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成員資料
字數:2867 加入書籤
窗外的梧桐葉被秋陽曬得發脆,簌簌落在北機廠招待所的紅磚牆上。蔡曉光推開會議室的雕花玻璃門時,周秉昆正用指甲在鐵皮暖氣管上劃著,金屬摩擦聲刺得人耳膜發疼。
"秉昆,對方代表團已經正式向廠辦發來‘技術交流函’了。"
蔡曉光扯鬆中山裝的風紀扣,把牛皮紙信封重重拍在斑駁的棗木桌上,"關於這次接待事宜,你還有什麽特別的交待嗎?"
周秉昆的指甲突然停住,鏽屑簌簌落在磨白的藍布褲腿上。他眯起眼睛盯著窗外遊動的樹影,喉結滾動了兩下:
"就按咱們以前商量好的來。接待方麵,我就不出麵了。咱得給對方營造一種印象,我是個一門心思撲在技術上的天才,人情世故這塊兒一竅不通,天真得很,還特別好騙。"
話音未落,他突然挺直腰板,耷拉著眼皮,嘴角擠出憨憨的笑紋。
那雙總透著精明的大眼睛瞬間瞪得渾圓,指尖無意識地搓著衣角,活脫脫是車間裏最本分的學徒工。
蔡曉光看著這戲劇性的轉變,喉嚨裏溢出一聲悶笑——這演技比廠宣傳隊的樣板戲還逼真。
蔡曉光無奈地搖著頭,隨後伸手探進身旁的公文包,摸索了一陣,掏出一份文件。
文件的紙張略顯粗糙,邊緣還帶著些許毛邊,不難想象,這份文件必定是經過了一番輾轉才送到他們手中。
他將文件遞給周秉昆,說道:“這是國安部給的關於毛熊國技術團隊成員的資料,你可得仔細瞧瞧,心裏有個數。”
周秉昆雙手接過文件,隻見封麵上用濃重的黑色油墨印著“毛熊國技術團隊成員資料”幾個大字,透著一股神秘而嚴肅的氣息,仿佛在訴說著這份文件的重要性。
他輕輕翻開文件,裏麵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毛熊國技術團隊每個成員的詳細信息。
周秉昆的目光在字裏行間快速穿梭,時而微微皺眉,時而輕輕點頭,手指不自覺地在文件邊緣輕輕敲擊著,像是在打著某種節奏。
蔡曉光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周秉昆,房間裏安靜得隻能聽到紙張翻動的細微聲響和兩人略顯沉重的呼吸聲。
窗外,陽光努力穿透斑駁的樹葉,灑下一片片光影,偶爾有一陣微風吹過,輕輕晃動著那些光影,仿佛也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技術交流”增添一份神秘而緊張的氛圍。
周秉昆繼續翻閱著文件,翻到最後,一張照片映入眼簾。照片上的人站在京城的某個標誌性建築前,臉上洋溢著笑容,背後是充滿曆史韻味的古老建築。
蔡曉光湊近一些,指著照片上的人,給周秉昆介紹道:“這是毛熊技術團成員,到京城參觀遊覽時拍的照片。他們名義上是兩國友好協會下屬‘東方 1969’工業技術考察團,對外宣稱是來調研龍國東北工業技術發展,促進社會主義兄弟國家技術合作的。
他們手持科學院與第一機械工業部聯合簽發的紅色外交護照,指定活動範圍限定在北機廠三號廠區及外賓招待所。但實際上,這是kgb第五總局策劃的‘藍寶石行動’。”
周秉昆的目光緊緊盯著照片,仿佛要透過照片看穿這些人的內心。蔡曉光接著說道:“你看這個維克多·彼得羅維奇·紮伊采夫,第一機床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他的真實任務是評估北機廠獲得的斯圖貝克數控機床技術。
據說他左手食指缺失,是1956年調試t 54坦克炮塔生產線時被齒輪絞斷的。
這家夥可不簡單,精通德語圖紙逆向工程,光聽機床切削聲就能判斷加工精度誤差範圍。而且他父親是斯林格勒戰役的英雄,屬於勃日涅夫嫡係軍工集團成員,背景很深。”
周秉昆微微點頭,目光停留在維克多的資料上,仔細思索著。蔡曉光又指向伊琳娜·謝爾蓋耶夫娜·科瓦廖娃的照片,說道:
“這位是伊琳娜,明斯克無線電廠技術副廠長,她的任務可能是解析鷹醬製電子控製係統。”
接著,蔡曉光指向安德烈·尼古拉耶維奇·沃洛金,神情變得更加警惕:
“這個安德烈,表麵上是《真理報》工業專欄記者,實際上是克格勃第一總局‘x線’特別行動組成員,很可能會通過社交工程獲取技術情報,得格外小心他。”
周秉昆皺了皺眉,眼神中閃過一絲警覺。蔡曉光繼續介紹:“還有這個格奧爾基·米哈伊洛維奇·蘇霍魯科夫,代表團的隨行翻譯。
調查發現他是毛熊國外工業部長葛羅米柯的侄孫,還出過國,留學西方。這家夥喜歡滾石樂隊,西裝革履的,能用英語背誦《麥田裏的守望者》選段,聽說還渴望借機投奔西方呢。”
周秉昆輕輕哼了一聲,說道:“這種人最容易被利用,也最有可能出問題。”
蔡曉光點點頭,又指著娜塔莉婭·伊萬諾娃·克留奇科娃的照片說:“這個娜塔莉婭,是列寧格勒大學東方語言係實習生,她可是kgb主席安德羅波夫的教女,癡迷法國存在主義,能用熟練的漢語交流,心思估計也不少。”
周秉昆看著這些資料,心中暗自盤算著應對之策。每一個名字,每一段介紹,都像是一顆投入湖麵的石子,在他心中泛起層層漣漪。這場即將到來的“技術交流”,注定不會平靜,而他,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喜歡人世間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協請大家收藏:()人世間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