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小鎮采購

字數:4606   加入書籤

A+A-


    自那時起,周蓉仿佛經曆了一場靈魂深處的洗禮,她真切地感受到自身的境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華。一直以來如影隨形的恐懼,竟然在她內心頓悟的那一刻被徹底擊潰。
    金壩村的清晨,薄霧還未完全散去,周蓉已經起床,如今的她已十分熟練的生火做飯,早餐比較簡單,但會將中午的一塊做了。
    在做飯同時會洗漱一番,還得擦點蛤蜊油,這種護膚品她都會帶著。然後坐在餐桌上開始吃早餐,新的一天開始了。
    孩子們陸陸續續來到學校,他們穿著打著補丁、破舊不堪的衣服,小臉被山風吹得通紅,有的還掛著鼻涕,但眼中閃爍著對知識的熾熱光芒。
    他們走進山洞,整齊地向周蓉問好,聲音清脆響亮,充滿朝氣,瞬間驅散了山洞裏的寒意。
    周蓉站在“黑板”前,所謂的黑板,不過是一塊在山洞石壁上刷了黑漆的地方,坑窪不平。她拿起粉筆,開始給孩子們講解生字。
    現階段,學生們沒有課本,連紙筆都沒有,所以周蓉就先教他們識字,也隻有識得字了,才會教其它,至於課本筆紙什麽的,走一步看一步,相信總會好的。
    粉筆質量很差,寫在黑板上粉塵飛揚,不一會兒,她的頭發和衣服上就落滿了白色的粉末。
    教室在山洞出口的地方,這裏光線最好。孩子們擠坐在自製的桌椅上,卻坐得筆直,全神貫注地盯著黑板,認真地聽著周蓉講的每一個字。
    每節課上一個小時,前半個小時教孩子們認識三四個字,後半個小時,讓孩子們用自製的石板,和自找的石頭筆,在石板上寫剛剛教的字。
    在孩子們寫字的空隙,她來回巡察,看到不會的,或者寫錯的,都會停下來,用樹枝在地上反複教那個孩子,直到他寫正確為止。
    到了午飯時間,孩子們紛紛拿出自己從家裏帶來的幹糧,無非是些黑乎乎的窩頭,或是幹硬的紅薯幹。
    周蓉也拿出早上做的簡單食物,和孩子們坐在一起。她還燒了幾壺熱水,供孩子們飲用。
    下午繼續上課,但下午教的是數學,認識數字,簡單的加減法。孩子們也準備了道具,一些小木枝,用來數數,真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
    一天的課程結束後,孩子們帶著尊敬的神情,排著隊離開了山洞。臨走時會大聲的喊著“周老師,再見。”
    看著孩子們下山的身影,回首又望著山洞,這裏雖然艱苦,但卻充滿了希望。她是孩子們的希望。
    在某個陽光明媚、微風輕拂的假日裏,心情格外舒暢的周蓉決定跟隨村民們一同前往距離金壩村足足二十裏之遙的那個曾經被稱為“大三線”總指揮部的地方。
    然而如今,此地已不再僅僅是個單純的總指揮部,它已然蛻變成為一座繁華熱鬧的小鎮,甚至在村民們的眼中,這裏就是他們心目中的“大城市”。
    一路上,眾人翻越了陡峭險峻的山嶺與幽深曲折的山溝。當他們終於踏上那條寬闊平坦的水泥公路時,耳畔傳來了村民們此起彼伏的驚歎之聲。
    而此時的周蓉,心中同樣湧動著難以言喻的感慨——她深深地覺得,這裏日新月異的發展或許將會成為山民們未來幸福生活的源泉所在。
    沿著水泥公路前行,很快便能看到它與鐵路並肩而行之處矗立著一排排整齊劃一的磚房以及一幢幢高大宏偉的樓房。
    這些建築無一不醒目地標示著各自獨特的名稱:物資倉庫、卡車停車場、醫院還有琳琅滿目的商店……此時此刻,這個地方整日都是人聲鼎沸、熙熙攘攘,車輛川流不息,行人摩肩接踵。
    在這裏,可以見到身著工裝的“大三線”工人們忙碌穿梭的身影;可以看到來自各地前來考察交流的幹部們步履匆匆;當然,數量最為龐大的還是周邊那些淳樸善良的山民們。
    他們或是手捧著自家精心種植或製作的土特產,滿心歡喜地到此兜售;又或是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仔細挑選著心儀的各類物資。毫無疑問,這座新興的小鎮正悄然無聲地改變著山民們原本單調乏味的生活軌跡。
    周蓉漫步在這座充滿活力與希望的新興“小鎮”裏,陽光灑落在她身上,映出她那漂亮的麵容和堅定的眼神。郵局就坐落在小鎮的中心位置,周圍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走進郵局後,周蓉小心翼翼地將寫給哥哥周秉義的信件投入郵箱。她心中暗想:隻有哥哥才能真正理解自己內心的煩悶吧!他們都是新時代的知識分子,有著廣闊的視野和開放的思維,相信哥哥一定不會像其他人那樣狹隘,一定會給自己一個積極且正麵的回應。
    這個郵局還兼著書店的功能,各省市發行的報刊雜誌都有出售,這讓她有些驚喜,尤其發現了她家鄉,江遼省出版社發行的暢銷雜誌《金齒輪》時,他將發行出的幾本都買了下來,她特喜歡雜誌裏麵,詩人“陽光”寫的詩,今人感慨共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郵局中供人休息的長凳上坐了下來,迫不及待的翻開最新一期的《金齒輪》雜誌,迅速翻到登載詩文的頁麵看了起來。
    再見 作者:陽光
    你默默地轉向一邊
    麵向夜晚
    夜的深處
    是密密的燈盞
    它們總在一起
    我們總要再見
    再見
    為了再見
    周蓉有些癡了,眼睛還盯著雜誌,心神已不在字麵上,心之所想卻隻剩下淡淡憂傷。她想再見人在那裏呢。
    但“再見,為了再見”她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一種對未來重逢的美好期待,讓她相信美好會再次降臨。此刻她受的磨難是為了再見前的考驗。
    從郵局出來之後,周蓉便開始在小鎮上閑逛起來。這裏雖然不大,但各種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她手裏攥著厚厚的一遝錢票,心裏不禁感歎道:當初果斷賣掉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可真是個無比明智的決定啊!
    走著走著,周蓉來到一家雜貨店前。店裏琳琅滿目的商品讓她目不暇接,經過一番精挑細選,她最終購買了馬燈、手電筒、火柴等照明工具;還有洗漱用的肥皂、牙膏、牙刷以及護膚的蛤蜊油等日常用品。此外,她還特意挑選了二十來斤的二合麵,以及一些紅糖和調味品。當所有物品都被裝進兩個大大的竹筐時,周蓉才發現它們已經滿滿當當,這給了她生活下去的底氣。
    這些東西份量可不輕,盡管如此,周蓉還是咬咬牙,挑起扁擔準備踏上歸程。一開始還算順利,和十幾個山民有說有笑,說著今天的收獲,然而當她走到水泥公路盡頭,踏入崎嶇不平的山路時,肩上的擔子變得越來越沉重,每走一步都顯得異常艱難。
    就在這時,一位身材瘦弱的婦女如同救星般出現了。這位婦女正是周蓉班上一名學生的家長,隻見她二話不說,迅速上前從周蓉手中奪過擔子,動作嫻熟而利落。令人驚訝的是,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她,挑起擔子卻顯得格外輕鬆自在,仿佛那沉甸甸的貨物對她來說根本不算什麽。
    她走空路都費勁的山徑小道上,那瘦弱的婦女挑著她的東西卻如履平地。這讓她有些羞愧,但確實也是幫了她大忙,她承這份情。
    黑江建設兵團今天有省軍區文工團來慰問演出,所以師部像過節般熱鬧,分散各處的兵團戰士開始向師部匯集。
    周秉義抽空上午就把女朋友郝冬梅接到了師部,兵團裏的戰友們都知道他有個漂亮女朋友,今天可算見識了,紛紛跑來打招呼,然後都感歎周秉義好福氣,這些話讓周秉義驕傲,也讓郝冬梅羞澀。
    在師部大操場上,忙碌的師部後勤戰士和文工團的技術人員一起在搭建著大舞台,布置著各種幕圍和線路,顯得熱鬧非常。為下午的演出做著準備。
    空曠的大操場,也有幹部們在用石灰劃著場地,規劃著各兵團觀看演出的區域,這就是部隊的嚴謹態度。
    閑逛中的兩人,在師部各處東看看,西瞧瞧,剛從兵團養殖基地轉出來的情侶,郝冬梅小聲的對周秉義說“還是兵團待遇好,飼養欄裏的大肥豬看得人眼饞,我在鄉裏,要不是你時不時接濟,怕是和他們一樣,去挖野菜來吃。”
    江遼省內知青相對其他省份還算好,至少不會餓肚子,但吃的可不好,而郝冬梅有周秉義的幫襯,甚至吃了比城裏還好,同行的知青多多少少沾了光,爭著要幫她做事。
    無奈之下,她記著周秉昆的勸告,就說把她打水的任務分給了眾人,也算是讓沾光的知青們能夠心安理得。
    喜歡人世間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協請大家收藏:()人世間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