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研發發動機
字數:4542 加入書籤
周秉昆剛邁進車間大門,便聽到頂棚的冰棱在柴油機持續不斷的轟鳴聲中簌簌掉落,那聲音仿佛在抗議工業的力量蠻不講理。
車間最外間的一角,一台柴油機正在進行發動測試,幾位技術人員正全神貫注地圍在旁邊,仔細觀察並認真記錄著各項數據。他們不時大聲交談,交流著各自的所得。
周秉昆沒有停留,徑直往車間裏麵走去,最終在中段一處封閉區域停了下來。他推開門走進,隻見裏麵已有七八位技術人員,正各司其職地進行測量與記錄工作。
喬春燕在後麵關上門,也將外麵的嘈雜喧囂也關在門外。
工作台上,三台被精心剖開的發動機呈現在眾人眼前,所有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堅定與專注。
有人聽到動靜,轉頭看到周秉昆走進來,紛紛向他打招呼。
“大家辛苦啦。”周秉昆微笑著朝眾人點點頭,隨後走到工作台前,仔細觀察起這三台發動機。
蘇聯 d37 發動機的鎳基合金渦輪散發著冷冽的金屬光澤,那光芒仿佛具有穿透時空的魔力,讓人不禁聯想到其背後複雜而精湛的工藝。
三台拆開的發動機的零配件整齊規整地排列在每台發動機殼的附近,並且都細心地標上了編號。
“小蘇,把遊標卡尺換成百分尺。”周秉昆突然開口,聲音在這個相對安靜的車間區域裏顯得格外清晰響亮,正專注測繪德國噴油嘴的蘇小曼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差點失手丟掉手中的遊標卡尺。
北機廠的百分尺是從蘇聯進口的稀罕物件,測量精度比遊標卡尺更為精準。此刻進行測量工作,周秉昆敏銳地察覺到遊標卡尺存在較大誤差,已無法滿足當前對測量精度的要求。
周秉昆又圍著發動機零件緩緩轉了幾圈,神情嚴肅地叮囑道:“大家測量的時候一定要格外細致,每一個數據都必須保證準確無誤。”
在車間裏又待了十幾分鍾,周秉昆才緩緩走出這個區域。現階段,他正帶領技術部的技術員們全力研發一款適用於中型卡車的發動機。
如今,一汽的卡車剛剛裝配上自主研發的 6105 柴油機。然而,在周秉昆眼中,這款發動機不過是在模仿國外柏金斯四二型柴油機的基礎上,簡單地加大了缸徑,從原本的九十毫米增加到了一百零五毫米,功率也相應地從九十馬力提升至一百三十五匹馬力。但這款發動機存在諸多問題,噪音大得離譜,油耗也居高不下,而且時常出現各種毛病。
這段時間以來,技術部不停地從國內外進口相同型號的發動機,對其進行各種測試,並拆開收集詳細的數據,試圖從中找到突破的方法。
在這裏和技術人員探討了一會關於發動機的對比和數據測量中存在的問題,又反複叮囑大家要細心測繪,這些都是今後研發新發動機的基礎。
交侍完工作後,又帶著喬春燕剛出了這區域,剛走到實驗車間門口,材料科的王衛東便像一陣疾風般抱著個鐵盒衝進車間,一邊跑一邊朝著周秉昆大聲喊道:“周工!我們成功實驗出了你要的新材料——”
周秉昆聽聞,急忙快走兩步迎上前去。隨著盒蓋被掀開,幾塊灰藍色的鑄鐵在車間汽燈白織的光線中散發出奇異的虹彩,那光芒仿佛蘊藏著無盡的神秘力量,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周秉昆伸出手指,輕輕拂過試樣表麵,感受著它獨特的質感。隨後,他拿起一塊巴掌大小的材料,左右端詳,仔細觀察著它的每一個細節。緊接著,他朝著工具區走去,抄起一旁的角磨機,在試樣邊緣擦出一串耀眼奪目的火花,飛濺的鐵屑在空中竟呈現出一種奇異的螺旋軌跡,仿佛被一股無形且神秘的力量牽引著。
“稀土定向結晶?”他下意識地脫口而出這個專業術語,然而看到眾人一臉茫然、不明所以地愣住,他才猛地回過神來,急忙改口道:“這鑄鐵澆注時是不是用了電磁攪拌?”
“沒錯,按照您之前講述的技術方法。”王衛東瞪大了眼睛,滿臉都是驚訝的神情,“老劉說他們在鋼包底部埋設了通電線圈......”
周秉昆沒有過多解釋,眼中瞬間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仿佛找到了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他立刻蹲下身子,抓起粉筆,在地上迅速開始演算起來。
自從穿越過來後,周秉昆感覺自己的靈魂仿佛得到了某種強化,不僅擁有了過目不忘的能力,而且能夠依據當下所能查到的資料,巧妙地結合後世所了解到的先進信息。此時的他,就像突然開竅了一般,靈感如泉湧般一個接一個地湧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像是受到了某種神秘靈感的指引,周秉昆忽然在地上畫了個雙螺旋結構,然後抬起頭,目光堅定而又充滿自信地看向老趙,大聲說道:“老趙,明天澆鑄渦輪時,把砂模放在電磁鐵兩極之間!”這方法比鍋底埋線圈更科學,效果更好。
。
喬春燕站在旁邊,反應迅速地連忙用筆將周秉昆的技術指令詳細記錄下來,以備後續不時之需。
寒夜,零下二十五度的低溫仿佛要將世間萬物都徹底凍結,整個世界仿佛被一層冰冷的鎧甲所包裹。而材料試製車間裏,熔鐵爐卻在熊熊燃燒,那熾熱的火焰映得眾人的臉龐一片血紅,與外麵冰天雪地的寒冷景象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
趙德柱雙手緊緊握著長鉗,夾著通紅的渦輪鑄坯,突然發出一聲詫異的驚呼:“這鐵水怎麽像摻了水銀似的?”
周秉昆緊緊盯著在磁場中緩緩旋轉的鑄鐵,隻見液態金屬的表麵竟神奇地浮現出細密的六邊形紋路。他心中一陣狂喜,這正是後世才被明確認知的稀土元素表麵偏聚現象。
來不及多想,他猛地扯下棉手套,不顧一切地按在砂模上,同時大聲急切地喊道:“快澆!要等晶格定向排列!”
老師傅們那還要他提醒,有條不紊將鋼水倒入砂模中。
還是通體黑紅的鑄件入水的瞬間,青煙中爆發出一聲如同炸雷般的脆響,仿佛是對這場艱苦挑戰的有力回應。
王衛東臉色瞬間一變,以為又一次麵臨失敗,正要發出哀歎時,卻見周秉昆迅速拿夾鉗從淬火油槽中撈出一個泛著幽幽藍光的渦輪,興奮地大喊道:“成了!氧化鋯表層自然生成!”
隻有周秉昆自己心裏清楚,這意外獲得的非晶態氧化層,本是二十一世紀物理氣相沉積技術才能實現的高端產物,如今卻在這 1968 年的寒夜中奇跡般地誕生了。
僥天之幸,發動機缸體的材料問題不但成功解決,而且最終的成果遠遠超出了預期,這種材料性能卓越,甚至能夠一直沿用到二十一世紀。
“爆了!”蘇小曼帶著哭腔的喊聲如同一記沉重的重錘,猛地穿透了車間的嘈雜聲,讓所有人的心都為之一緊。仿德國高壓油泵在零下三十度的極端試驗中再次出現故障,柱塞表麵被拉出一道道猙獰的溝槽,就像是命運無情的嘲諷,橫亙在眾人麵前。
“還是材料問題。”周秉昆喃喃道,眉頭緊緊皺在一起,一言不發地拿起報廢的零件,在手中緩緩摩挲著,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不甘與執著。
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麽關鍵的信息,猛地轉身衝向資料室。半小時後,他抱著一本英文版的《汽車構造原理》匆匆返回,迅速將書攤開在桌上,在油泵結構圖上果斷地畫出三道螺旋油槽。
正要繼續說明在珩磨時需要加入什麽材料時,他的筆尖卻突然頓住了,因為他意識到在這個時代,根本不存在金剛石微粉這種先進的材料。
短暫的停頓後,他迅速調整思路,改口說道:“用鑄鐵屑拌石英砂。”接著,他目光嚴肅地看向老趙,認真且鄭重地說道:“老趙,記得讓磨頭做行星運動。”
這一源自後世超精密加工的先進理念,在這個缺乏先進設備的時代,隻能依靠八級鉗工老趙那精湛無比的手感來艱難實現。
“周部長!”蘇小曼的尖叫再次劃破車間的空氣,眾人聽到聲音,立刻從四麵八方圍攏過來。即將組裝的缸體水套外壁,一條如發絲般纖細的裂紋在煤油滲透檢測下無所遁形,這條裂紋就像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無情地橫在了眾人麵前,似乎在向他們宣告著又一次的挑戰。
周秉昆隻感覺太陽穴突突直跳,前世記憶裏那篇《鑄鐵冷焊工藝》的論文突然無比清晰地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喜歡人世間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協請大家收藏:()人世間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