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嬴政評霸王

字數:3747   加入書籤

A+A-


    嬴政心中終究是心疼這個兒子的。
    特別是當這個兒子展現出足以繼承大秦江山的能力時,他這位年過四十的帝王,竟破天荒地打算熬夜替趙淩批閱那些堆積如山的文書。
    燭火搖曳間,趙淩望著父皇眼角細密的紋路,心頭不禁一暖,溫聲道:“父皇此言差矣。批閱奏章本就是朕分內之事,先前與長安候商議時,不也是如此定的麽?”
    他頓了頓,語氣愈發堅定:“還請父皇早些安歇,這些文書朕自會處理妥當。”
    雖然平日裏總想著讓父皇多分擔些政務,但真當嬴政主動提出要替他熬夜理事時,趙淩卻又心生不忍。
    他的父皇這一生太過辛勞:幼時在趙國為人質,顛沛流離;繼位後更是日理萬機,從未有一日敢鬆懈。
    或許在天下人眼中,嬴政是個暴君,但若不是他橫掃六合,這天下百姓至今仍要在戰火中煎熬,子孫後代也永無寧日。
    這樣一位為國操勞半生的帝王,趙淩又怎忍心讓他再為自己熬夜傷神?
    嬴政聞言也不再堅持,隻是執起那本蒸汽機理論書籍,緩步走向殿角的老爺椅。
    他拂衣落座,語氣淡然:“那為父就在此陪你。”
    “父皇還是早些休息吧,少熬夜為妙。”趙淩勸道,“這書明日再看也不遲。”
    嬴政搖頭,目光始終未離開書頁:“時不我待。”
    當真是個工作狂!
    趙淩在心底輕歎,知道再勸也是無用,便靜下心來專注於眼前的文書。
    章邯與阿青悄聲退下,章台宮中隻剩父子二人。
    寂靜的殿內唯有燭火嗶剝作響,間或夾雜著書簡展開的窸窣聲與朱筆落紙的沙沙聲。
    直至子時過半,趙淩終於批完最後一卷文書。
    抬首望去,嬴政仍凝神於手中的書卷,眉頭緊鎖,顯然還在琢磨書中深奧的內容。
    趙淩不禁失笑:“父皇何必事事都要精通?這些機械之理,交給墨家子弟去鑽研便是。”
    他稍作停頓,話鋒一轉,“朕倒有一事想請教父皇,不知父皇可願為朕解惑?”
    嬴政放下書卷,抬眼看向趙淩,唇角泛起一絲笑意。
    他這個兒子近來表現的聰慧讓他都時常感到驚訝,竟還有需要請教的事?
    趙淩當即以化名代稱,將楚漢相爭的曆史娓娓道來。
    雖然人名地名都做了改動,但關中、函穀關、鹹陽這些地名卻保留了下來。
    當說到鴻門宴一節時,嬴政的眉頭越皺越緊。
    “父皇以為,”趙淩最後問道,“那霸王不殺關中王,是否當真如範增指桑罵槐所言,是‘豎子不足與謀’?”
    範增在鴻門宴上罵的是項莊,但那指桑罵槐的味道,項羽怎可能聽不出來?
    嬴政沒有立即回答,反而敏銳地反問:“這也是仙人托夢告知你的大秦結局?”
    趙淩坦然點頭:“那關中王本名劉季,朕最初也曾重用過他。此人辦事利落,很會來事,但朕最後還是命人將他殺了。至於霸王,便是那項羽。”
    嬴政沉吟良久,忽然起身走向懸掛著的大秦堪輿圖。
    他的手指劃過圖紙,聲音沉穩有力:“你說那劉季入關中後駐軍霸上,而非秦宮,此舉既避免引起諸侯敵視,又占據了地利。”
    他的指尖點在霸上的位置:“此地北有渭水為屏障,南依秦嶺天險。若戰事不利,可沿霸水向南撤退,經藍田、武關退入南陽盆地。這是劉季早就留好的退路啊……”
    趙淩靜靜站在嬴政身後,如同一個認真聽講的學生。
    他不得不佩服父皇的軍事眼光,僅僅聽了一遍故事,就能記住裏麵的細節,並且將局勢分析得如此透徹。
    “其次!”嬴政繼續道,“霸上地勢高於鹹陽,既能以渭水為防線阻截項羽西進,又可控扼東西通道。真打起來,必占地形之利。劉季預留退路,說明他自知不是項羽的對手。”
    嬴政轉過身來,目光如炬:“那霸王挾巨鹿大勝之威,破函穀關而入。劉季先入鹹陽,實則是對項羽的背刺。按理,項羽必殺之而後快。”
    趙淩凝神靜聽,殿內的燭火將嬴政的身影拉得很長,嬴政哪怕沒看到那些後世的史書,他的眼光也絕不是一個穿越者就能比擬的。
    “所謂關中王,不過是楚懷王‘先入定關中者為王’的約定。然楚懷王本人也不過是項羽扶立的傀儡,一麵用來籠絡楚國舊貴的旗幟罷了。”嬴政冷笑道,“這實際上是楚懷王想通過劉季來奪權,製衡項羽的手段。”
    趙淩暗自心驚。
    他雖然心思縝密,但在政治鬥爭的眼光上,還是不及父皇老辣。
    “劉季入鹹陽後,對美女財貨毫不動心,可見其誌不小。從這方麵來說,項羽更該除掉他。”嬴政說到這裏,突然轉身直視趙淩,“項羽還沉醉在六國分封的老路上,最多隻能做個霸主。而劉季……”他的聲音陡然轉冷,“想的卻是延續我大秦的皇權獨尊。”
    “夏蟲不可以語冰。”嬴政最後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譏誚。
    “而且這劉季能屈能伸!臉皮也夠厚!睜眼說瞎話的本事也是不錯的!”嬴政是見過劉季的,第一次見麵,明明劉季也沒作出什麽令他不悅的事,但他隱隱覺得此人令他不舒服,難道這就是直覺?
    “至於霸王為何不殺這劉季……”
    嬴政說到這裏笑了起來:“可那霸王就算隻想占據一處封地稱王,他也不是傻子,函穀關都是靠打才能進的,他能相信劉季的鬼話?他能統領大軍連連大捷?”
    “可是,他偏偏沒有戳穿劉季,劉季已經投降了,劉季所說的話,哪怕謊話連篇,項羽依舊會原諒他!”
    “劉季可是有十萬大軍的,項羽這邊四十萬大軍大部分還是諸侯聯軍,大秦若真的已經滅了,真打起來,那就是諸侯之間的內亂,那四十萬大軍真的還能聽項羽的調度?”
    “一個並不想一統天下的霸主,隻要劉季認可他建立的秩序,他便沒必要再打下去!”
    “一個霸主可以允許這天下有數十甚至上百個諸侯國,但皇帝卻不能容忍!”
    “至於項伯和範增之間,便是他們之間的鬥爭了,項伯一夜勸說劉季投降,不廢一兵一卒便讓劉季臣服,他又豈能讓人殺了劉季?”
    “項羽並不想殺劉季,範增在沒他同意的情況下,招來項莊,但項羽卻沒有阻止!”
    “此乃一個優柔寡斷的霸王!哪怕戰場之上再是神勇,也不過稱王罷了,當不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