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龍樹菩薩5
字數:3534 加入書籤
大家好,我們繼續介紹難行道,易行道。
“或有勤行精進” 這個靠自立,靠自行修行。勤行精進這是難行道,花費的時間長,太難了。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或有以信方便,信這個方便法門。以信,以真信切願至誠心信這個方便法門為前提為基礎。首先是要信,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書中講了“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所謂“三心”就是至誠心、深信心、回向發願心。深信要真信切願,首先相信世尊所講的法門是確實無疑的,確實沒有任何錯誤的。
佛法講信,淨土法門更加要講信。阿彌陀經裏就講這個是淨土法門,因為太簡單,太方便了,所以他是甚深難信之法。以信方便,你沒有信,沒有真信,沒有誠信,你就沒有辦法得到這個便利,得到這個方便。所以以真信為方便之基礎,才能夠相信這個易行道,你能夠信順不疑,就能怎麽樣?“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阿惟越致就是不退轉菩薩,你就能夠走這個終南捷徑。易行,疾,疾至。這裏的意思是快速,飛快的到達,飛快的證到阿惟越致,證到不退轉菩薩。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或有以真信切願相信方便法門為基礎,最快的簡簡單單的方法,最快的到達沒有退轉的菩薩的果位。這個法門是哪個法門?龍樹菩薩還在賣關子,還沒有告訴你,隻是告訴你有這個易行道的法門,他下麵告訴你了,胃口吊足了,那麽它的核心就是阿彌陀佛48大願,是淨土法門,就是本願稱名。就像表演一樣,演了很多啦,前麵都是開篇,都是序幕,高潮主角登場了,現在登場男一號是誰?阿彌陀佛!我們這個法門的主角隻有一個,便是阿彌陀佛,他沒有女一號,其他都是配角,一切諸佛諸大菩薩都是配角。主角出來了啊。
龍樹菩薩易行品原話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彌陀佛的本願本來就是這樣的,法爾如是。他當年還是法藏比丘的時候,還是法藏菩薩的時候,他發了四十八個大願,他的願根本所在就是這麽回事。現在已經建成了,對吧?若不如是,不取正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四十八個大願,每願都是如此,隻要這個願沒有成就,我法藏比丘便不成佛,也就不存在西方極樂世界。那麽現在四十八個大願,願願都圓滿。願願都真的,所以法爾自然就是這麽回事兒,自自然然沒有原因。阿彌陀佛,他的大願就是什麽呢?如果有人意念我,想念我,觀念我,那麽想要到我這邊來,你不是光想我,想我的目的是要到我這裏來享福,到我這裏來,吃香的喝辣的,到我這裏來,山珍海味,到我這裏來,與諸上善人匯聚一處,到我這裏來,最終開啟我們本具的智慧德相,使我們也跟阿彌陀佛一樣,具足種種智慧,種種福報,種種相好,種種光明。所以,如果我們要念阿彌陀佛怎麽辦?稱名自歸,我們隻要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自自然然就歸啊。阿彌陀佛說了,你們不是外麵人,你們每一個受苦眾生娑婆世界,六道眾生都是我西方極樂世界的人。
你們就像出家的遊子,遠離家鄉的遊子,你們出去闖蕩了,但是家在哪裏?家在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你們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便能歸呀,回家呀。你看這個佛陀多慈悲啊。稱名自歸,沒有說稱名自往,如果說是稱阿彌陀佛名號便自己就能過去,說明那個地方原來我不是在哪。他讓你產生很大的親切感。隻要你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你就能回家了。那裏本來就是你的家,趕緊回去吧。啊,就像費翔唱的一樣,歸來吧,歸來吧,你得回家了。阿彌陀佛就像慈母迎著柴門,天天望著你,趕緊回來呀。我這裏好啊,我這裏沒有下三道,我這裏都是佛菩薩。我這裏吃穿不愁,衣食無憂,壽命無量。我這裏神通具足,我這裏啥啥都好,就是等你回家。所以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回家還不算。自歸以後即入必定,回家以後當下立刻即刻就進入必定。必定是什麽?必定就是前麵龍樹菩薩講的 阿惟越致者 ,必定就是馬上就進入不退轉,馬上進入阿惟越致的境界。然後怎麽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簡單一點理解,就佛的境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得佛的境界。就是你成佛,先入必定,然後成佛。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既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就這麽慈悲,龍樹菩薩用這段文字解釋《無量壽經》中的阿彌陀佛第十八大願,也就是四十八願中的根本願。曹魏康僧凱版的翻譯的這個第十八願是:【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假使我成佛了,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包括人,包括這個天道,包括修羅道,包括辟之佛,聲聞,包括菩薩,隻要你想要啊,至心信樂,真信切願發心想要欲生我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乃至十念,不限製任何人,你就一定能夠來。你念我名號,就必定能夠去。如果你哪個人至心信樂念佛名號,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功的。我法藏比丘堅決不取正覺,不成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念我稱名,都是解釋,乃至十念,乃至不是別的,是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所謂乃至者,一念十念,一百念,一天念阿彌陀佛,十天念阿彌陀佛,一輩子念阿彌陀佛。乃至隻要你一向專念,即可念到我們臨終斷氣為止。念我,念我啊。我,不是念我的法身,念我的報身,念我的形象,也不是念我的智慧相好。這些凡夫念不來,凡夫證不到這個境界。所謂念我者,就是念我的名號,念南無阿彌陀佛即可,不需要我們證,不需要我們調伏妄念,隻要我們一向專念,自自然然到那個時候了,你就能夠做到這個水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們前麵解釋歸,自歸。所謂自歸啊,我們剛才解釋過了,這個自歸,自自然然歸命極樂世界。稱名自歸,法爾如是,沒有任何的不自在,沒有任何的原因,隻要這麽做,就像1+1等於二一樣,那麽還有一個所謂自者,發自內心至誠歸命投誠,沒有任何懷疑心,發起這個願往生西方的心,這叫自歸。
如果我們口中念佛,心中卻不歸,心裏麵沒有至誠的想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心中不歸命,懷疑我這樣念佛,一直這樣念,努力念,念到臨終,我能夠往生嘛,我確定一定能去嗎?我萬一去不成怎麽辦?我是不是還要再換一點別的法門?光這樣是不是不保險?那就沒有至心,那就沒有發起誌誠心,發起信心,至心信樂,那就沒有這個信在裏麵,明白嗎?所以自歸兩個解釋兩層含義。這個自既有必定嘛。你念我這個稱名自歸,當下就決定往生,就不退轉了,對不對?既入必定,就是解釋若不生者不取證覺。
那麽龍樹菩薩接著在這個易行品裏麵用一首偈語表達他的心情,“人能念是佛,無量立功德時時入必定,是故我長眠。” 字麵解釋就如果有人能夠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的名號具有無量無邊的這個神通力,功德力,智慧力,各種力,無量立功德。當下時時即刻,沒有任何的猶豫,你就馬上可以進入必定可以進入不退轉。所以我龍樹菩薩就經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所以我龍樹菩薩,是故我常念。但是各位注意啊,人們念是佛的第一句啊。不管是誰,不管是哪個人,隻要他能夠念這個阿彌陀佛的名號,念的時候要有這個心。百年以後決定我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你要有這個心,一定想回家,否則的話,你天天告訴別人你家的門牌號碼,你不往家裏走,光知道地址沒有用。所以一邊口念彌陀,一邊心裏麵要決定,我百年之後要一定去西方極樂世界,我要回家。
人能念是佛,無量立功德,時時入必定。所以龍樹菩薩,他都是常念佛,他是歡喜地呀,登地的菩薩,他都要常念佛。何況我們六道生死凡夫呢?我們也應該要用這個方法,因為這是所有法門中間的易行道,
好,謝謝大家。每集一點小知識。感恩!阿彌陀佛
喜歡善導思想請大家收藏:()善導思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