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敲打儒法兩家

字數:4563   加入書籤

A+A-


    淳於越、吳公和王綰三人垂手站在原地,眼看著其他官員們像潮水一樣慢慢退去。
    章台宮外頓時顯得空曠起來,除了那些侍衛和阿青,便隻剩下他們三個人。
    趙淩站在高階之上,他先是把目光投向淳於越,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淳於仆射,你說說看,為什麽百裏肆非要栽贓你?你以前和他有過節?”
    淳於越趕緊躬身行禮,眼神有點閃爍,明明心裏清楚卻偏要裝糊塗:“回陛下,臣也不知道那個百裏肆為什麽非要跟臣過不去!估計就是隨便亂咬人,或者覺得我這個人嘴笨,說不過他吧!”
    他這話一出口,站在旁邊的吳公和王綰都忍不住直翻白眼。
    吳公嘴角撇了一下,王綰更是抬手摸了摸額頭,一副“我真是聽不下去了”的表情。
    這滿朝文武誰不知道你淳於越最能說會道?
    當年在鹹陽宮前和法家辯論了三天三夜都沒停過,現在居然說自己“嘴笨”?
    趙淩也沒戳破他,隻是嘴角微微上揚,似笑非笑地說:“淳於仆射果然是不善言辭啊。”
    淳於越把身子彎得更低了,語氣特別恭敬:“全賴陛下明察秋毫,才幫臣洗刷了冤屈。”
    趙淩臉色突然嚴肅起來,目光像刀子一樣掃過這三個人:“百裏肆為什麽要陷害你,朕其實不怎麽關心。但是法家和儒家這兩派,最好別再搞什麽門戶之見了。”
    他頓了頓,聲音變得深沉起來:“天帝已經給朕托夢了,說降臨人間的時候,要單獨見見你們倆。你們都好好準備一下吧。”
    “天帝要單獨召見我們?”吳侖一聽這話,猛地抬起頭來,眼睛裏閃過一道精光,但又很快低下頭去。
    他心裏琢磨著,要是法家能得到天帝的支持,那重現往日輝煌就不是夢了!
    他甚至暗自盤算,說不定能在天帝麵前好好說說儒家那套有多不靠譜,甚至……順便告皇帝一狀也不是不行……
    淳於越可就臉色不太好看了,他低著頭盯著地上玉磚的花紋,盡量不讓皇帝看到自己臉上的表情變化。
    儒家一向最看重天命,要是天帝真的現身了,那他們這些年堅持的“敬鬼神而遠之”的主張豈不是成了笑話?
    趙淩沒再管淳於越,轉而盯著吳侖,突然問道:“吳侖,你是不是對法家現在的處境不太滿意?打算在天帝麵前告朕一狀?”
    吳侖心裏咯噔一下,但還是強裝鎮定地躬身回答:“臣不敢!”
    寬大的袖子裏,他的手微微發抖。
    皇帝陛下好像能看透人心似的,這也太嚇人了。
    趙淩卻哈哈大笑起來:“沒事沒事,你要真有不滿,見到天帝訴訴苦也沒什麽不可以的。”
    笑完後他正色道:“法家現在雖然不是獨尊的地位,但大秦還是要以法治國,以後也一樣!”
    他往前走了幾步,玄色的龍紋靴子踩在青石板上一點聲音都沒有:“朕之前讓你和兩位丞相一起修改秦律,進行得怎麽樣了?”
    吳侖還是不敢抬頭,恭恭敬敬地回答:“已經改了一大半了。官職連坐和鄰裏連坐確實可以取消。臣和尉繚丞相商量過,尉繚丞相覺得要是軍隊製度按陛下說的那樣改的話,軍中的連坐製也能廢除。不過要是真把這三種連坐都取消了,那其他法律就得定得更嚴格才行,不然恐怕會出亂子。”
    趙淩輕輕點頭,目光看得很遠:“就是這麽個道理。還請愛卿和兩位丞相還有禦史大夫多費心修改,一定要讓新律法既能安撫百姓,又能強大國家。”
    作為皇帝,他隻需要指出大方向,具體落實的事情自然有大臣們去做。
    要是什麽事都得親力親為,那養這麽多文武百官幹什麽?
    吳侖聽到“大秦以法治國”這句話,心裏的怨氣其實已經消了一大半。
    想想陛下在他老師李斯謀反之後仍然重用法家,他們還有什麽不知足的呢?
    趙淩最後看向一直沒說話的王綰,語氣裏帶著點調侃:“王部長,現在你還覺得商人就該是低人一等的嗎?”
    大秦向來把商人看成最低等的職業,趙淩隻不過把他們的地位提升到了和普通老百姓一樣。
    王綰這位老秦貴族是被皇帝硬按在商務部長的位置上的,這幾個月下來,他親眼看到商人繳納的稅款比以前收的農業稅多多了,他們還自己掏錢修水壩、承包各地官衙的建設,連秦直道的工程效率都比以前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王綰咬著後槽牙,胡子都微微發抖,最後終於從牙縫裏擠出四個字:“陛下聖明。”
    可他心裏還是一百個不情願。根本問題不在於商人能不能賺錢,而在於地位和秩序!
    照這麽發展下去,商人賺那麽多錢,現在連隻有權貴才能佩戴的玉佩都敢往身上戴,他們這些世襲貴族的地位豈不是岌岌可危?
    趙淩看著王綰那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心裏跟明鏡似的。
    他慢步走下台階,靴子踩在玉階上發出輕微的聲響。
    “王綰啊!”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裏回蕩,“你知道為什麽朕要提升商人的地位嗎?”
    王綰抬起頭,眼中帶著困惑:“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
    “你看,”趙淩指向皇宮外,“鹹陽城如今有多少人口?超過五十萬了。這麽多人要吃要穿,光靠種地夠嗎?商人南來北往,把南方的稻米運到北方,把北方的皮毛運到南方,這才是富國強民之道。”
    他轉身看著三位大臣,語氣凝重起來:“儒家講仁義,法家講律法,這都是治國所需。但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還得靠發展經濟。商人能促進貨物流通,增加稅收,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吳侖若有所悟地點點頭,淳於越卻還是皺著眉頭。
    作為儒家代表,他始終覺得重利輕義不是好事。
    趙淩看在眼裏,笑道:“淳於仆射是不是覺得,重商必會導致重利輕義?”
    淳於越慌忙躬身:“臣不敢。”
    “無妨!”趙淩擺擺手,“朕知道你的顧慮。所以朕才要修改律法,既要發揮商人的作用,又要用律法約束他們,不能讓他們為所欲為。吳侖,這點在新律中要特別體現出來。”
    吳侖連忙應道:“臣遵旨。”
    趙淩滿意地點點頭,又對王綰說:“至於你應該是擔心權貴們的地位問題吧,朕問你,是虛名重要,還是大秦的江山社稷重要?若是商人能助大秦國力強盛,給他們些體麵又何妨?”
    王綰張了張嘴,最終歎了口氣:“陛下英明,是臣迂腐了。”
    這時,淳於越突然開口:“陛下,臣有一事不明。那天帝召見之事……”他話說到一半又咽了回去,顯然不知該如何開口。
    趙淩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怎麽?淳於仆射不相信天帝會降臨?”
    淳於越頓時冒出一頭冷汗:“臣不敢!隻是……”
    趙淩哈哈大笑:“放心吧,到時自然見分曉。你們回去都好生準備著,特別是你,淳於越,把你那套‘敬鬼神而遠之’的道理好好整理整理,說不定天帝聽了會很感興趣呢。”
    淳於越的臉色更加難看了,吳侖卻在旁邊暗自幸災樂禍。
    趙淩看著這三人的反應,心裏跟明鏡似的。
    他就是要用天帝的名義來震懾這些各懷心思的大臣,讓他們不敢有二心。
    至於天帝是否真的會降臨……
    趙淩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
    “好了,今天就到這裏吧。”趙淩揮揮手,“你們退下吧。記住朕今天說的話,拋開門戶之見,同心協力為強盛大秦而努力。若是讓朕知道誰還在背後搞小動作……”他沒有說完,但語氣中的威脅意味再明顯不過。
    三人連忙躬身行禮:“臣等謹記陛下教誨。”
    看著三人退出大殿的背影,趙淩輕輕舒了口氣。
    作為皇帝,他要平衡各方勢力,又要推動改革,這其中的分寸拿捏著實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