條不紊地講述著,她的臉色也開始逐漸紅潤起來,努力回憶著每一個細節,她可不敢忘了令她終生難忘的今天。
“我站在林中河邊石頭上采那大兜野菜時,忽的傳來一聲大喊,嚇了我一跳,坐到河裏去了。”她比劃著,仿佛場景再現,
“哎呀!”鄭母也緊張起來,她可是知道三四月份的河水冰冷刺骨,不由得為女兒的遭遇擔心起來。
鄭娟連忙安撫住母親,讓她不要著急。又接著開始講述起來,她雙眼開始閃動著異彩,飄忽著回到當時的初見。
帥氣的小夥像天神一樣來到了她身邊,用槍杆將她拉上了岸,還關心著她,把她帶進了小土洞,讓她換上了他那暖和的棉襖,並請她飽餐了一頓烤魚烤饅頭,就如童話裏的一切,直到少年離去,她才回過神來。
“阿彌陀佛,佛祖保佑。”鄭母雙手合什,感謝著菩薩保佑。
“下午,他又過來了,帶來了家裏淘換下來的衣服。”鄭娟指著炕頭那個敞開的包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當時我還不好意思要呢,但他的一聲‘姐’又讓我覺得他就是我親人,沒啥不好意思的……”
鄭母後麵的話都沒聽清楚,順著女兒手指的方向,便看見了那個大包袱,眼睛一亮,爬上了炕,便去扒拉那堆衣物。
口裏嘖嘖著,“都是不錯的衣服,都軟和著呢,哎呀,還有夏天的單衣,呀,還有內裏貼身衣服,真周到啊。”鄭母忘記了初衷,欣喜的翻看著包裹裏的衣物。
鄭娟此時有點無語地看著鄭母在認真地將衣物一件件攤開比劃著,這還沒說重點呢,母親就轉移注意力了,這讓她還怎麽講下去。
沒辦法,隻好再去清理一下家裏的雜物,盡量把空間騰出來,不能顯得太憋屈。雖然先前歸整了一下,但再整一下,終究是好的。
灶上的鍋蓋開始呼跳起來,有經驗的鄭娟知道粥熬好了,便小心地把熬粥蒸饅頭的鍋抬下灶,放置到一邊,然後架上菜鍋,準備炒野菜。
這次炒菜她可不準備吝嗇油,得多放一點,香。
鄭娟正炒著菜,就瞅見周秉昆吆喝著,連魚帶鍋端進了屋,招呼著她往鍋裏加薑蒜和鹽,這魚肉湯算是燉好了。
然後又出去把小灶的火熄滅,再清掃好鬥門空間,還要把鄭母的小推車拉進來呢。
鄭母終於清完了衣物,高興得拍著大腿,嚷嚷著感謝周秉昆和他家人。
鄭光明走到母親身邊說:“秉昆哥,明天還要和胡大媽說我姐下鄉的事呢,他說胡大媽對下鄉政策理解是片麵的,是錯誤的,要為我家討回公道。”
鄭母抓住兒子的手,激動地道:“當真?”這可是她家現在的頭等大事。
鄭光明點頭確認:“我姐也知道的,我姐帶他回來,以為胡大媽還在我家,趕回來討說法的。”
外麵天完全黑了,周秉昆把小推車歸置進門鬥裏,又把殘破的外門也拉上,才進了裏屋。
鄭娟在裏麵招呼著準備吃飯了。
鄭母從炕上下來,卻拉住了他的手,就要往地上跪,她卑微的人生中,給予她家如此大的幫助,是要給他磕頭感謝的。
周秉昆一把將鄭母拉住,“鄭大媽,你做什麽,這不是折煞我嗎?”他有點嚇住了,他可是覬覦鄭娟來的,這理由可說不出口。
鄭娟也沒想到母親的反應這麽大,也忙過來攙扶母親:“媽,你幹什麽,可別嚇壞了秉昆。”
鄭娟雖說見識不多,但也知道,年輕一代早就不興跪拜這一套了,她也不清楚周秉昆為啥對她家這麽好,但她也信周秉昆的話,這一切都是緣分,不需要計較太多。
鄭母口中還喃喃著:“這是救了我們一家的命啊,大恩大德呀,大恩大德啊。”
她的認知裏,如果鄭娟被送下鄉,她和兒子真沒辦法再活下去,這使她如何感謝都不為過。
周秉昆將鄭母拉到灶邊坐下,解釋起來:“鄭大媽,你不必如此,前幾天我到你小攤前買冰棍,我們聊得多投緣,今天又和鄭娟姐在河灣相識,更是緣份,這也是天意,如果你這樣謝我,不是把這緣份跪沒了,以後我可不敢上門了。”
“那不能夠。”鄭母也表示不再跪拜感謝了。
“是啊,我還把光明當弟弟呢,我和他也聊得多開心,可別鬧生分了,當作一家人多好,別分什麽幫助啊,感謝啊,現在要緊的是怎麽把鄭娟姐下鄉的事解決,再想辦法多掙點錢,為光明治眼睛,是不?”周秉昆語氣真誠,讓鄭母感動不已。
“是啊,一家人多好,可這麽大恩,我家怎麽報啊。”鄭母還在喃喃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秉昆聽著鄭母的話,眼睛斜瞟向漂亮的鄭娟,和她水汪汪的眼睛對個正著。
刹那間,鄭娟心裏一慌,臉一下就紅了,河邊他那,見換了藍色棉襖的她,的眼神,她可沒忘記,是那樣的熾熱,“嗯”他心思不純。
可當時她也是高興的,也是竊喜的,她願意將她的美好展現在他麵前。
低下眼眸,不敢再看周秉昆,沒再管這攤子事,心亂如麻地去把飯菜上桌。
不一會兒,飯桌就被擺到了火炕邊,畢竟家裏沒有那麽多凳子。
魚肉湯連著鍋被穩穩當當地擺到了正中間,熱氣騰騰,香氣撲鼻。
兩盤綠油油的野菜也放置在桌上,散發著獨特的清香。
用碗盛好的玉米粥也被端了上來,濃稠適度,金黃誘人。
籮篩裏盛著蒸好的饅頭放置在桌角,麥香味十足,十分喜人。
大家圍坐在一起,鄭娟先給鄭母盛了一碗魚肉湯,又給周秉昆盛了一碗。
鄭母滿臉感激地對周秉昆說道:“孩子,你多吃點,我家你也知道,真是一團糟,可沒啥招待你的。”
周秉昆連忙接過,笑著回應:“鄭大媽,您別客氣,咱們一起吃,都是一家人嘛。”
鄭娟夾起一個饅頭遞給弟弟鄭光明,輕聲說:“光明,多吃點,長身體呢。”
鄭光明接過饅頭,咬了一口,滿足地說:“姐,這饅頭真香。”這二合麵饅頭可比窩窩頭強多了。
鄭母嚐了一口魚肉湯,讚歎道:“這湯味道真鮮,我家好久都沒嚐過魚味了,托小周的福”
鄭娟也靜靜的喝著魚湯,悄悄的看著周秉昆和母親還有弟弟有說有笑,心中湧著暖流。
就這樣,大家一邊吃一邊說著話,氣氛溫馨而融洽,原本簡陋的屋子此刻充滿了歡聲笑語。
喜歡人世間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協請大家收藏:()人世間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