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賈東旭腰不行了

字數:5083   加入書籤

A+A-


    因為小九要留院觀察兩天,以免傷情惡化,而劉老海要回昌平繼續農作賺工分,便先把小九托付給了紀風,等小九病好了,自己再來接她,或者紀風給他送回去。
    紀風自然也沒拒絕,直接應了下來,正好給自己無聊的生活增添一點活力。
    小孩子的身體恢複速度還是很快的,兩天時間過去,小九就已經可以下床了。
    隻是身上的幾處傷口還有點疼,沒有完全康複。
    因為怕小九一個人在家不方便,幹脆就把她帶進了軋鋼廠,就在自己的辦公室裏待著。
    中午,午飯時間到了。
    “小九,肚子餓了吧,你在這裏乖乖的,別亂跑,大哥哥給你打飯去。。”
    紀風囑咐一句。
    “哦,大哥哥,那你快點回來。”小九點點頭,回了一句。
    “嗯。”
    紀風答應一聲,便和許大茂去食堂了。
    路上
    “風哥,你這是打算收養這小丫頭了啊?”
    許大茂好奇地問道。
    上午的時候,放映組的吳全有師徒還是認識小九的,一會兒功夫就把小姑娘的底細全說了。
    “怎麽了?不行嗎?”
    紀風倒是不介意收養,畢竟這年代養一個孩子還是挺簡單的,給口飯吃就行。
    傳說中人均最低保障隻要五塊錢,可不是開玩笑的,那是真的夠吃了,棒子麵一斤隻要7分錢,五塊錢就可以70斤,肯定夠吃了。
    當然這裏的五塊錢是指第二代人民幣,相當於現在的五萬。
    自己現在一個月將近八十萬,就算養個十個八個的,都夠花。
    “行,當然行,風哥,你開心就好。”許大茂說道。
    “哎~都是可憐人,她父母為國征戰沒了,現在國家騰不出手來幫幫這些孩子,我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吧。”
    紀風歎氣道。
    整個龍國,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實在太多了,光光抗美援朝就死了十幾萬,傷殘的更是不計其數。
    再往前,抗日戰爭、內戰,那死去的戰士那就更多了。
    川軍出川三百萬,最後隻回來十三萬,省內真的是“十室九空無兒郎”。
    湘軍出征兩百萬,那句“中華要滅亡,湖南人先死絕!”,道出了湘軍的艱辛,抗日戰爭期間,有八場大型會戰就是在湖南省打的,有多慘烈不用多說。
    而皖軍呢,那句經典的“皖軍不滅,川軍不出”,足以說明了一切,全國將近2.9萬座烈士陵園,一個小小的安徽省就占了2.2萬座。
    據說整個安徽,現在大部分人都是從周邊省份遷進去的,因為本地人都打光了,從甲午戰爭開始,皖軍就一直處於戰爭狀態,一直打到解放才算結束。
    當然,國內還有許許多多的軍人,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必須牢記在心中的信仰。
    但這裏麵有多少家庭因為沒了男人,被迫沒了生計,走上了不歸路。
    國家貧弱,能照顧到的人數實在太少,真的隻有那麽一小半,更多的就像電影裏說的那樣,發個幾百斤糧食就算買斷了。
    尤其是農村人,真的就是那樣,現實真的很殘酷。
    為什麽許多從戰場上下來的老兵錢永遠都是不夠花的,那是因為他的身後有許許多多為他擋過子彈的戰友。
    戰友犧牲了,他們自然不能放任不管,國內道路不便,沒辦法親身前往照顧,隻能寄上一點錢,幫這些家屬們渡過難關。
    那句“汝之妻兒,吾養之!”不再是曹老板迷戀人妻的寫照,是活著的老兵對那些在戰場上犧牲了的戰友們一個交代。
    兩人很快來到了食堂,開始排隊打飯,說巧不巧,剛好碰見了賈東旭也過來打飯。
    “喲,東旭哥。”許大茂率先打了一聲招呼。
    “啊,是大茂啊。”賈東旭一副蔫頭耷腦的樣子,神情還有點迷糊,被許大茂喊了一嗓子,立馬抬頭看見是許大茂後,便應了一聲。
    “東旭哥,你這是怎麽了,整個人無精打采的。”
    許大茂湊上去關心了一句。
    “沒事,沒事,我正想著機器上的東西呢,愣神了。”
    賈東旭敷衍道。
    “東旭哥,你可悠著點吧,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我看你走路都要扶著牆走了。”
    許大茂靠近賈東旭,小聲笑道。
    “去去去,淨瞎說。”賈東旭被許大茂一番胡說,努力打起了精神,一把推開了他。
    許大茂也不惱,繼續靠近,“東旭哥,我知道賈大媽一直逼你再要個孩子,那你也不能天天下地啊,這牛要是天天下地,可是要出大事的。”
    “哈哈,賈東旭,你小子還是小心著點吧,知道你媳婦水靈,但也不能天天幹啊,這俗話說的好,沒有耕壞的地,隻有累死的牛!哈哈哈……”
    排在賈東旭後麵的一名年輕工友聽見了許大茂的話語,也開始起哄道。
    此話一出,立馬引起了一陣哄笑。
    “就是,賈東旭,以前你剛來得時候,扛工件的時候,跟玩兒似的,現在呢,估計搬塊磚,都得齜牙咧嘴的,咋地,晚上‘加班’太猛,‘油’燒幹啦?啊?哈哈……”
    又有工友加入進來,
    “滾蛋,滾蛋,你們就幸災樂禍吧。”賈東旭有心無力地抬起飯盒,朝他們揮了揮。
    一名中年人此時也開口了,“東旭啊,年輕人火力旺是好事,但也得悠著點。你看你那臉,煞白煞白的,跟咱剛抹的牆皮一個色兒!眼窩子黢黑,不知道的以為你晚上偷摸挖地道去了呢。
    咱們幹的可是體力活,你這狀態可不行,很容易出事的。”
    “知道了,師父,我會注意的。”賈東旭見自己師父都下場了,隻能點頭答道。
    “師父說的沒錯,早上集合那會兒,喊你名字三遍才回魂兒,魂兒還丟被窩裏沒帶出來吧?幹活兒時候眼神兒都是飄的,扳手差點砸自個兒腳麵上!”
    一名賈東旭的師兄也開口了。
    “兄弟,聽哥一句勸,那事兒吧… 它是個‘力氣活兒’,跟咱伺候車床一樣,不能光猛夯,得講究個‘節奏’!你這‘打樁機’再這麽不分晝夜地‘突突’,小心提前‘報廢’嘍!到時候真成‘軟腳蝦’,媳婦兒該有意見了!”
    “小年輕,別不當回事兒。身子骨是本錢,掏空了補都補不回來。晚上早點睡,比啥‘補藥’都強。再這麽下去,小心你腰跟老哥我似的,陰天下雨就報警!到時候別說幹活兒,走路都得扶腰晃悠,真成‘鐵牛變病貓’了!”
    “對對對!該‘熄火’時就‘熄火’,該‘保養’時就‘保養’。多吃點實在的,睡個囫圇覺,攢點勁兒白天好幹活兒掙錢!別整得跟被‘妖精’吸幹了似的,哥幾個看著都替你‘腎’得慌!哈哈!”
    賈東旭的師兄弟紛紛下場教育起賈東旭來,沒辦法,男女這點事,男人最喜歡聊了。
    賈東旭被他們說中了心事,被有點下不來台,直接不排這隊伍,轉到裏麵去排隊了。
    紀風自然也看到了賈東旭的麵孔,黑眼圈很是嚴重,顯然昨晚沒休息好,真的是一副短命相。
    賈東旭現在幹的可是車工,這工種可是出了名的累。
    車工,車工,顧名思義就是操作車床進行機械加工的工人。
    他們每天麵對的是高速旋轉的工件、複雜的操作台和各種切削工具。
    車床的轉速通常在幾百到幾千轉每分鍾之間。
    車工們長時間保持站立或半蹲的工作姿勢,脊柱和腰部受力極不平衡。
    他們需要頻繁地彎腰取料、調整刀具。
    有時還要手工搬運幾十公斤重的工件。
    也就是這些重複性的動作,正悄無聲息地損害著車工的腰椎健康。
    這要是疲勞操作,不出事就怪了。
    難怪賈東旭會死在61年,那時候是饑荒年,本身就吃不飽飯。
    加上秦淮茹懷孕了,那肯定是賈東旭每晚辛勤耕耘的後果。
    幹過那事的人都知道,那動作老費腰了,年輕的時候還不覺得,要是老了還天天幹,神仙都受不了。
    都說秦淮茹能生,十年時間也就生了三個,這算什麽啊,那些光榮媽媽哪個不比秦淮茹厲害。
    “三年抱倆,五年抱仨”,那都是再正常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