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殿試開始

字數:4292   加入書籤

A+A-


    封後大典後。
    趙雅賢與朝臣的對壘已到針鋒相對的境地。
    逼她還政於聖上的言論喧囂直上,甚至一度從宮牆裏蔓延到了宮牆外。
    貿然用禁軍圍將軍府的影響還在持續,且愈演愈烈。
    此前趙雅賢派人放出的那些留言,還沒傳出聲勢,就被林思齊的數十稿話本蓋了過去。
    本來百姓們眼見將軍府被圍,對林家“通敵叛國”這事還有些將信將疑。
    禁軍毫無理由地撤了,林家人沒被抓,反倒是禁軍統領之子被摘去官職丟入了大牢,誰忠誰佞一目了然。
    這簡直就是在明晃晃地告訴大家林家是被冤枉的。
    經此一事,誰再散播林家通敵叛國的謠言,誰就是敵國細作,無論誰聽到,都會當場將人圍起來扭送衙門。
    林家的謠言是沒人敢傳了。
    但趙太後獨攬朝政、專斷獨行一事,卻開始在茶餘飯後流轉。
    妄議太後雖是重罪,大庭廣眾無人敢說,可關起門來說小話這事,百姓最為擅長。
    小話說著說著,就傳到了諫官耳中,於是禦史台參奏的折子裏又多了“惹民心動蕩”一條,看得趙雅賢不勝其煩。
    “哀家是為天下百姓安危才坐於這朝堂!怎會惹民心動蕩?”
    “聖上已然立後,便該循著祖宗章法親臨朝政,太後遲遲不肯還政,引朝堂動蕩,自是惹民心動蕩。”
    “百姓乃國之根本,百姓不安,則國不安,還請太後以大局為重,還政於聖上。”
    “葉相曆經兩朝,位高權重,心懷天下,涉政親臨,輔佐聖上,定能保我大周國泰民安。”
    “還請太後速下決斷,請封攝政王,還政於聖上。”
    趙雅賢一句,朝臣十句。
    局麵已然到了完全不可挽回的地步。
    她退回後宮隻是時間問題。
    眼見無計可施,趙雅賢縮在寢宮中,日日難安,徹夜難眠。
    安神藥灌下去,次日早朝便渾渾噩噩不得清醒,所以她隻得強硬得扛著。
    一連與眾朝臣對壘七日,她麵上已是灰白如枯槁,眉頭緊鎖,愁雲密布,再沒有之前的豔麗容姿。
    偏偏這時候,在府中修養數十日的李瑟兮“康複”了,進宮麵聖謝太後請禦醫入公主府請脈的恩。
    李瑟兮一身黃紫相間的華服,容貌傲然似雪山青蓮,與眼下烏青、麵無血色的趙雅賢對比鮮明。
    “瑟兮給太後請安,恭祝太後身體安康,萬事順心。”
    李瑟兮眼眸微眯,笑得耀武揚威,口中的吉祥話直接化成一口濁氣悶在趙雅賢胸口。
    “變成這樣,順你心意了?”
    她想要裝作淡定,卻如何也控製不住語氣。
    李瑟兮分明是以勝利者的姿態來嘲笑她的!
    這幾日,她才慢慢想清楚,裴侯在這種關鍵時刻病倒不可能是偶然,裴家說不定早就叛變了!
    那封密信從一開始就是李瑟兮親手為她設下的陷阱!
    這蛇蠍毒婦,如此心機深沉,引她入泥淖,步步深陷,如今還要來欣賞她落敗的醜態!
    趙雅賢胸口越來越悶,堵在她嗓子眼,不上不下,堵得她長袖掩麵一陣咳嗽。
    李瑟兮居高臨下地看著她,眼眸深沉,看不出情緒。
    待到趙雅賢咳完,她才道:“還是早些退到後宮享你的清福吧,前朝的事不適合你,葉相那老狐狸不是你能掌控的。”
    她語氣雖然沒什麽起伏,平淡得像是在隨口聊家常。
    可落在趙雅賢耳中,卻尖銳的刺耳。
    簡直就像是在嘲笑她的無能。
    在指著她的鼻子罵:瞧,你就是個廢物,離開我的助力,你什麽都做不成。
    羞憤之下,一股恨意熊熊燃起。
    她將手邊茶杯摔在李瑟兮腳下,厲聲怒罵:“用不著你在這惺惺作態!你給我滾!”
    崩裂的瓷片劃過李瑟兮的裙擺。
    她翻了個白眼,輕歎了一口氣,留下句“人太固執會短命”,便拂袖離去。
    趙雅賢坐在陰影中,盯著那消失在門口的倩影,不甘的怒火幾乎要將她點燃。
    “想咒我死?”
    她冷哼一聲,呢喃的聲音變得陰冷:
    “李瑟兮,我定讓你死在我前麵。”
    次日早朝,一直不肯鬆口的趙雅賢一改常態,竟然應允了“退朝還政”之事,還破天荒地將將因封後大典而耽擱的女官殿試提到朝堂商議。
    “哀家垂簾聽政,隻因先皇去的太急,聖上年幼即位,恐朝堂震蕩,惹天下不安。”
    “如今聖上立後,西北邊疆安穩,外無敵,內無憂,於此時還政確實是再妥當不過。”
    “眾卿說的有理,哀家願退回後宮,委任葉相統領百官,輔佐聖上治理朝政。”
    “隻是女官為避封後大典吉日,一拖再拖,實在不宜再耽擱。哀家願尊長公主之意,先擇吉日舉辦女官殿試,待到甄選結束,女官就任,哀家再擇吉日還政,眾卿以為如何呀?”
    趙雅賢這一番話雖然有拖延之意,但比起之前態度上已經妥協了不少。
    李凡在心中掰指頭,從殿試到走馬上任,無論如何拖延,一月足以完成。那母後在新年之前便可還政於他!
    屆時他便不用再日日拘著,萬事皆可隨心而動!
    李凡想要立刻應允又不敢多說話,隻能雙眼泛光地望著一眾朝臣,期待他們趕緊應下。
    但無論是長公主派還是葉相派,都對趙雅賢這突然的轉變倍感懷疑,長公主派堅持女官殿試和退朝還政並行,葉相派則堅持先內整朝政,再設殿試、定女官。
    總之就是並不把趙雅賢的妥協當回事,反而層層加碼,如此又爭論了幾日,直到李瑟兮給幕僚送去命令,暗中交涉了幾番,葉相派妥協,朝內朝外達成一致。
    做出先開殿試,定女官,再退朝還政、封攝政權輔佐聖上的決議。
    李瑟兮之所以願意順趙雅賢的心意而為,純粹是因為好奇。
    她太了解趙雅賢了,她絕對不是這種會妥協的性格。
    突然改了口風,必定有詐,李瑟兮實在想知道窮途末路的她還能拿出什麽底牌。
    因此才推波助瀾,順其意而為。
    殿試的日子便在這一片喧囂中敲定。
    臘月十六。
    林若初作為第一個受封的女官,受邀入宮,隨朝臣入勤政殿,見證大周開國來第一輪女官殿試。
    林思齊以翰林院院士身份,作為考官,同行入宮。
    聖上、太後、長公主、葉相一眾人落坐殿中後,通過複試的十八名女子,在國子監司業的帶領下,步入大殿。
    林若初挑眸,在其中見到了許多熟悉的麵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