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知青們

字數:2942   加入書籤

A+A-


    郝冬梅憂心忡忡地領著兩個人仔細查看著院子四周的柵欄狀況。隻見她輕輕扶住那搖搖欲墜、顯得有些鬆垮的木柵欄。
    她眉頭緊蹙,語氣沉重地說道:“咱們這兒離山太近啦,經常會有各種動物從山上跑下來四處亂竄。可這柵欄實在不太牢固啊,真是讓人整天都提心吊膽的!”
    然而,對於這個問題,村子裏並沒有采取什麽有效的措施來加以解決。而那些剛剛從城市來到鄉下的知青們呢,由於缺乏足夠的生活經驗,加上平日裏繁重的勞動已經讓他們耗盡了大部分的精力,所以也就沒有心思再去花費力氣整修這些看似還算湊合能用的設施了。
    要知道,北方山區裏的那些動物可絕非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溫順無害。如果隻是偶爾跑來幾隻小兔子或者野雞之類的小型動物倒也罷了。
    但要是碰上凶猛的野豬、力大無窮的黑熊,甚至是令人聞風喪膽的老虎突然下山闖入院子裏,以目前這脆弱不堪的木柵欄,根本就無法阻擋它們前進的腳步。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必定會釀成大禍。
    聽到這裏,周秉昆和周秉義不禁對視了一眼,兩人都不覺得郝冬梅這是杞人憂天,而是實實在在的隱患。
    隨後,周秉義開口說道:“依我看呐,咱們還是得找個機會跟知青們好好溝通交流一番,統一一下大家的思想認識。畢竟大家下鄉可不是來走走過場,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回城的。既然來了,那就得踏踏實實地把這裏建設好才成啊!而且,你們知青當中也確實需要推選一個能夠牽頭作主、帶領大家共同努力改善現狀的人出來呀!”
    就在三人交談之際,一陣嘈雜的喧鬧聲突然從遠處傳了進來。眾人紛紛循著聲音的方向望去,隻見知青們正有說有笑地朝著知青點緩緩走來。
    他們三五成群,臉上洋溢著青春的笑容,渾身散發著蓬勃的朝氣,仿佛給這個原本平靜的小村莊注入了一股新鮮而熱烈的活力。
    顯然,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礪,這些來自城市的年輕人們已經逐漸適應了這種插隊的生活方式。
    這時,眼尖的董衛紅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院子角落裏、正默默向他們張望著的郝冬梅以及周秉義兄弟倆。她不禁驚喜地高呼一聲:“冬梅姐回來啦!”那清脆悅耳的嗓音瞬間劃破了空氣,歡喜的語氣也調動了正在歸家的眾知青的情緒。
    與此同時,董衛紅仿佛久別重逢遇到親人一般,興奮得手舞足蹈起來,甚至還誇張地蹦跳了幾下,活脫脫像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
    說起這位董衛紅,她可是個地道的南方姑娘。由於國家推行的“上山下鄉”政策,她不得不背井離鄉,千裏迢迢地來到北方的這片農村插隊落戶。
    相較於有著特殊背景和依靠的郝冬梅而言,董衛紅的家庭條件可以說是困難,而到這裏下鄉插隊,是真正意義上的無根無基。
    初來乍到時,麵對陌生的環境、艱苦的條件以及繁重的體力勞動,她內心充滿了極度的不適應和強烈的抗拒之情。尤其是當她親身感受到這裏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高強度的勞作時,更是覺得難以承受。
    因此,那段時間裏的董衛紅總是想方設法地逃避集體勞作,整個人的情緒也變得異常低落消沉。
    然而,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董衛紅同住一屋的郝冬梅卻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一麵。郝冬梅性格堅韌不拔,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她不僅能夠吃苦耐勞,而且還經常鼓勵身邊的同伴們要勇敢麵對困難,努力克服一切挑戰。
    在郝冬梅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董衛紅那顆曾經脆弱的心開始慢慢發生轉變,尤其在得知郝冬梅家境優越,且還有一個在兵團當幹部的男朋友的情況下,還一如既往的對待勞動,從不叫苦叫難,並且熱心的為困難的知青解決問題。
    她也漸漸改變態度,學會了如何去適應並融入眼前的生活。就這樣,在日複一日的相處之中,董衛紅終於也能像其他知青一樣,以一種從容淡定的姿態去迎接每一天的新生活了。
    與她並肩同行的陶俊書同樣瞧見了郝冬梅,隻見她滿臉欣喜地揮動著手臂,熱情地向著郝冬梅打起了招呼。
    要知道,同住一屋的這三位知青裏,無論是陶俊書,還是董衛紅,都將郝冬梅視作自己的主心骨呢!此時此刻,她們內心的激動與興奮簡直難以言表。
    郝冬梅微笑著朝周秉義和周秉昆招了招手,示意他們一同朝著知青們所在的方向邁步而去。
    不得不說,郝冬梅在這群知青當中確實頗具威望。這不單單是由於她學識淵博、敢於擔當,還熱心幫助大家,更為關鍵的因素在於她的男友乃是兵團師部的一名年輕有為的幹部。
    畢竟大家都已成年,深諳趨利避害之道,心裏頭難免會琢磨著日後萬一碰上什麽麻煩事兒,或許還得求助於周秉義呢。
    同住在一個院子裏的五位女知青迅速圍攏到了郝冬梅身旁,七嘴八舌地詢問個不停。不管以前相處關係怎樣,外出歸來,總歸是要表示歡迎的。
    顯然,對於郝冬梅能夠跟隨其男友前往兵團師部觀看慰問演出這件事,她們既感到稀奇,又滿心豔羨。如今郝冬梅已然歸來,大家自然迫不及待地想要追根究底,了解其中的種種細節啦。
    而其他幾位男知青,則表現得頗為禮貌,紛紛向周秉義和周秉昆打著招呼,他們將肩上的勞動工具放下來,提在手裏,十分正式的和周秉義還有周秉昆握手寒暄問候。
    周秉義笑嗬嗬的說著大家辛苦了,並詢問一些情況,知青們也七嘴八舌的回應著周秉義提出的諸如勞動強度是否過大、居住環境能否適應之類的場麵話語。大家相處的倒是顯得熱鬧非凡,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
    喜歡人世間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協請大家收藏:()人世間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