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今天我來做飯

字數:3572   加入書籤

A+A-


    周蓉的計劃可謂十分周密,她對母親說,不願讓母親忍受分別時的痛苦,所以提前把行李搬了出去,到時就在朋友家出發去下鄉。
    母親李素華氣得滿臉通紅,大聲質問:“你眼裏還有我這個母親嗎?下鄉這麽大的事,你分到哪個地方,什麽時候走,我連知道的權利都沒有嗎?”
    周蓉頓時淚如雨下,抽泣著,嘴唇顫抖,欲言又止,那梨花帶雨的模樣,讓周母原本準備好責備的話語又生生咽了回去。是啊,女兒肯定比自己更加痛苦,她隻是不想讓自己傷心罷了。
    “媽,恕女兒不孝,希望您能理解我的任性。”周蓉說完,掩麵匆匆離去。
    在這個陰沉壓抑的下午,周秉昆緊緊摟扶著悲傷欲絕的母親,望著那決絕而去的身影在院門處消失不見,這一別,再見至少兩年。
    周蓉是第二天上午的火車,要先從吉春坐火車到京城,再轉車到湘省星城,接著再轉坐到黔省貴城的火車,全程包括換乘,得四天甚至五天。
    前一天下午,她從家裏出來,借住在朋友家。第二天上午,幾個朋友將她送到了火車站,她掏出一封信交給其中一個朋友,說道:“請幫我把信轉交給我母親,拜托了。”
    她不敢當麵和母親說,但事後,還是得交待清楚的。
    朋友十分敬佩她的勇氣,她為了愛情,放棄太多。
    其中一個朋友遞給她一本雜誌,《紅齒輪》。
    “其實,有才華的詩人多的是,這裏麵有一首詩,是本地詩人寫的,我們覺得比你那個詩人強。”朋友仍在試圖勸說她,畢竟她這次的犧牲太大了。
    周蓉接過《紅齒輪》,輕聲說道:“每一個詩人,都是流落凡塵的天使,他們需要有人拯救。”然後踏上了去黔省的火車。她一直堅信自己是正確的,是偉大的。
    火車發出嗚咽聲,喘著粗氣緩緩啟動,咣當,咣當的聲音逐漸加快,周蓉一直到看不到朋友們的身影才收回目光。
    她翻開朋友送給她的雜誌《紅齒輪》,很快找到了朋友所說的那首詩。
    “願”……作者 陽光
    孤獨是你長久的朋友,…
    …親厚摯愛親人。
    這詩,真美。她心中如此想道。
    我的詩人,我的愛人,我已經坐上了奔向你的火車,你等著我。
    時間回到昨天下午,周秉昆陪著母親目送周蓉離開,他們甚至連院門都沒出,那種悲傷的氛圍實在是太過濃重。
    還好,母親隻是傷感,沒有過度傷心。她有氣無力地打發走兒子周秉昆:“你讓我一個人靜一靜。”
    周秉昆乖乖地出了門,隻留下李素華一人在院中,唉聲歎氣,女大不由娘啊。
    也不知過了多久,院門被輕輕推開,率先走進小院的是鄭娟,她臉上洋溢著甜美的微笑,向坐在屋簷下神情落寞的周母打招呼。
    “姨”聲音清脆悅耳,猶如一股清流,瞬間洗滌了周母心頭的鬱氣。
    她一下子高興起來:“啊,娟啊。”她連忙站起身來,臉上綻放出溫暖的笑容。
    鄭娟快步走到她麵前,將手裏提著的一瓶醬油和一包味精在周母眼前晃了晃。“姨,這是我們廠發的福利,以後您家的醬油和味精,我包了。”她的語氣中充滿了自豪,隨後將手中的東西遞給了隨後進院的周秉昆。
    周母問道:“你今天怎麽過來了,是不是那臭小子叫你來哄我的?”
    “您怎麽能這麽想?”鄭娟半撒嬌地說道,“我是真的想姨了,今天廠裏發工資,發福利,這不拿來給您嚐嚐。”
    鄭娟十分具有親和力,很快就把周母逗得眉開眼笑。
    鄭娟是個接地氣的姑娘,和周蓉充滿文藝氣質不同,她身上有著中國傳統女性特有的善良、溫婉和親和。她和周母嘮著家常,十分合拍,說著左鄰右舍的八卦,談論著某家的家長裏短,聊著衣食住行、柴米油鹽。
    這讓周母的心情得到了極大的寬慰。
    “哎呀!”周母突然一拍大腿,“該做飯了,娟,等下就在我家吃。”她的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鄭娟拉住了周母的胳膊,說道:“姨,今天我來做飯,您還沒嚐過我做的飯菜呢。”
    “這怎麽行?”周母有些遲疑,哪有讓客人做飯的道理,正準備推辭。結果她那個傻兒子已經領著鄭娟朝廚房走去了。
    周母微笑著看著兩人在廚房裏忙碌,鍋碗瓢盆碰撞出叮叮當當的聲音,伴隨著他們有說有笑的話語。嗯,真般配,她心裏突然冒出這樣一個念頭。
    但緊接著又苦下臉來,這鄭娟能看上她那個傻憨憨的兒子嗎?雖說她家在太平胡同,可也擋不住這姑娘漂亮,又有個好工作,而且性格還好……
    不過瞧著兩人在廚房一起幹活的和諧場景,還挺搭的,說不定有希望。她又坐下來,心裏越想越美,仿佛看到了他倆成親的場景,看到了他倆的小孩甜甜地叫她奶奶。
    想想都是美的,至於女兒周蓉,這一刻她暫時忘記了她。
    晚飯時,滿滿一桌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周母看著桌上的飯菜,臉上滿是驚喜。周秉昆幫著母親和鄭娟盛好飯,三人圍坐在一起。
    周母夾了一筷子鄭娟做的菜放進嘴裏,細細咀嚼後,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娟啊,這菜做得真好吃,比我做的強多了。”
    鄭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姨,您喜歡吃就好。”
    三人邊吃邊聊,歡聲笑語不斷,溫馨的氛圍彌漫在整個房間。
    飯後,周母讓周秉昆送鄭娟回去,天已經有點暗了。她不放心讓一個大姑娘獨自回太平胡同。
    她當積極分子的時間也不短了,曉得這段時間雖然公安抓得嚴,但也怕萬一。
    周秉昆當然義不容辭,承擔起送鄭娟回家的任務,一路上,兩人有說有笑。
    “今天真是辛苦你了,鄭娟。”周秉昆撓撓頭說道。
    “不辛苦,能讓姨高興我也開心。”鄭娟微笑著回答。
    路燈不知什麽時侯亮了,照在他們身上,拉長了他們的身影,兩人的笑聲在寂靜的夜晚中顯得格外清晰。
    喜歡人世間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協請大家收藏:()人世間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