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包魚塘

字數:4047   加入書籤

A+A-


    趙老爺子還是不肯要。
    甭管這錢幹不幹淨,他也不能伸手就要2000塊。
    這太多了。
    “大哥大嫂,你們幹什麽呢?”老三趙康源走了過來。
    梁春梅急忙把錢塞進公公的衣兜裏,示意他收好。
    “咋鬼鬼祟祟的,是不是偷偷給爸塞錢呢?”趙康源加快腳步。
    剛才大哥大嫂進院子時他都看見了。
    騎著摩托車,還買了半麻袋好吃的,不用猜也知道是掙到大錢了。
    他跟冬梅都商量好了,打算去城裏投奔大哥大嫂呢。
    關起門來都是一家人,有錢一起賺嘛。
    趙保田瞥了三弟一眼,“張嘴閉嘴就是錢,你掉進錢眼裏了?”
    趙康源打量了一番大哥的穿著,駝絲錦毛料做成的中山裝就是打扮人,穿在身上板板正正的。
    光這套衣服就值不少錢呢。
    “大哥大嫂,你們啥時候回去?”趙康源問。
    “有事啊?”
    “大哥,我和冬梅這次跟你們一塊回去,你在城裏住這麽多年,肯定有不少人脈,到時幫我找個班上唄。”
    趙保田聽後,抽抽嘴角,“你以為進城就能找到工作啊,如果工作那麽好找,大街上就沒那麽多閑人了。”
    要是有好工作,四鳴也不至於蹲街邊修自行車了。
    趙康源才不信,“大哥在鋁廠上班,你跟廠長說說,把我安排進去唄。”
    “我都退休了,咋幫你安排?”
    “啊?啥時候退休的?”趙康源瞪大眼睛,“大哥,你哪能辦退休呢,應該把工作留給我啊。我發現找你辦點事咋這麽費勁呢,還親哥倆呢。”
    這些年大嫂裏裏外外拿了家裏多少錢,他可都記著呢。
    如今他們在城裏過上好日子了,卻連這點忙都不肯幫,趙康源心裏很窩火。
    梁春梅道:“三弟也別著急,工作要慢慢找,回去後我幫你留意著。”
    “大嫂少拿紙糊的燒餅來糊弄我了,你拍著良心說,自從你家老二上大學開始,你就三天兩頭地回來要錢,欠條打了一摞也沒見你還過一分。現在你家老二當上教師,一個月能掙五六十塊錢,卻連瓶酒也不給家裏買,他啥意思,擺明了是想當白眼狼唄?”
    那個趙二鳴他一眼看到老,指望他回報老家純屬做夢。
    除非月亮變成長方形。
    梁春梅一肚子話卡在嗓子眼,上不去下不來的很憤懣。
    前世的她就是個人憎狗嫌的極品,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二鳴身上了,以至於把家裏人得罪個遍。
    她雖然不喜歡兩個小叔子,可人家說得確實有道理。
    趙老爺子橫了康源一眼,“好端端的,說這些幹啥,快讓你媳婦去做飯。”
    “爸,我可提醒你,你和媽這次再給他們拿錢,我就分家。”趙康源撂下一句話,氣哼哼地回屋去了。
    趙老爺子歎了口氣,這2000塊錢足以填平以前的窟窿了。
    老大兩口子也不可能再管家裏要錢了。
    老三媳婦把兩條魚燉上,豬肘子烀爛,又燉了一鍋白菜豆腐。
    去後園子摘了幾根黃瓜,洗幹淨跟雞蛋炒上。
    家裏昨天煮了一塊豬肝,切成片搗了碗蒜醬,既下飯又下酒。
    飯桌上,老二趙康財隻顧悶頭炫飯,一句話都不跟大哥大嫂說。
    吳二妮眼睛橫了橫了的,拉拉著臉子,時不時瞪大嫂一眼。
    梁春梅吃了幾口放下筷子,“爸,媽,我記得咱們村子以前有人養魚塘了是吧?”
    趙老太太點點頭,“前幾年有人養,後來天遭大旱,魚塘早都幹煬子了。”
    “大嫂打聽這個幹啥?”吳二妮一臉警惕。
    梁春梅微微一笑,“既然種地不掙錢,還不如包幾個魚塘養魚呢,現在城裏的活魚都是從外地進來的,運到瀾城都死得差不多了,不新鮮,也賣不上價。”
    “大嫂,你還沒睡醒呢?”吳二妮豎起眉頭,“村裏都旱成這德行了,莊稼地旱得直冒煙,你還想養魚?”
    啥賠錢就幹啥,腦子裏灌酒糟了吧。
    “老二媳婦,聽你大嫂把話說完。”趙老太太用筷子敲敲碗邊。
    她覺得老大兩口子這次回來肯定是有啥事想法的。
    吃飯前老頭子把2000給她時,她就看出來了。
    梁春梅接著道:“如果咱們把活魚養出來,直接賣到城裏去,隻要新鮮,價格肯定翻了倍地往上漲。”
    前世她得癌症那一年,村裏就有人包了魚塘,賺得盆滿缽滿,沒幾年全家人就搬到城裏享福去了。
    吳二妮冷哼一聲,“大嫂,你為了讓爸媽拿錢,真是啥花樣都使得出來啊。都說了現在是幹旱年月,隻有傻子才會去包魚塘,等家裏賠得褲衩子都不剩,你跟大哥拍拍屁股回城裏去了,我們的日子咋過?”
    趙老爺子點點頭,“老二媳婦說的有道理,春梅啊,包魚塘還不如包地呢,多種點小麥和大豆啥的,也比養魚強吧,那玩應經管不好說死就死,一死就是一大片啊。”
    老三也跟著說道:“對唄,死不死倒是次要的,現在養魚都有魚飼料了,稍微上點心就能養活。主要是水源的問題,那魚塘都旱出窟窿了,連泥鰍都養不活,更別說鯉魚和鯽瓜子了。”
    “大嫂,我求求你去坑別人吧,行不?”
    一直沒說話的老二抬頭看著梁春梅,“你別盯著自家人坑啊,這年頭包魚塘就是往裏搭錢,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你也五十來歲的人了,咋就不盼著自家人好呢?”
    “老二,咋跟你大嫂說話呢。”趙保田黑了老臉。
    梁春梅在桌子底下踢了老伴一腳,示意他安靜。
    家裏人抗拒此事她能理解。
    這就跟幹旱季節種水稻一樣,誰種誰賠。
    但現在不把魚塘包下來,明年就要漲價了。
    而且不止她一個人盯著那魚塘呢。
    20畝魚塘占地麵積很大,一旦把魚養出來,不僅產量高,運送到瀾城的成本也會降到最低。
    自包產到戶以來,百姓們要麽包荒山,要麽包土地,唯獨村裏的這個大魚塘還沒人下手。
    “水的問題我可以解決。”梁春梅正色道。
    此話一出,全家人都笑了。
    吳二妮眯起眸子,“你解決,你拿啥解決?那麽大一個坑,你以為吐口唾沫就能填滿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