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淨土三經3

字數:2529   加入書籤

A+A-


    在康僧鎧譯本《無量壽經》下卷裏麵,有一大段說三毒五惡的。三毒就是:貪、嗔、癡;我們儒家講:仁、義、禮、智、信。那麽反過來,五德如果不是,那就是五惡:不仁、不義、不禮、不智、不信。《無量壽經》下卷中間有很長一段說到三毒五惡,有兩種意思在裏麵:第一就是抑止、克製,警告大家不要犯三毒五惡。就經文次第來講,這是在講完極樂淨土的莊嚴,眾生往生極樂淨土的方法之後,講到三毒五惡。因為往生極樂世界這麽容易,眾生不要因為有這個容易的法門就開始無法無天,做三毒五惡的壞事一點不怕,認為反正我可以念佛往生,不是這個道理。講三毒五惡的意義就是要警告我們末法眾生要謹慎,莫犯過失。就像第十八願後麵得加上兩句: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就是善導大師解釋的抑止門,告訴我們不要犯這樣的過失,應當摒棄三毒而修持佛法。我們不敢說戒貪、嗔、癡,至少要做到少貪、少嗔、少癡,摒除五惡。第二方麵也說明一點,要認清我們娑婆世界閻浮提眾生的根機。通過這段經文照明我們是凡夫,凡夫的根性就這麽差,要讓我們心懷慚愧,認識到自己。善導大師講:深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認識到這一點之後才能夠踏踏實實斷惡修善,老實念佛。
    釋迦牟尼佛在講完極樂世界的莊嚴和眾生的往生方法之後,已經講完了往生世界的殊勝果報,之後就勸誡後世眾生,“佛告彌勒菩薩、諸天人等:“無量壽國聲聞、菩薩,功德智慧不可稱說。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若此,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著於無上下,洞達無邊際?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然世人薄俗,共諍不急之事,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以自給濟。無尊無卑,無貧無富,少長男女,共憂錢財,有無同然,憂思適等。屏營愁苦,累念積慮,為心走使,無有安時。”
    這一段文字給大家分析一下。釋迦牟尼佛告訴彌勒菩薩,告訴諸天人等無量壽國,所有的大上善人,所有的智慧、功德向好,所有的一切不可稱說。這個國家微妙、玄妙,圓融、圓滿,實在是親近到了沒有辦法說的地步。其極樂世界如此殊勝,國土如此莊嚴,為什麽這麽好的地方我們不願意去?不努力行善求生呢?我們為什麽不努力行往生極樂世界之極善之大善呢?即念道之自然,往生極樂淨土是阿彌陀佛自然所牽隨的,我們隻要願意去,隻要依教奉行,就一定能夠在臨終的時候自自然然成就。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任何執著,沒有任何上下區別、平等一如,大家都自自在在、完完全全一模一樣。洞達無邊際,完全沒有神通洞達啊,都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沒有邊際。這說明功德利益廣大無邊,都一樣。所以大家應當要精進求法,努力勇猛,一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如果願意去,隻要依教奉行,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一向專稱彌陀名號,那麽臨終自自然然就可以往生。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這裏直接把天道、人道、善道都說成是惡道了,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五惡道。如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功了,這些惡道自然門就關了,不用再擔心自己會輪轉於六道。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惡道嘛,他連天道、人道都沒有,更不要說有下三道。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開悟無邊,悟得無量無邊、無生法忍,無有邊限、無有窮極,但是因為眾生不相信甚深難信之法,他就不願意往生,就在忙世間那些沒有意義的墮落的事情,非常之可憐。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任何障礙,隻要我們依教奉行,自自然然阿彌陀佛的光明願力就會牽引、牽隨我們,這麽容易。
    這一段講了好幾個自然,念道之自然,自然之所牽,惡道自然閉。什麽叫自然?法爾自然,本來如是,百川東到海,所有的河流最終匯聚一定是往大海裏流的,一乘以一一定是等於一的,這是自自然然的真理,不是人為造作的。所以沒有必要去研究為什麽,它就是這麽回事兒。不管是清澈的長江水,還是渾濁的黃河水,大海是不會選擇的,全部歸流到海裏,就這麽簡單。隻要我們修行淨土法門,一向專稱彌陀名號,依教奉行,壽終之時自然回歸極樂淨土,這就是法爾自然。
    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釋迦牟尼佛很悲歎,為什麽世間人就看不破五欲六塵這些虛假的東西呢?放不下這個四大假合之身呢?為什麽就不能放棄心中這些執著呢?極樂世界是無上佛道,圓滿功德,大家要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一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裏的壽命無可限量,受涅盤之樂沒有極限啊!然世人薄俗,共諍不極之事。話鋒一轉,世尊感歎,這麽好的地方,這麽容易去的地方,世間的人不信,福薄淺呐,往生這樣的大事,大家應當積極辦理呀,結果大家隻是去爭財、色、名、食、睡這些不必著急的事情。於此巨惡極苦之中,勤生營務,以自給濟。大家在這個極大苦惱的娑婆世界裏待著幹什麽呢?自己在那裏忙忙碌碌,為名來,為利去。
    無尊無卑,無貧無富,少長男女,共憂錢財,有無同然,憂思適等。不論是尊貴還是卑賤,不論是貧窮還是富貴,不管是年長者還是年少者,也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大家都在忙什麽呢?不求往生極樂世界,隻求賺錢、發財。有了錢憂要有更多的錢;沒有錢憂要有錢。屏營愁苦,累念積慮。這就是我們凡夫的心態,費盡心機,巧奪豪取,內心充滿了憂苦憂愁、苦惱,白天晚上所想的都是這些事情,念念都是財、色、名、食、睡。為心走使,無有安時。人生在世這麽忙忙碌碌,東奔西跑,其實是在內心驅使他東奔西跑。後麵世尊就講了三毒五惡,勸誡我們應當看破世間事,放下世間這些財,色、名、食,睡,應當真真正正生起願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心。應當依教奉行,一向專稱彌陀名號。隻要我們這麽做,自自然然就能夠成就我們自己了。
    喜歡善導思想請大家收藏:()善導思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