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吃力不討好
字數:4188 加入書籤
吃完飯,寧業勳送走寧嗣音,轉身往停車場走。
想到自己攬的活,他就頭疼。
寧嗣音連她女兒出生日月都不記得,他上哪找啊?
就算是大海撈針,那撈上來的那根針也得是他們要找的針。
萬一撈到別的針了呢?
寧業勳走了一半,想想又往回走,打算找他爸打聽打聽。
他媽不靠譜,他爸還是靠譜的。
寧三叔剛退休,每天約著胡同裏的老頭去釣魚。
接到兒子的電話,他發了個定位給他,等他釣上三條魚,寧業勳才姍姍來遲。
他在寧三叔身旁坐下,看著老頭頂著草帽,穿著舒適的唐山裝,坐在樹下釣魚。
“爸,您這退休生活適應得挺好的啊,我都有點羨慕了。”
寧業勳仰躺在折疊椅上,眺望著波光粼粼的湖麵,悠閑愜意。
寧三叔:“你羨慕啥,年輕人就該拚搏,我還等著你出人頭地享清福。”
“那您可有得等了。”
寧三叔雙腿撐地,看他那吊兒郎當的樣子,“今天怎麽有空過來找我,公司出什麽事了?”
“沒事,堂姐回來了,我媽叫我回去顯擺呢。”
“阿音回來了?她這些年都在國外,難得回來一趟,你大伯大伯母心裏掛念得緊。”寧三叔說。
寧業勳雙手枕在腦後,翹著二郎腿一晃一晃的。
樹下隻有他們父子倆,寧業勳也不拐彎抹角了。
“爸,堂姐在嫁給堂姐夫前,是不是未婚先孕生過一個女兒?”
寧三叔眉頭緊蹙,“你怎麽知道,又是你媽在你跟前嚼舌根?”
寧三叔還是很維護自家侄女的名聲,當年那件事在寧家是公開的秘密。
但為了寧嗣音的名聲,大家都絕口不再提這件事。
倒是他老婆時不時在他耳邊念叨一兩句,明裏暗裏說寧家人狠心。
為了寧嗣音的名聲,把剛出生的孩子丟掉,太沒人性了。
他們年輕的時候為這事也吵過嘴,後來寧嗣音嫁了外交官,移居國外,他老婆就很少提起這件事。
寧業勳皺眉,“爸,您不分青紅皂白就冤枉媽,難怪你倆經常吵架。”
“你媽那嘴有多碎你不是不知道,這事不是她說的,還能是誰?”
“你這次可就冤枉我媽了,不是她說的,是堂姐親口告訴我的。”寧業勳小小得意了一下。
寧三叔訓斥,“你堂姐失憶了,根本不記得這件事,你少忽悠我,是不是你媽知道你堂姐回來,跟她不對付,又亂說了?”
“爸,我媽在您心中就是這種形象?我說了是堂姐跟我說的,我沒包庇我媽。”寧業勳快氣成了河豚。
他知道這事也不怪他爸會怪到他媽頭上,他媽那嘴確實碎。
但這件事他媽從來沒跟他說過。
寧三叔表情嚴肅,“你堂姐失憶了。”
“她想起來了,記得自己婚前生了個女兒,還拜托我幫她找來著。”寧業勳得意洋洋道。
寧三叔狐疑地看著他,“真是你堂姐跟你說的,她真的恢複記憶了?”
“隻想起來一點,要不然也不會讓我幫忙找孩子,爸,我知道我媽那人嘴碎,才不去找她打聽,你知道流落在外的那個孩子是堂姐跟誰生的嗎?”
寧三叔搖頭,“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
他比寧嗣音大不了幾歲,當年寧嗣音跟她的初戀是一見鍾情。
那人非京市人,但踏實肯幹,先是幫人管工地,後來自己成了包工頭。
恰好搭上了房產業興趣的便車,一躍就成了幾百萬身家的總經理。
他當時在外地讀大學,暑假回來的時候撞見過那男的一次。
長得英俊帥氣,看著也是個值得托付終生的好男人。
隻是後來不知道為什麽,兩人分手,寧嗣音出車禍失憶。
大哥大嫂做主,在寧嗣音剛生下孩子時,就把她抱去送了人。
這麽多年,大哥大嫂隻字未提那個孩子,大空都當她死了。
誰能料到,寧嗣音還有恢複記憶的那天。
“你堂姐也真是的,忘了就忘了,又想起來幹什麽,徒增煩惱。”
寧業勳:“到底是自己的親骨肉,哪能讓她流落在外,而且聽您的意思,還是和她以前很喜歡的人生的,她肯定想找回來。”
“找回來做什麽,你大伯肯定不同意,你以為薄家是什麽人,薄未晞能接受自己頭頂帶綠?”寧三叔也不理解。
二十幾年過去了,那孩子隻怕也長大成人,她再找回來又有什麽意義?
而且找回來也不親了,何苦呢?
寧業勳試想一下,自己是薄未晞,他也覺得不能接受。
“爸,您是不是知道些什麽,您告訴我,那孩子怎麽說也是我的侄女,就算薄家不認她,寧家也認她啊。”
寧三叔瞪他,“這件事我不許你摻和,回頭讓你大伯大伯母知道,還以為我們是故意不讓阿音好過。”
“可是……”
“沒有可是,你給我好好經營你的公司,別有一點成就就飄了。”寧三叔斥責他。
寧業勳不想去找他媽打聽,就是他媽嘴碎,卻沒想到他爹這嘴跟鐵桶一樣。
一句有用的信息沒問出來,反被他教訓一頓。
寧業勳撇了撇嘴,“您不告訴我,我自己去查。”
說完,他起身就要走。
寧三叔叫住他,“小勳,這件事你別摻和,吃力不討好。”
寧三叔在官場混了多年,為人中庸,得罪人的事從來不做,因此到退休也不過混到一個科長的位置。
但他的做人原則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在人際關係上亦是如此,能少得罪人就少得罪人,不當出頭鳥。
他也希望兒子能學習他做人的精髓,不要強出頭。
尤其這種事。
萬一得罪了薄家,薄未晞在外交部人脈甚廣,要給寧業勳的公司使點絆子,都夠他喝一壺。
更別說薄未晞的弟弟薄凜淵,手握京市的經濟命脈,要讓一個小小的寧氏集團從京市消失,毫不費力。
寧業勳:“知道了知道了,我就多餘來找您問這事。”
寧業勳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但他卻沒有放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自己把這事攬過來,就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