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

字數:4117   加入書籤

A+A-


    第342 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
    晨曦這幾天特別忙碌,自從離開紫雷星,她心裏就有一種急迫感。特別回到宗門後,看到也拜入宗門的姬沅耀後,她心裏那種急迫感就更強了。
    原男主姬沅耀,居然成了劍鋒峰主玉真子的關門弟子。一下就從一個下界飛升來的散修,搖身一變,成了仙界大宗門的親傳弟子不說,居然還是一峰之主的親傳。
    親傳就足夠讓人羨慕了,當初易長樂費了多少心思,才成了奉雷的親傳。可雖然都是親傳,易長樂的地位卻是沒辦法和姬沅耀比的。畢竟奉雷隻是掌門的大弟子,隻是有可能會是未來的掌門。而易長樂雖然是他的親傳,卻不是首徒,也不是關門弟子。
    在這修仙界,拜師是很有講究的。一個宗門中,弟子分為雜役弟子,外門弟子,內門弟子和親傳弟子。
    雜役弟子是宗門中地位最低的,他們大多因為資質原因,成為宗門的雜役弟子。做最累最繁雜的工作,所能享受到的資源卻是最少的。
    雜役弟子大多是為了獲得宗門的庇護,才甘願做雜役弟子。畢竟以他們的資質,做散修會更難。
    外門弟子大多就是那種資質一般,棄之可惜,但培養起來又太耗費資源的。就放在外門任自生自滅。有那氣運好的,意誌堅定的,也能修成大道。
    外門弟子不用做那些繁雜的工作,但確要定期完成宗門布置的任務。他們能享受的資源,相比雜役弟子是多了很多,但肯定不夠他們修煉所用。所以,修煉資源還得靠自己想辦法。
    內門弟子的地位就高了,他們要麽資質突出,要麽背景厲害,比如誰的兒子,誰的閨女的。
    內門弟子相對來說資源是不缺的,但也要定期完成宗門的任務。他們都是宗門覺得有望大道,但沒有師徒緣分的。所以就收入自己的羽翼下做弟子。
    當然了,這內門弟子也不是誰都有資格收的,起碼也得是一峰之主才行。比如劍峰的內門弟子都是學劍的,丹峰的內門弟子都是煉丹的那樣。這叫一脈相承,有師徒名分,但不是師父親自教導。
    在所有弟子中,最讓人羨慕和期待向往的就是親傳弟子了。他們都有單獨的拜師儀式,也叫入室弟子,可以自由出入師父洞府的弟子,相當於嫡係。
    當然,同樣是親傳地位也有高下,那是師父的地位所決定的。比如同樣是峰主,但清虛仙君修為比玉真子高,晨曦相對來說也比姬沅耀地位高。不過這個不能明說,
    但都是一個師父的親傳,弟子們的地位也是不同的。這個不同在於師父的看重程度。
    大弟子是師父的第一位徒弟,也叫開山大弟子。通常享有繼承師父技藝和地位的權利。比如奉雷就是大家默認的掌門繼承人一樣。
    關門弟子就是最後一位學生,收了這位學生,師傅傳授藝業的大門就關上了。
    此後則收山,不再收直傳弟子了,而由徒弟去收徒孫,稱為再傳弟子。一般地,關門弟子是老師最鍾愛的弟子,因此在眾弟子中地位特殊。
    “關門弟子”就是師父最滿意的“得意門生”,是所有弟子中最為看中的徒弟,所以會和其他弟子不同的特殊教誨和個別指導,使之獲得“真傳”,是真正學到師父精髓的核心的東西的,所以關門弟子又叫真傳弟子。
    晨曦不清楚書中的男女主為何都拜入了青雲宗,是宿命的安排,還是巧合?反正她王晨曦不姓命!過去,她能避開書中描述的命運安排,現在,自然也能掌握自己命運。
    不管易長樂和姬沅耀拜入青雲宗是不是巧合,是不是宿命,有什麽關係呢?她所修之道本就是無畏,無懼。
    世人都說三千大道,但“大道”通常是一種具有深刻內涵和高遠境界的概念。它代表著一種終極的真理、法則或修行的至高目標,是修士追求的極致境界和超凡力量的源泉。大道蘊含著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和本質,修士通過對大道的領悟和追尋,不斷提升自身的修為和境界,以達到超凡脫俗、長生不老、掌控天地的目的。
    所謂三千大道,一是泛指,就是很多大道的意思,二也是指前人走過的路。
    晨曦認為,大道就是天地的規則。天知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而天道在人身上的表現,就是良心。修士進階降落的罰雷,既是天道的警告也是天道的獎賞。警告修士做事就要憑良心,不可行陰邪歹毒之事。獎賞修士的努力和堅持,這就是大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修士所說的悟道,就是指通過思考和體驗獲得的深刻認識。開始領悟到某種深刻的道理或原則。
    晨曦所領悟到的大道,就是隨心!她的心之所向就是大道!
    她認為什麽力之道啊,時間道,空間道,什麽劍道,丹道等等,這些都是技藝。都是提高修士自身能力的術和法。而真正的修道就是修自身,修道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有三心,即天心,人心,道心。所有智慧生命和人類係統裏,都有這“三顆心”,隻是每個智慧生命用的名詞不一樣。
    “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就是“明”,就是修士悟道者的境界。而不知常就是“妄”,就是我們芸芸眾生的境界。
    “常”,就是俗稱的本體,“知常”的心,就是天心;“不知常”的心,就是妄心,人心即妄心。
    心藏元神,天心無,人心有,道心虛。就是人的私心不能太重。
    人類的喜怒哀樂全部來自於“妄心”。正因為人心是妄心,所以按老子的說法,一個人在悟道之前,他的所作所為,全都屬於“妄作”。
    修士意識到這一點,無形中就好像多了一顆心,這顆心開始質疑以人心為根基的一切,迫切想要找到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歸宿。
    這顆心,稱之為向道之心,簡稱“道心”。
    道心主管著天心,人心。人心藏神識,主意識,用於思慮,思考,出主意,做決策。
    天心藏元神,主潛意識,用於覺悟,也就是修士常說的頓悟。
    而天就是道,道就是天。萬物都是由道所生,所以萬物都有道的一部分。而修士常說的守住道心,通俗點講,就是提高心境,修練元神,通過體悟世間萬物,通明道義,修煉自己的大道。
    這也是三千大道的由來,每個人的體悟都是不同的,所以悟的道自然也不同。
    但修士所走的道路不同,最後還是同到一處,殊途同歸。
    修成道心的人,從此不再被人心控製而開始向往回歸天心。
    天心是某種天然的存在,是一個人的本來麵目,它不生不滅、本自具足,找到天心,就是悟道。
    天心其實就是本心、真心、真我、本我,所以修心就是修大道。天心不增不減、本自具足,什麽也不需要。無所求就無所畏懼!
    道心看清天心的那一刻,就是明悟。就是已離開一切名相,體認到萬事萬物的本質是空性,這就是俗稱的開悟、悟道。
    所謂修道,就是用你的道心去和天心不斷磨合,即不斷深入內在,探索未知的過程。
    “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
    當道心,天心與人心不相抵觸,達到最高境界“天人合一”,這就是得道!
    所以,悟道理論上來說很簡單,就是三顆心的事。修士隻要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得道。也所以,才會有那麽多的後輩,可以踩著前人走過的大道,也能修成正果。
    喜歡穿書女配修仙記請大家收藏:()穿書女配修仙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