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十二家寨憶苦思甜
字數:3721 加入書籤
第二天早晨,我早早的起床。去了辦公室前的操場,跟小時候一樣在那裏跑步鍛煉。
沒多久,曾叔也出來鍛煉了。見我還是像小時候一樣鍛煉,臉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見我施展的一招一式,又頻頻點頭,對我的功夫精進程度表示滿意。
早飯後,大家便開始步行去十二家寨。三百人左右的隊伍在山路上,拉出了長長的一大串。
"各位同學,我們即將到達本次交流活動的目的地——十二家寨。"帶隊的導遊大聲的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向大家介紹,"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曆史的藏族村寨,保存著完整的藏族文化和傳統生活方式。希望大家在接下來的時間裏,能夠深入了解藏族同胞的生活,增進對祖國多民族文化的認識。"
當大家轉過最後一個山彎,一片錯落有致的藏式碉樓出現在視野中。寨子依山而建,褐色的石牆與周圍的山色融為一體,經幡在微風中輕輕飄動,遠處傳來悠揚的牧歌。
"哇!"大家爆發出一陣驚歎。不少同學迅速抓起掛在脖子上的相機,對著遠處的藏寨連按幾下快門。這是他們第一次離開香港,第一次親眼見到隻在課本上見過的藏族村寨。
大家在寨子中央的小廣場停下。一群身著傳統藏裝的村民早已等候在那裏,他們手中捧著潔白的哈達,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容。同學們走近前,立刻被一位藏族老奶奶掛上了一條哈達。
"紮西德勒!"老奶奶用生硬的漢語說道,布滿皺紋的臉上綻放出溫暖的笑容。
"謝...謝謝。"大家都有些局促地回應,手指不自覺地撫摸著那條柔軟的哈達。他,大家注意到老奶奶的雙眼有些渾濁,但眼神中透出的善意卻無比清澈。
歡迎儀式簡單而隆重。柴措央吉用藏語和有些重口音的普通話交替致辭,表達了對遠方客人的歡迎。隨後,幾位藏族青年表演了傳統的鍋莊舞,鏗鏘有力的舞步和嘹亮的歌聲讓香港學生們看得目不轉睛。
"同學們,接下來我們將分成六個小組,以每輛車的人為基礎。由寨子裏的老人帶領大家參觀,並為大家講述寨子的曆史。"導遊老師宣布道。
我所在的小組由一位名叫多吉的老人帶領。老人看上去七十多歲,古銅色的臉上刻滿深深的皺紋,背微微佝僂,但步伐依然穩健。他帶著學生們穿過寨子的石板小路,來到一座古老的碉樓前。
"這裏,以前是巴依老爺的莊園。"多吉老人指著那座比其他房屋高大得多的碉樓說道,聲音低沉而沙啞,"現在,是我們的文化展覽館。"
同學們仰頭望著這座四層高的石砌建築,陽光在厚重的石牆上投下斑駁的影子。大門兩側掛著褪色的紅色標語,雖然字跡已經模糊,但仍能辨認出"翻身農奴把歌唱"幾個大字。
多吉老人帶領學生們走進碉樓。一層是一個寬敞的大廳,現在陳列著各種農具和生活用品。老人走到一麵牆前,那裏掛著幾件鏽跡斑斑的鐵器。
"這些,"他的手指輕輕觸碰那些冰冷的金屬,"是巴依老爺用來懲罰農奴的工具。"
同學們湊近看去,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那些形狀怪異的鐵器上還殘留著暗紅色的痕跡,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格外刺目。
"這個是腳鐐,重二十斤,逃跑的農奴要戴著它幹活。"多吉老人拿起一個沉重的鐵環,"這個是挖眼的勺子..."
"挖眼?"一個女同學驚呼出聲,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多吉老人的眼神變得深邃而遙遠,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黑暗的年代。"是的,挖眼。巴依老爺說,農奴不配用眼睛看這個世界。"他的聲音微微顫抖,"我親眼見過...就在這個院子裏..."
碉樓內突然安靜下來,隻有窗外偶爾傳來的鳥鳴打破這沉重的寂靜。同學們感到一陣寒意從脊背竄上來,他無法想象在這樣美麗的土地上曾經發生過如此殘忍的事情。
"老人家,能給我們詳細講講嗎?"一個戴著眼鏡的男生輕聲問道。
多吉老人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點頭。他帶領學生們來到院子裏,在一棵古老的核桃樹下坐下。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落在地麵上,形成斑駁的光影。
"那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老人開始講述,聲音低沉而平靜,卻蘊含著深深的痛苦,"當時我才十幾歲,是巴依老爺家的牧羊童。有一天,我趕著羊群回來,看見院子裏圍滿了人..."
同學們都屏息凝神,全神貫注地聽著老人的講述。隨著老人的話語,那個殘酷的畫麵仿佛在每個人眼前重現——一個年輕的農奴被綁在柱子上,巴依老爺的手下用那把冰冷的鐵勺硬生生挖出了他的雙眼,隻因為他不小心踩到了老爺的影子。
"後來呢?那個農奴怎麽樣了?"有同學忍不住問道,聲音有些發抖。
"死了。"一個蒼老的女聲從背後傳來。學生們回頭,看到是剛才在廣場上給林嘉明獻哈達的那位老奶奶,她拄著一根木棍,慢慢走到多吉身邊坐下。"三天後就死了...那是我的弟弟次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奶奶的話像一塊石頭重重地砸在每個人心上。林嘉明看到她的眼眶濕潤了,但沒有淚水流下來——也許那些淚水在多年前就已經流幹了。
"卓瑪奶奶..."多吉老人輕聲喚道,伸手扶住她顫抖的肩膀。
卓瑪奶奶深吸一口氣,用粗糙的手掌抹了抹眼睛。"那天,次仁才十二歲。他不懂事,在放羊的路上看到巴依老爺騎馬經過,就多看了一眼..."她的聲音哽咽了,"就一眼啊...巴依老爺說他的眼神不敬,就..."
同學們都感到一陣強烈的惡心湧上喉頭。他們無法想象,僅僅因為一個孩子天真的目光,就招致如此殘忍的懲罰。在香港,他讀過關於西藏曆史的書籍,但那些冰冷的文字遠不如眼前老人親口講述的震撼。
"後來呢?後來怎麽樣了?"一個女同學紅著眼睛問道。
多吉老人的表情突然明亮起來,皺紋舒展開來,露出一個真摯的笑容。"後來啊,共產黨來了!解放軍來了!"他的聲音提高了八度,充滿了由衷的喜悅,"1956年,民主改革開始了,巴依老爺被趕跑了,我們這些農奴終於獲得了自由!"
"是啊,"卓瑪奶奶接過話頭,臉上的悲傷漸漸被感激取代,"共產黨給我們分了土地,分了牛羊。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不再是"巴依家的卓瑪丫頭",而是真正的"卓瑪"了!"
兩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著解放後的新生活,語氣中滿是感激和幸福。同學們認真地聽著,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他注意到每當提到"共產黨"三個字時,老人們眼中閃爍的光芒,那是發自內心的崇敬和感恩。
"現在我的孫子在縣裏上中學,成績很好。"卓瑪奶奶驕傲地說,"要是以前,農奴的孩子連字都不讓認呢!"
參觀結束後,同學們都還沉浸在震驚中。他們怎麽也沒想到,當初普通的藏族同胞,竟然生活在那樣的恐怖之中。同時又對現在藏族同胞的生活感到高興,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吃飽穿暖,小孩還能上學。
喜歡失敗者重生記請大家收藏:()失敗者重生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