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設想新交通工具
字數:5005 加入書籤
鳴人的設想中的交通工具目前有:第一種:軌道車。
特點:雙核驅動懸浮: 車廂底部銘刻著螺旋狀鳴人特色)與勾玉狀佐助特色)交織的複合查克拉回路。
它並非單純磁懸浮,而是鳴人的“查克拉渦流”提供基礎升力與推進。
佐助的“雷遁導引技術”精確控製懸浮高度、軌道吸附與能量流向,形成穩定的“查克拉共鳴懸浮”。
懸浮時,軌道與車廂接觸點會激發出金色的螺旋光暈鳴人)與紫色的電弧佐助)。
可以沿地麵軌道循環運行,停靠所有星港層主要節點。
外觀設計:
車廂主體為深空藍或銀灰色兩種顏色),輔以亮橙色鳴人\九尾)的螺旋線條與紫色佐助\雷遁\須佐能乎)的閃電狀紋飾貫穿車身。
車頭設計融合了漩渦狀進氣格柵鳴人)與銳利的楔形輪廓佐助),車尾燈光呈現勾玉排列佐助)。
車廂連接處有查克拉傳導形成的、如同“須佐能乎肋骨”般的能量骨架佐助)包裹,內部卻散發著溫暖的金色光芒鳴人),象征外冷內熱的守護。
功能:大眾通勤工具,適應高人流物流交匯需求。
不過具體管這個交通工具叫什麽名字還要跟佐助商量一下。
交通工具二:九尾查克拉飛艇
特點:九尾查克拉核心驅動: 核心是模擬九尾查克拉的“陽遁查克拉聚變爐”。
引擎噴射出熾熱如九尾查克拉外衣的橙紅光焰,高速飛行時船體輪廓仿佛包裹著一層查克拉狐影。
外觀設計: 流線型設計融合九尾狐首特征,尾部有如同九條查克拉尾的導流\穩定翼。
主色調橙黑,漩渦標識醒目。
垂直起降與超高速巡航: 強大查克拉噴射實現垂直起降,空中速度遠超常規飛行器。
陽炎護盾: 船體表麵覆蓋由陽遁查克拉形成的堅韌護盾,抵禦惡劣空域環境。
功能:快速運輸: 承擔星港層之間、人員投送、緊急物資運輸、重要人物接送任務。
遠程跨域航行: 具備極長續航,是能從零域達到其他國家。
移動指揮節點特殊情況下): 大型號可作空中指揮中心。
力量象征: 是鳴人力量與意誌的具象化體現,航行本身即傳遞著“鳴人”公平的信念。
鳴人決定具體的名字等一會佐助醒來了,讓對方取一下好了,自己在取名這方麵真的沒天賦。
鳴人有了兩種交通工具的大致設想,便動手開始製作,畢竟這種事情拖著也沒必要。
鳴人直接用飛雷神移動到終結穀。
鳴人深吸一口氣,雙手瞬間結印,速度快得留下殘影。
“多重影分身之術!”
“砰!砰!砰!砰!砰!砰!……”
刹那間,數以百計、千計的金色身影如同爆炸般充斥了整個終結穀的底部空地!
每一個影分身都繼承了鳴人此刻的興奮與專注,眼神銳利如刀。
不需要過多指令,他們瞬間理解了本體的意圖。
“兄弟們!開工了!”
上千個鳴人齊聲大吼,聲浪震得瀑布水霧都為之一滯。
一部分影分身如同金色洪流般衝向終結穀周圍的岩壁和森林。
他們的雙手覆蓋上濃鬱的九尾查克拉,或化爪,或成拳,狠狠擊向山岩巨木!
“轟隆!”
堅硬的岩石在陽遁查克拉的衝擊下如同豆腐般碎裂,被精準地剝離、塑形。
粗壯的巨木被連根拔起,在查克拉的包裹下迅速被剝離樹皮、分解成規整的木料單元。
金屬礦石被從岩層中硬生生“提煉”出來,在高溫查克拉的熔煉下瞬間化作滾燙的金屬液流。
又在影分身精準的查克拉控製下冷卻成型為各種規格的板材、骨架、管道。
整個終結穀仿佛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由查克拉驅動的露天工廠。
岩石、木材、金屬在鳴人影分身們狂暴而精準的力量下,被迅速拆解、提純、塑形,化作最基礎的建造材料。
整個過程充滿了力量感與破壞性,卻又在鳴人強大的意誌控製下,朝著建設的目標狂飆突進。
這時候鳴人本體回到了他和佐助住的山洞裏麵。
山洞內彌漫著破曉前特有的清冽與沉靜。
漩渦鳴人輕巧地閃身進來,仿佛怕驚擾了這片安寧,更怕吵醒了裏間沉睡的人。
他深吸一口氣,晨間微涼的空氣帶著泥土和岩石的氣息,讓鳴人感覺很舒服。
目光下意識地飄向內室那扇簡陋的門簾——佐助還在睡。
“好嘞,開工!”
鳴人搓了搓手,臉上是藏不住的幹勁,心底卻湧動著一股特別的溫柔。
他熟練地點燃了灶台上的小爐,深褐色的陶鍋裏注入清水和幹燥的鰹魚花。
不多時,一縷帶著海洋氣息的、沉穩而鮮美的暖香便開始在空氣中氤氳開來,這是所有美味的基底。
他小心翼翼地拉開冰箱門,盡量不讓門軸發出噪音。
昨晚就分門別類醃好的食材:閃著銀灰光澤的秋刀魚,魚身被細密的海鹽和清冽的酒液浸潤了一夜。
碧綠的青江菜,用鹽和柚子皮輕輕揉搓過,顯出脆生的姿態。
嫩滑如凝脂的豆腐,靜靜沉在冷水中;還有那一小堆圓潤飽滿的番茄。
佐助那家夥,總是嫌棄剛從冰櫃拿出來的番茄太涼,口感不好。
鳴人特意沒把它們放進去,此刻它們正依偎在離灶台不遠、被爐火餘溫烘烤著的石台上,表皮微微泛著暖意。
第一道主菜是味噌秋刀魚。
這魚可是昨天影分身們在山澗裏守了大半天的成果,新鮮得仿佛還帶著溪水的活力。
鳴人將它取出,用廚房紙吸幹多餘的水分,指腹感受著魚身的緊致。
鋒利的刀尖斜斜切入銀亮的魚皮,發出細微的“沙沙”聲,三道漂亮的刀痕瞬間綻開,便於入味。
他取來小刷子,蘸上琥珀色的淡口醬油,細致地塗抹魚身。
炭爐裏的火苗跳躍著,舔舐著鐵網,當魚皮接觸滾燙鐵網的瞬間。
“滋啦——”一聲悅耳的脆響在寂靜的山洞裏格外清晰,魚皮迅速卷曲、焦黃,油脂被逼出,散發出原始而誘人的焦香。
魚皮“滋啦”綻開時,鳴人拿出兩個小陶缽。
深棕色的赤味噌厚重濃鬱,米白色的白味噌則柔和清甜。
他用小勺精確地按三比一的比例調和,再加入一點點磨得極細的新鮮柚皮碎末。
魚烤到七分熟,味噌薄薄覆上去,再烤十秒——味噌的焦香與魚油混成一股勾人的味道。
第二道菜是佐助的“專屬回憶”——番茄厚蛋燒。
鳴人記得他偶爾提起過,宇智波族地附近那家小店的味道。
他拿出珍藏的、品質極好的雞蛋,蛋液金黃澄澈。
為了追求那難以言喻的“旨味”,鳴人毫不猶豫地舀了一小勺還在咕嘟冒泡的鰹魚高湯加入蛋液,再撒上一點點細鹽。
精心烘暖的番茄被切成極細小的丁,紅寶石般散落在金黃的蛋液裏。
平底鍋燒熱,刷上薄油,倒入第一層蛋液。
待底部凝固表麵尚帶濕潤時,便撒上一些番茄丁,用筷子小心地卷起成筒狀,推到鍋邊。
再倒入蛋液,輕輕抬起之前的蛋卷,讓新蛋液流入下方,重複這個過程。
每卷好一層,他都會用刷子蘸取微甜的味醂,輕輕刷在表麵,增添光澤和一絲清甜。層層疊疊,耐心十足。
最後出鍋,用濕潤的刀切成六段,每一段的斷麵都如同精心描繪的畫卷。
金黃鬆軟的蛋層間,鑲嵌著融化了的、橘紅色的番茄丁,邊緣浸潤著味醂的微光,果然像極了被夕陽染透的、層次豐富的雲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