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兩成利潤他們嫌低
字數:3986 加入書籤
王櫟雖然已經升為郡守,但在墨知白麵前還一直以晚輩自居,聽墨知白這麽說,他立刻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而且這多半不僅僅是輩分那麽簡單。
“趙先生,是晚輩孟浪了。”王櫟連忙起身,向嬴政行了一禮。
他現在可不敢再以郡守身份自居。
明明知道趙盤是特使,就算假裝不知,也該恭敬些。
這是不是相當於給他一個梯子?
嬴政端坐在那裏,眼皮輕抬:“郡守不必多禮。”
嬴政可沒有回禮的習慣,那渾然天成的上位者氣勢,尋常人哪怕裝都裝不出來。
墨知白這才不挑王櫟的禮。
他也沒意識到,他已經潛意識地開始護著嬴政了。
王櫟神色如常,並未惶恐,隻是再看嬴政,更為心驚,眼前這位趙先生氣度不凡。
墨知白可是墨家巨子,他身上氣質儒雅內斂。
這位趙先生卻如高高在上的神明,他的目光落在人身上 ,不是審視,而是平靜的漠然,卻偏偏給他有種將人看穿的錯覺。
這樣的氣勢……
王櫟僅僅在一個人身上感受到過。
難道……
王櫟心跳驟然加速,呼吸一陣急促。
難道他是帝師?
朝中兩位丞相,以及高官,王櫟都是認識的,畢竟都在三川郡生活過。
但比起那幾位,眼前這位更加年長,這氣質可不是讀書或者習武能養出來的。
再想想皇帝似乎無所不知,恐怕背後有一位了不起的老師吧。
王櫟問道:“趙先生,河內郡如今正以三川郡為模板,進行舊屋拆遷補償,你可有意向?”
嬴政這段時間對三川郡的各項政策都有所了解。
三川郡之前舊屋拆遷,說直白一點就是,將郡縣內的一些破舊平民房屋拆除,整合土地,朝廷根據麵積大小出資,由商人或朝廷直接進行重修。
確保百姓住上能遮風擋雨的房屋。
賠償麵積則是根據官方戶籍綁定的麵積同等賠償。
秦律嚴苛,秦朝百姓的房屋沒有後世的紙質地契,但房屋與土地綁定在官方戶籍中,作為法律依據。
交易時則需要訂立竹木簡契約,並報官府備案。
田宅邊界以“封”(土堆或界石)標記,移動即違法。
大秦的百姓也不敢像後世釘子戶趁著拆遷擴建。
商人修建像三川郡那種高層居民樓,是有利謀的,不僅有利,而且還是暴利!
修建到四層樓的,除了朝廷補貼的款項,至少還能成倍地賺錢。
嬴政沉吟片刻,道:“自是有興趣的。”
王櫟聞言笑道:“趙先生應該也收到鹹陽的政令了吧,如今最多隻能修建三層居民樓,且商人需要先進行墊資修建,要經過科農院檢驗之後,再上報治栗內史,次月發放。”
“先生應該也知道,現在能修建三層房屋的工匠可不多,那工價極高,再加上青磚水泥的價格不便宜,隻修三層,可沒什麽利潤。”
“商人墊資過高,利潤不多,回款速度過慢。”
“另外朝廷還需出百姓的安置費,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王櫟越說越是愁眉苦臉。
若是可以像三川郡那般修建到七層高樓,商人們自然趨之若鶩,但皇帝說了,大秦地廣人稀,大秦絕大多數郡縣並不具備修建高層建築的能力,修建高層需要大量鋼鐵,故而也沒有必要修高層建築。
修建三層建築,商人扣除一切稅務,至少還有兩成利潤。
“若是放在之前,兩成利潤,不知多少人趨之若鶩,但那些從三川郡出來的商人算出這筆賬,都覺得不劃算。”王櫟鬱悶不已,“總不能全由朝廷修建吧,官吏也不夠,而且陛下可沒給我們河內郡這麽多的錢啊!”
嬴政坐在那裏,臉色有些難看。
朝廷花錢給百姓修房屋這件事,他本就不是很認可。
百姓不知道自己修嗎?
趙淩這是操哪門子的心?
就為了得個仁名?
以前的房子不能住了?
嬴政可不覺得這是皇帝應該做的事。
趙淩既然已經做了,他也覺得沒什麽問題。
畢竟現在趙淩是皇帝,他要施恩於天下,那也無可厚非。
隻是令他不悅的是,下麵的官員竟然連這點事都辦不好!
“那些賤商,兩成利潤還不夠多嗎?”嬴政冷聲道,“依我看,便是郡守對他們太仁慈了!皇帝對他們太仁慈,讓他們賺得太多了!”
王櫟麵露尷尬之色,回道:“可不是,現在外來的商人都成立了商會,哪怕劉長卿在中間周旋,那些商人也不願接一些利潤低的拆遷。”
嬴政怒極而笑:“他們既然不願做這些利潤低的事,那便讓他們什麽都別做了!身為郡守,竟然被一群商人給難住了?”
若嬴政是皇帝,王櫟問出這樣的問題,那他這郡守也算幹到頭了。
身為郡守,如此軟弱?
皇帝重用商人是一回事,你也不至於怕了吧!
王櫟沉默了片刻,咬牙道:“好!既然先生這般說了,便由我來牽這個頭。”
“先生亦以商人之名入世,不知可否加入河內郡商會,隨本郡守走一趟,今日便將此事解決了。”
王櫟也是憋了一肚子火,他本也年輕,之前沒當過官,許多事情都在學習,皇帝不準他們欺壓百姓,但也不能讓商人騎到他們頭上來了吧。
嬴政易了容,也不怕被人認出來,反正他也不在乎,點頭道:“便隨你走一趟吧,我倒要看看那些商賈究竟被皇帝寵成什麽模樣了。”
對一國而言,一項政令的實施,必定有利有弊,這是難以避免的。
嬴政早就料到商人會膨脹,卻沒想到郡守會被商人難到無法實施皇帝的政令,這不是倒反天罡了?
河內郡的確沒法跟三川郡比,三川郡是被趙淩一手帶起來的,酈食其的能力似乎要比王櫟強上不少,河內郡富豪本就不多,那些外來的富豪更多想要去三川郡,哪怕酈食其瘋狂將人往外勸,經濟始終比不上三川郡。
趙淩這一項拆遷建新房的政令本來是為了百姓好,也可以帶動地方經濟,但萬事開頭難,需得鐵血手段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