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即將開始的三年災害期
字數:3387 加入書籤
為了拉攏這群小朋友的心,年僅4歲的棒梗學會了分享~~把從家裏帶出來的吃食分給小朋友們,當然這些都是瞞著賈張氏的。
若是被賈張氏知道了,肯定會打上門去,棒梗給了對方多少東西,賈張氏都能雙倍三倍甚至十倍的索要回來。
隻是賈張氏這人四體不勤,平日裏懶得動,都會打發棒梗自己出去玩,就算是天黑了孩子沒回來,也是打發秦淮茹出去找。
至於她自己,除非是房塌了,或者是外麵有大魚大肉,等著她免費去吃,否則誰也別想讓她多走一步。
因此,倒是讓她錯過了察覺到事情真相的機會。
至於孫子最近為什麽吃的比以前多了,她也隻以為棒梗是長大了,飯量變大了,壓根沒往孫子開始敗家上想,甚至還擔心孫子餓肚子,不停的壓榨和克扣秦淮茹的口糧補貼孫子,殊不知,她克扣下來的這些東西,都被她的親親好孫子拿出去當作打通人脈的“經費”去了。
畢竟賈張氏的心裏,棒梗很得自己的真傳:占別人的便宜可以,別人休想占他們家一分錢便宜!
別說,棒梗這一舉動,還真的讓這群孩子又願意帶著他玩了。
不得不說,從某一方麵來說,棒梗確實是個“人才”。
歲月如梭,時間很快就來到了59年春,自從開春之後,就一場雨也沒下過,何雨柱知道三年自然災害要開始了。
對於這個他倒是不擔心,甚至都沒有提前存糧,先不說他空間裏的土地不僅可以種菜也可以種糧,也不說這些年那些儲物格已經被他用各種各樣的東西裝滿了大半,其中就有一大部分都是食物。
就僅僅是一個交易商城的存在,就代表了他哪怕是在災年,也不會餓肚子。
不過接下來,好一點的飯菜是絕對不能在外麵吃了,畢竟別人都在為填飽肚子忙忙碌碌的時候,他家裏還飄出肉香味,那簡直是在主動成為眾矢之的!
至於何雨水,哪怕是對他先入為主的有成見,也不會虧待這個妹子,不說吃的多好,至少不會讓她餓肚子。
所以哪怕街道辦已經過來通知了,所有人的定量都縮減了,他每月給何雨水的錢和糧票也沒有縮減半分,畢竟他又不缺這個。
兩個人的定量供應一個人吃,就算是再縮減,也不會讓她餓了肚子,反正在廠裏的時候在食堂吃,回家以後回空間吃,就隻有在周末的時候,會真正的開火做飯。
點心之類的雖然買的沒有以往勤了,但偶爾也會給她買一些,當然這些都是真從供銷社或百貨商店正兒八經買回來的,而不是從交易商城。
畢竟交易商城裏購買出來的東西,口感上跟這個年代的東西多少還有些差異,尤其是點心,如果是偶爾吃點心的人,或許嚐不出來。
但這些年何雨柱一直沒有斷過何雨水的零嘴,尤其是點心之類的,不是同一種口味,難免會被嚐出來,所以他寧可花點糧票去從百貨商店裏買。
何雨柱也沒有提醒任何一個人接下來三年會有自然災害,糧食會緊缺。
先不說他說出來會不會有人相信,別到時候預警的效果沒達到,再給他安一個散布謠言,危言聳聽的罪名。
就說他現在身處的這個時代,就算是真的有人信了,那他又是怎麽提前知道的,這個問題總要回答一下吧?
說不出來?
該不會是間諜故意來擾亂社會秩序和民心的吧?
預言家?
誰信?
而且馬上就是接下來的十年了,何雨柱隻想安安穩穩的活到壽終正寢,可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所以從各方麵考慮,他都沒想過去改變曆史,他所能做的就是保證自己的安全,至於說像別人那樣節衣縮食,把自己餓得麵黃肌瘦,完全沒有必要。
因為他是個廚子。
剛開始的時候還沒人在意,然而隨著天氣一天天變暖,到了該播種的季節,卻還是一滴雨也沒下,一些比較敏感的老人心裏就有了預感,開始提前做準備了。
不說別人,就說這四合院裏的,從進入5月份開始,何雨柱就發現四合院裏夜裏的時候動靜就多了起來,剛開始他還不明白是怎麽回事,等跟著行動了一回,就知道這些人是去黑市買糧了。
到了這個時候,其他人家還好說,賈家的劣勢就體現出來了。
他們家隻有賈東旭一個人有定量。
賈張氏為了貪圖戶口留在農村,每年可以多拿的那點糧食,不僅是她自己的戶口沒遷到四九城,就連秦淮茹也沒讓她遷過來。
這也就導致他們家新出生的兩個孩子也都是農村戶口,畢竟按照現下四九城的規定,孩子的戶口是跟著母親走的。
現在棒梗已經不是一個人了,在58年的時候,秦淮茹生下了小當,當時看到生的是個女孩,還讓賈張氏好一頓失望,連月子都沒讓秦淮茹好好過,至於說幫著洗尿布伺候月子什麽的,更是指望不上賈張氏。
而賈東旭又要上班,根本不可能去伺候媳婦,再說平日裏他連自己的衣服都不洗,又怎麽可能去給孩子洗尿布?
所以在秦淮茹生完孩子從醫院回來後,尿布就是她自己洗了,至於說從娘家找個人過來伺候月子,先不說賈張氏絕不會同意多一張嘴來吃飯,就算是賈張氏同意了,人過來也沒有地方住。
所以在賈張氏借口生的是個女孩,擺明了絕不伺候月子之後,秦淮茹就隻能自己動手了。
也幸虧58年的時候,大饑荒還沒開始,要不然她能不能有奶水喂小當都是個未知數。
而就在小當呱呱墜地的這一年,一個對農村產生深遠影響的製度——工分製,開始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推行。
這一製度的實施,徹底改變了農村的生產和分配方式,也讓賈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此之前,農村的土地雖然名義上屬於集體,但實際上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耕地,可以自行耕種並收獲糧食。
喜歡人在四合院,會瘋的!請大家收藏:()人在四合院,會瘋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