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思念如潮

字數:3517   加入書籤

A+A-


    清晨的微光像一層薄紗,輕輕覆蓋在邱家嶼的土地上。陳景辰洗漱完畢,習慣性地抻了抻有些僵硬的肩背——昨夜為了核對9樓的鋼筋綁紮圖紙,他在項目部辦公室待到後半夜。空氣裏還帶著露水的清冽,混雜著遠處工地隱約傳來的混凝土攪拌聲,這是他早已熟悉的晨間氣息。他戴上安全帽,沿著路邊的梧桐樹下慢慢走著,葉片上的露珠偶爾滴落,砸在安全帽上,發出細碎的“嗒嗒”聲,像極了故鄉老宅屋簷下的雨珠聲。
    走到臨近工地的小學門口時,一陣清脆的讀書聲突然撞進耳朵裏。那聲音稚嫩卻整齊,像一串被風吹響的風鈴,穿過清晨的薄霧,直直地鑽進心裏最柔軟的地方。“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陳景辰的腳步猛地頓住,仿佛被無形的線拉住了腳踝。他下意識地抬頭望向校門內,圍牆上爬滿了翠綠的爬山虎,葉片上的露珠在朝陽下閃著碎金般的光。教學樓的窗戶敞開著,米色的窗簾被風掀起一角,露出裏麵孩子們低頭讀書的剪影。那朗朗的誦讀聲還在繼續,一句句,一字字,像細密的針,輕輕紮在他的心上。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他的手指不自覺地握緊了安全帽的帶子,指節微微泛白。眼前的景象忽然有些模糊,孩子們的讀書聲像一把鑰匙,猝不及防地打開了記憶的閘門。那年他也是這樣,背著洗得發白的帆布書包,坐在故鄉小學的土坯教室裏,跟著老師大聲念著這些詩句。那時候的教室沒有玻璃窗,冬天漏風,夏天悶熱,黑板是用墨汁刷過的木板,粉筆灰總在陽光裏飛。可他記得,那時的陽光格外暖,照在課本上,連“鬢毛衰”三個字都透著孩子氣的好奇——他不懂什麽是“老大回”,更不懂“鄉音無改”裏藏著的綿長滋味。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讀書聲還在繼續,陳景辰卻覺得喉嚨像被什麽東西堵住了,發緊,發澀。他低頭看著腳下的路,青石板鋪就的路麵被往來的腳步磨得光滑,縫隙裏鑽出幾叢倔強的青草。這場景讓他想起故鄉村口的那條路,也是這樣坑坑窪窪,下雨天滿是泥,晴天裏揚著灰。每次放學,他都和小夥伴們光著腳在上麵跑,鞋底的泥塊能甩到後腦勺。母親總在門口的老槐樹下喊他“景辰!回來吃飯嘍!”那聲音裹著飯菜的香氣,穿過炊煙,能把他從田埂的另一頭拉回來。
    他算不清自己有多少年沒聽過那樣的呼喊了。初一那年,父親把他送到縣城讀中學,臨走時往他書包裏塞了六個煮雞蛋,一路叮囑“好好念書,別想家”。他那時憋著一股勁,覺得離開村子是件了不起的事,頭也不回地登上了求學之路。他一步三回頭,他看見母親站在村口的老青樹下,手在圍裙上擦來擦去,直到變成一個越來越小的黑點。那是他第二次離開家,不知道那轉身裏藏著多少牽掛,更不知道“離別”兩個字,會在往後的歲月裏,被反複咀嚼出苦澀的味道。
    這些年,他從縣城讀到市裏,又從大學讀到工地。腳手架上的鐵鏽味,混凝土的腥氣,取代了故鄉的麥香和泥土味。他學會了看圖紙,算荷載,辨鋼筋型號,卻越來越少想起故鄉的模樣。不是不想,是不敢。工地上的日子像上了發條的鍾,催著人往前趕,今天的安全檢查,明天的材料驗收,後天的澆築計劃……密密麻麻的日程表擠走了思念的縫隙。他總安慰自己等這個項目結束,等忙完這陣子,就回家看看。可項目一個接一個,“這陣子”總也忙不完。
    去年老家過十月節,工地上趕工期,他主動留下值班。他跟母親開的視頻通話,家人們、朋友們成群的一起喝酒聊天,視頻裏都充滿了幸福的味道,陳景辰盯著手機,起身給自己泡了一碗方便麵,對著手機裏母親發來的視頻發呆。屏幕裏,父親的背更駝了,母親眼角的皺紋又深了些,老屋裏的年畫還是前年他買的那張。母親舉著手機在屋裏轉了一圈,絮絮叨叨地說“你爸醃了你愛吃的牛肉幹巴,掛在梁上呢,等你回來吃……”父親在一旁插話說“別催他,工地上忙,安全第一。”可陳景辰看見,父親轉身去添炭火時,手在微微發抖。那天夜裏,他在項目部的空辦公室坐了很久,窗外的煙花明明滅滅,映在他臉上,像未幹的淚痕。
    “……近來人事半消磨……”
    孩子們的讀書聲不知何時停了,可那句詩像餘音,在他耳邊反複回響。“人事半消磨”,他突然懂了這五個字的分量。故鄉的老槐樹還在嗎?小時候一起爬樹掏鳥窩的二柱子,聽說早就娶了媳婦,孩子都能打醬油了。村口的小賣部換了新主人,還是那個總偷偷多給他一塊糖的李奶奶嗎?他不敢細想,怕想起太多物是人非的細節,怕那些“銷磨”的人事裏,藏著自己缺席的光陰。
    一陣風吹過,路邊的樹葉沙沙作響,像有人在耳邊低語。陽光升高了些,透過葉隙落在地上,晃成一片碎金。校門口有幾個背著書包的孩子追跑著經過,笑聲清脆得像玻璃珠子落地。其中一個紮羊角辮的小姑娘,跑起來時辮子一甩一甩的,像極了小時候的鄰居妹妹。陳景辰看著她們,嘴角不自覺地牽起一絲笑意,眼裏卻有些發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想起自己離開家的前一天,也是這樣的清晨,母親把他的書包洗得幹幹淨淨,曬在院子裏的繩子上。陽光照在書包上,藍布麵泛著柔和的光。母親一邊納鞋底,一邊說“到了縣城,要聽老師的話,別和人打架……”他那時嫌母親囉嗦,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嘴裏胡亂應著。現在想起來,那些被他不耐煩打斷的絮叨,都是母親攢了一夜的牽掛。
    手機在口袋裏震動了一下,是工地安全員發來的消息,提醒他上午九點要檢查模板支撐。陳景辰深吸了一口氣,像是要把湧上心頭的酸澀壓下去。他抬手揉了揉眼角,指尖碰到皮膚,才發現不知何時濕了一片。他對著校門的方向站了很久,直到上課鈴聲響起,校園裏又恢複了安靜,隻剩下風吹樹葉的聲音。
    他重新邁開腳步,走向工地的方向。安全帽下的眼神,比清晨多了幾分複雜的情緒,有對工作的堅定,也有對故鄉的柔軟。腳下的路還在延伸,像他這些年走過的軌跡,從故鄉的土路到城市的工地,看似越走越遠,可心底那根線,始終係著那個小小的村莊。
    路過小賣部時,他停下腳步,買了一張電話卡。中午休息時,他躲在材料堆放區的陰影裏,撥通了那個爛熟於心的號碼。電話響了三聲,傳來母親帶著睡意的聲音“喂?哪位啊?”
    “媽,是我,景辰。”他的聲音有些沙啞,帶著自己都沒察覺的顫抖。
    “景辰?”母親的聲音一下子清醒了,“咋這個時候打電話?工地上不忙嗎?你吃飯了沒?身體還好不?”
    “都好,媽,”他看著遠處正在綁紮鋼筋的工人,嘴角揚起一個安心的笑,“就是想問問你和我爸,最近還好嗎?”
    陽光穿過鋼筋的縫隙,在他臉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斑。他知道,這個項目結束後,無論多忙,他都要回家看看。看看老青樹,看看父母,看看那些被歲月“銷磨”卻依舊溫暖的人事。因為他終於懂了,“少小離家”的闖蕩,終究是為了“老大回”時,能坦然地對故鄉說一句我回來了。
    掛了電話,陳景辰拍了拍身上的灰塵,朝著施工現場走去。腳步比來時更沉穩了些,心裏的那片酸澀,漸漸化成了一股踏實的力量。就像這工地上的混凝土,總要經曆風雨的澆築,才能變得堅實。而他的思念,也在這一刻,找到了最安穩的歸宿。
    喜歡平凡軀殼下的呐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平凡軀殼下的呐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