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不缺玉米捧子

字數:6550   加入書籤

A+A-


    展板已經被霜花勾勒出了時間的痕跡,顯得有些斑駁。發黃的照片中,1953年建廠時的手搖車床與如今嶄新的鑄造車間形成了極為強烈的視覺衝擊。
    從當初簡陋的小作坊式廠房,一步步發展到如今氣派宏大的生產車間;從粗陋的初代拖拉機、農機,到剛剛下線的28  2型拖拉機,無一不展示著北機廠的成長與蛻變。
    而在最新展區,還貼著奔馳微卡設計圖的影印件,那鋼筆畫出的流線型車頭,線條流暢而富有動感,讓李廠長不禁喉頭一緊,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等一下,大家休息好了,就可以去左邊那個配件樣品區看看,那裏樣品參數要求都有,各廠要做到的裏有數”北機廠工作人員還在和各單位領導人喊話,告訴他們,這次會展的各個流程。
    這一係列的展示,不僅僅是北機廠的發展曆程,更是北機廠向外界描繪自身宏圖大誌的堅實底氣。當然也會亮相一些新技術和新工藝,讓他們有危機感。
    特別是展板最後的結束語“科技就是生產力”,深深觸動了李廠長的心弦,與他內心對於工廠發展的理念不謀而合。他做夢都想帶領工廠超越撫城製鋼廠。
    正當李廠長駐足凝視設計圖時,忽然聽見身後傳來熟悉的招呼聲:"老李!沒想到你們新撫鋼廠也來湊這個熱鬧啊!"
    轉身一看,竟是白城機床廠的趙廠長裹著灰棉襖大步走來。這位身材矮壯的中年人雖然與李廠長在省工業會議上常有往來,但此刻出現在物資交換會上著實令人意外——畢竟他們廠不過是百人規模的小廠,主要生產機床配件。
    "老趙?你們也收到邀請了,北機廠也不需要機床配件吧。?"李廠長難掩驚訝,注意到對方胸前的廠徽沾著油漬,顯然是直接從車間趕來的。
    "我們可是主動申請的!"趙廠長掏出皺巴巴的邀請函,上麵蓋著北機廠供銷科的紅章,"聽說他們新型拖拉機的變速箱精度要求比國標高兩級,咱們新研發的滾齒機正愁找不到用武之地呢。"
    他壓低聲音湊近道:"倒是你們鋼廠,總不會真缺那點計劃外指標吧?"
    鋼廠生產的鋼材可是戰略物質,隻要領導願意,真不缺那點計劃外收入。但李廠長是有想法的人。
    李廠長瞥了眼正在與接待員寒暄的張處長,苦笑著搖頭:"計劃內鋼材利潤薄得像紙,職工澡堂的熱水器都三年沒換了。倒是你消息靈通,北機廠這批奔馳微卡要是真能投產..."他抬手指向展板上流線型的車頭設計,"車架用的特種鋼需求可不是小數目。"
    兩人正低聲交談,忽然被一陣金屬碰撞的脆響打斷。隻見三個北機廠青工推著板車經過,車上滿載著銀光閃閃的精密齒輪。趙廠長頓時兩眼發亮,伸手攔住板車:"小同誌,這些是282型拖拉機的轉向齒輪?"
    "是奔馳微卡變速箱的試製件。"領頭的青工擦著汗,語氣裏透著自豪:"蔡廠長說了,咱們要建全東北最精密的齒輪生產線!這是樣品,等下去展廳,有專門解說員。"
    待板車走遠,兩位廠長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灼熱的光。趙廠長摸著下巴的胡茬喃喃道:"看來這次真來對了,他們的加工精度比傳聞中還高..."
    話音未落,主席台方向突然傳來激昂的廣播聲,鮮紅的標語橫幅在風中翻卷如浪,將兩人的身影淹沒在湧向展區的人群中。
    會場外的西北角,陡然間傳來一陣喧鬧的騷動。五輛滿載麻袋的牛車,如同一堵厚實的牆,硬生生地堵在了展區入口處。裹著白羊肚手巾的公社書記,身手矯健地踩著車轅直起身來,棉襖襟口上還沾著未化的霜雪,扯著嗓子喊道:“同誌,麻煩讓讓道!俺們向陽公社拉來了兩千斤計劃外苞米!”
    車鬥裏的麻袋隨著牛蹄的顛簸,簌簌作響,偶爾有金黃的玉米粒掉落下來,在凍得硬邦邦的土地上滾散開,宛如點點金砂。
    一個北機廠的工作人員急得滿頭大汗,趕忙上前勸阻:“您怎麽就不聽勸呢,這兒是麵向生產企業的,我們廠真不缺玉米棒子啊。”
    公社書記站在牛車上,居高臨下地看著工作人員,一臉嚴肅地說道:“你這娃覺悟不高啊,有這阻攔的功夫,還不如趕緊向上匯報。咱農民也是生產的主力軍,咋能把我們撇開呢!”
    “就是,當年老書記可是上過戰場的英雄,你們也敢攔著!”跟在牛車邊的社員們紛紛跟著起哄,場麵一度有些失控。
    幾個工作人員緊急商量了一下,實在沒辦法,因為這情況並非個例。周邊村裏、公社聽到消息後,紛紛裝上自家的農產品趕來,隊伍浩浩蕩蕩,一直排到九東橋那邊還望不到頭。要是處理不好,真有可能演變成政治事件,那可就麻煩大了。
    此時,蔡曉光正在主會場陪同省委領導參觀,工作人員急忙趕來報告這一情況:“先前隻是零星來了一些,後來就接連不斷,特別是向陽公社的書記,親自趕著牛車到了大門口,還好沒把門給堵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省委王書記聽聞,哈哈一笑:“這向陽公社的老強頭,脾氣那是出了名的硬。當年從部隊退下來後,就直接回了村,我們可惹不起啊。曉光,搞議購會可不能忘了咱農民兄弟,你說是不是?”
    蔡曉光著實沒想到,這場原本麵向生產企業的工業物資購銷大會,怎麽就把周圍農村大隊也給吸引來了。
    其實這也怪不得農村鄉鎮。這次購銷會,省委高度重視,傳言說是計劃外價格,也就是類似黑市價格,這中間得有多大差價啊,能光明正大地多賣點錢,誰能攔得住呢。
    蔡曉光當機立斷,現場召集幾個幹部開會,省裏的大領導也列席參加。這會開得十分迅速,短短幾分鍾就做出了決定。
    蔡曉光臨時組建的農副產品管理小組迅速行動起來,下達指令:“把大展會外東邊設為停車區域,將展區西頭的器材庫騰出來,增設農村交換區。另外,派人趕緊向供銷社求援,讓他們來幫忙驗貨定價……”
    農產組成員領命後,一哄而散,以極高的行動效率投入工作。這將近半年來工廠軍事化管理的成果,在此刻展現得淋漓盡致。
    省委領導們目睹此景,不禁感歎北機廠的勃勃生機,隨後又跟著蔡曉光繼續參觀、指導。
    到了下午,在新設立的農產品交換區,一個裹著羊皮襖的老漢,急匆匆地拽住一個工作人員的袖子,說道:“同誌,這是俺們公社的土產清單。”
    老漢哆哆嗦嗦地從懷裏掏出一封蓋著七枚公章的介紹信,小心翼翼地露出裏麵包著的葵花籽油樣品,接著說道:“去年大旱,公社榨的五千斤油全在這兒了,能不能給換台鐵牛啊?”
    就在這時,會場西側傳來更為喧鬧的人聲。兩個身著軍綠棉猴的知青,費力地抬著一塊木匾,艱難地擠了進來,後麵幾個知青則提著醃菜壇子緊緊跟著。
    領頭的女知青,麻花辮上還沾著些許草屑,不過嗓子卻格外清亮:“這是俺們知青點醃的雪裏蕻樣品,在村裏還有好幾百壇呢,用這個換農機維修培訓名額,行不行啊?”她說話時,手裏提著的壇子裏,鹽水順著草繩一滴一滴地滴落在地上,瞬間結成了細小的冰晶。
    突然,廣播裏傳來嚴肅的通知:“通河縣提供的軸承鋼樣品未達硬度標準,且胡攪蠻纏,組委會決定取消他們此次參展資格!”
    話音剛落,兩個戴紅袖標的保衛幹事迅速上前,將鬧事的通河縣軸承廠人員強行趕了出去。他們手中的槍可不是擺設,其中一個保衛幹事的大頭鞋不小心踩碎了地上的玉米粒。
    那邊廂,滿臉絡腮胡的兵團幹部正緊緊拽著質檢員,非要對方看看自家的木材:“您瞧瞧這紅鬆的年輪,比國營商店的鉛筆還密實呢!”質檢員舉起放大鏡,正準備仔細查看,手卻突然停住了——木材截麵上隱約可見蟲蛀的痕跡。
    “劉處長,我們三師部申請用五萬斤鬆子換十台拖拉機!”一個穿著軍綠大衣的女幹事,撥開人群擠了進來,她身後跟著的部隊會計忙不迭地翻開賬本:“按省供銷社指導價,鬆子每斤……”話還沒說完,她懷裏的算盤珠子突然劈裏啪啦一陣炸響,驚得旁邊的老黃牛猛地甩起了尾巴。
    建設兵團各師的幹部們聽聞消息,也紛紛趕往農產品區。他們心想,還有這等好事,自己部隊可是專門生產農產品的啊。北機廠要議價,哈哈,我們東西多的能議價到你破廠。
    太陽漸漸西斜,新增的農產品交換區已經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新撫鋼廠的李廠長也轉到了這邊,站在議價處窗口,隻見北機廠的技術員正用磅秤認真地稱量著黃豆,穿灰製服的會計在算盤上熟練地打出“二十噸”的數字。
    旁邊榆樹溝鎮的代表正掰著手指頭仔細計算著:“五十噸小麥換四台拖拉機,再配兩台收割機……”他的棉手套上還沾著沒拍幹淨的麥麩。
    李廠長轉頭對身邊的銷售處長說道:“咱們廠裏計劃細糧不夠了,看看能不能在這裏議購一批。”
    銷售處長連忙點頭:“我這就去和北機廠商量……真希望這樣的活動能長年辦下去啊。”
    要說最熱鬧的地方,當屬知青們的醃菜壇子展區。因為知青們帶來的幾壇醃菜可以免費試吃,吸引了不少渾水摸魚的人。
    幾個穿勞動布工裝的女工圍在壇子邊,一邊品嚐一邊品評:“這芥菜疙瘩醃得可真透啊!”“辣度夠勁,用來下飯再好不過啦!”
    工作人員注意到,每個壇子底部都用紅漆寫著編號,女知青解釋道:“這是俺們按生產隊分的,誰的手藝好,一看編號就知道。”
    當夕陽的餘暉將紅旗染成金紅色時,周秉昆在登記處碰到了抱著合同的李廠長。平日裏習慣穿中山裝的新撫鋼廠廠長,今天破例套了件北機廠送的勞動布工裝,衣襟上別著一枚嶄新的鋁製廠徽,顯得格外精神。
    他緊緊握著周秉昆的手,熱情地說道:“你們提出的在北機廠北邊共建配套鋼廠的計劃,我們廠十分感興趣。回去後,我馬上組織人手過來詳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回家的路上,周秉昆看見一輛解放牌卡車正朝著火車站疾馳而去,車鬥裏裝著通河縣被查封的軸承鋼。月光灑下,那些被退回去的鋼材泛著冷硬的光,與遠處展銷區還在亮著的汽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知道,今晚的吉春城注定熱鬧非凡,無眠無休,而這場展會所帶來的改變,才剛剛拉開序幕。
    而周秉義在吉春飯店與師部領導商議完畢時,夜幕已然深沉。譚部長特意安排了車送他回去。
    今日,他與師部領導一同參加了北機廠的購銷展會,說實話,內心著實被深深震撼。這場展會,宛如一顆巨石投入江遼地區這潭原本平靜的湖水,激起層層波瀾。
    展會之上,省內生產單位的踴躍參與在預料之中,然而各生產大隊展現出的高漲熱情卻著實出乎意料。甚至有些生產單位,乃至兵團,都萌生了與生產大隊相互交換物資的想法,不過也僅停留在想想而已。
    周秉義身負任務回到家中,他得向周秉昆詢問北機廠後續的計劃,以便師部能搶占先機。此外,他還打算將師部準備派他前往首都軍事學院學習的事告知弟弟。
    夜晚,周家小院在皎潔月光的籠罩下,靜謐而祥和。吉普車的引擎聲打破了這份寧靜。周秉義尚未走到門前,院門便“吱呀”一聲開了,母親李素華已將院門打開。
    他親昵地擁著母親,有說有笑地走進院子。
    “媽,我吃過飯了,您別操心啦。”周秉義回應著母親關切的詢問,隨後手指了指周秉昆房間的門,那兒還透著明亮的燈光。
    “今天他回來後,就一直在房間裏寫寫畫畫,吃飯的時候才露了個麵,娟子都隻能一個人回去。”李素華輕輕歎了口氣,滿是心疼地說道,“這孩子怎麽就這麽忙,身體怕是吃不消啊。”
    “我去看看他,跟他說點事兒,您快去休息吧。”周秉義說著,便攙扶著母親回到她的臥室。
    “你也和他商量商量你父親要地址的事兒,今天記得給你爸回封信。”李素華沒有堅持,轉而叮囑道,“廚房火爐上給你們留了熱水。”
    周秉義輕手輕腳地推開西屋的門,隻見周秉昆正坐在堂屋的燈下,桌上堆滿了資料,他手中的筆不停地書寫著,神情極為專注。
    門被推開的聲響傳來,周秉昆抬起頭,瞧見哥哥臉上滿是疲憊之色,立刻放下手中的筆說道:“哥,這麽晚了還回來,是不是有什麽事?”
    周秉義這幾日都住在吉春飯店,跟著譚部長處理師部在吉春的事務,今天這麽晚還特意趕回家,肯定是有要事。
    喜歡人世間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協請大家收藏:()人世間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