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激烈的辯論
字數:2564 加入書籤
辯論會當日,陽光早早地灑在寺廟前的廣場上,給這片即將成為思想交鋒戰場的地方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廣場上擠滿了人,男女老少,高種姓與低種姓,從孔雀王朝的各個角落趕來。人們懷揣著不同的目的,有的是為了支持慕容灼華,渴望看到種姓製度的變革;有的則是堅定維護種姓製度的保守派,想來見證慕容灼華的“失敗”;更多的人則是抱著好奇與觀望的心態,期待這場辯論能為他們解開心中關於種姓與平等的困惑。
慕容灼華站在搭建好的高台上,身著一襲素淨的長袍,神色鎮定,目光堅定而平和。他的對麵,是幾位精心挑選的高種姓代表,他們身著華麗且厚重的傳統服飾,佩戴著象征身份的珠寶配飾,臉上帶著傲慢與不屑,仿佛這場辯論的勝利已然握在手中。
辯論開始,一位身形高大、麵容威嚴的婆羅門率先發難。他向前邁出一步,聲音洪亮且充滿氣勢地說道:“種姓製度乃是神意的體現,自遠古以來便奠定了社會的秩序。它是我們孔雀王朝繁榮穩定的根基,如同堅固的城牆守護著我們的文明。你這外來者,竟敢質疑這神聖不可侵犯的製度,豈不是妄圖動搖國之根本?”他的話語如同重錘,在空氣中震蕩,引發周圍保守派的一陣附和聲。
慕容灼華從容地向前一步,微微躬身行禮後,沉穩地回應道:“尊敬的婆羅門,我對貴國悠久的曆史和傳統懷著深深的敬意。然而,時代在變遷,我們不能因循守舊,而應審視製度的合理性。佛法宣揚眾生平等,皆具佛性,這是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在佛法的光輝下,種姓的差異不應成為我們追求平等與正義的阻礙。現實中,低種姓者在教育、生活、修行等諸多方麵遭受著不公,他們的才華被埋沒,心靈受創傷,這難道是神希望看到的嗎?”慕容灼華的聲音清晰而有力,他的目光掃視著台下的眾人,試圖觸動他們內心深處對公平正義的思考。
台下民眾開始交頭接耳,低聲議論。慕容灼華的話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一些人開始反思種姓製度的合理性,他們想起平日裏看到的低種姓者的艱難處境,心中泛起一絲疑惑。而保守派們則麵色不悅,他們覺得慕容灼華的言論是對他們權威的公然挑戰。
另一位高種姓者緊接著反駁道:“低種姓者生來便帶有前世的罪孽,這是因果輪回的必然結果。他們今生承受苦難,乃是為了償還前世的業障,這是神聖的法則,不可違背。讓他們安於現狀,默默修行,才是符合神意的選擇。”他的語氣強硬,眼神中透露出對自己觀點的堅信不疑。
慕容灼華微微一笑,目光坦然地回應道:“若說因果輪回,那麽每個人都應通過自身的修行來改變命運,而不是被種姓的枷鎖束縛一生。種姓不應成為決定一個人命運的絕對因素,而應是激勵人們向善修行的起點。我們看到許多低種姓的信徒,他們對佛法的虔誠和對善良的堅守,絲毫不亞於高種姓者。他們同樣渴望知識,追求解脫,為何要因種姓而被剝奪這些基本的權利?難道僅僅因為出身,他們就要遭受不公平的對待,無法展現自己的潛力,實現自己的價值嗎?”慕容灼華的言辭懇切,他用充滿激情的話語,試圖打破人們心中對種姓製度根深蒂固的盲目尊崇。
此時,台下一位低種姓的老者顫顫巍巍地站起來,他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滄桑,眼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說道:“這位先生所言極是,我們雖為低種姓,卻也一心向佛,渴望平等。我們每日辛勤勞作,虔誠修行,為何卻要被視為不潔之人,遭受種種歧視?我們的孩子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我們的生活充滿了艱辛,難道這就是我們應得的命運嗎?”老者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卻充滿了力量,周圍一些低種姓的民眾紛紛點頭附和,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改變的渴望。
高種姓者們臉色愈發難看,他們意識到慕容灼華的觀點在民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為了挽回局麵,他們試圖從哲學思想的角度來壓製慕容灼華。其中一位精通哲學的高種姓者說道:“根據數論派的觀點,世間萬物皆有其固有屬性,種姓的劃分也是自然之理。每個種姓都有其特定的職責和使命,共同維持著社會的和諧運轉。打破這種秩序,隻會帶來混亂和災難。”
慕容灼華早有準備,他從容不迫地回應道:“數論派強調通過智慧的修行來實現解脫,然而種姓製度卻限製了多數人的智慧發展。真正的自然之理,應是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地追求知識與智慧,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種姓製度將人分為三六九等,使得低種姓者難以獲得良好的教育和發展機會,這與數論派追求智慧解脫的理念背道而馳。我們應從哲學思想中汲取力量,打破種姓的隔閡,實現真正的和諧與平等。我們追求的不是混亂,而是一種更加公平、合理的社會秩序,讓每個人都能在平等的基礎上,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辯論愈發激烈,慕容灼華憑借著對佛法、哲學的深刻理解,以及對平等的堅定信念,引經據典,巧妙地回應著高種姓者的每一個觀點。他的言辭邏輯嚴密,充滿了說服力,逐漸占據上風。台下的民眾被他的觀點所打動,對種姓製度的質疑聲越來越大。一些原本中立的人開始傾向於慕容灼華的觀點,他們認識到種姓製度並非完美無缺,需要進行反思和變革。
高種姓者們雖仍在頑強抵抗,但已略顯底氣不足。他們沒想到慕容灼華如此難以對付,每一次反駁都被他巧妙地化解,並且還能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贏得更多人的支持。這場辯論不僅是慕容灼華與高種姓者的交鋒,更是新思想與舊製度的激烈碰撞。辯論的結果將深刻影響著孔雀王朝的未來走向,是繼續堅守傳統的種姓製度,還是邁向更加平等和諧的社會,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喜歡灼華傾世,桃夭三千情劫請大家收藏:()灼華傾世,桃夭三千情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