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黑板報的最後一針

字數:4211   加入書籤

A+A-


    晨光裏的甜蜜夢工廠:
    1986年春末的晨光,像個調皮的小畫家,斜斜地灑進紡織廠,把整個廠區染成了暖洋洋的甜夢。
    林曉芸踮著腳站在木梯上,粉筆尖在黑板報上輕盈地跳躍,仿佛在繪製一幅夢想的藍圖。
    遠處傳來新引進的意大利紡織機的嗡鳴聲,像是在為她的創作伴奏。
    食堂飄來的豆漿香,更是為這幅“畫卷”增添了幾分煙火氣。
    “曉芸姐!陸工帶著香港客商來啦!”小徒弟阿芳像隻歡快的小鹿,舉著雞毛撣子飛奔而來,馬尾辮上的的確良蝴蝶結晃得人眼花,仿佛在宣告著春天的到來。
    “等我把這朵雲畫完!”林曉芸頭也不回,粉筆在空中劃出一個俏皮的弧度。
    黑板報左上角,她用金粉畫了一台老式縫紉機,針頭處綴著一朵立體的紙花——那正是三年前倉庫裏那台老夥計的模樣。
    記憶的閥門被打開:
    記憶突然像潮水般湧來。
    那時的黑板報還貼著“安全生產”的標語,字是陸明遠用尺子比著寫的,方方正正,像他刻板的性格。
    可現在,整塊黑板成了彩色的海洋:
    改良中山裝的剪裁圖和迪斯科舞步示意圖像兩條靈動的蛇,纏繞在一起,仿佛在跳著奇妙的舞蹈。
    算盤珠組成的星星在“走向世界”的標語旁閃爍,仿佛在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最下方還貼著張老陳師傅戴著墨鏡跳霹靂舞的照片,旁邊配文“老裁縫的叛逆青春”,讓人忍俊不禁。
    “需要幫忙嗎?”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林曉芸低頭,正撞見陸明遠含笑的眼睛。
    他胸前的工牌已經換成了燙金的“總工程師”,但袖口依然別著她縫的藍色月亮補丁,像是在無聲地訴說著他們的故事。
    “幫我遞下紅粉筆?”林曉芸晃了晃手裏的板擦,“外商不是想看咱們的設計理念嗎?我要把‘傳統與未來的約會’畫在黑板報上。”
    甜蜜的“冰棍密碼”:
    然而,陸明遠卻突然舉起個鐵皮盒子:“先嚐嚐這個。”
    打開蓋子,裏麵躺著兩根橘子味冰棍,包裝紙上印著他們廠新注冊的“星芸”商標——圖案是縫紉機和算盤組成的愛心。
    “哪來的?”林曉芸眼睛發亮。
    “偷偷改造了食堂的冰櫃。”陸明遠眨眨眼,“還設置了密碼,隻有說出‘曉芸最美’才能打開。”
    兩人笑鬧著分食冰棍,甜絲絲的涼意混著粉筆灰在舌尖化開。
    林曉芸突然想起初遇時,陸明遠在倉庫啃冷饅頭的模樣,再看看眼前西裝革履卻還會偷藏冰棍的男人,心裏軟得一塌糊塗。
    時光的禮物:
    “對了!”她突然跳下木梯,從工具包裏掏出個布包,“給你看個寶貝。”
    展開來,是塊褪色的的確良布料,上麵歪歪扭扭繡著“華星製衣”四個字——正是三年前他們第一次合作改機器時,她用來擦汗的頭巾。
    陸明遠輕輕撫摸布料上的針腳:“記得這上麵還沾著我的機油。”
    “現在該沾金粉了。”林曉芸狡黠一笑,摸出金粉筆在布料上勾勒起來。
    不一會兒,一隻銜著布料的燕子躍然眼前:
    翅膀上綴滿微型算盤珠,象征著傳統與創新的融合。
    尾巴是用縫紉機線纏繞而成的彩虹,寓意著他們一路走來的風雨與彩虹。
    “這是要貼在黑板報上?”陸明遠好奇地問。
    “不。”林曉芸神秘地眨眨眼,“這是給未來的禮物。”
    黑板報上的“時光膠囊”:
    她拉著陸明遠走到黑板報前,在最角落空白處鄭重寫下:
    “致十年後的我們——是否已經帶著算盤珠和迪斯科,飛到了更遠的地方?”
    陸明遠接過筆,在旁邊畫了個巨大的火箭,火箭上插著改良中山裝做成的旗幟。
    “如果迷路了,”他龍飛鳳舞地補上一行字,“就順著冰棍的甜味回家。”
    老陳師傅的“時尚召喚”:
    這時,遠處傳來老陳師傅的大嗓門:“香港客人要看現場設計!陸工!林設計師!”
    “來了!”兩人異口同聲,相視一笑。
    林曉芸抓起布料準備塞進包裏,陸明遠卻攔住她:“等等。”
    他掏出把精致的小剪刀——正是林曉芸當年剪開布偶的那把,不過現在鍍上了金邊。
    “最後一針,該縫上了。”
    夢想的啟航:
    在晨光中,兩人合力將布料釘在黑板報角落。
    燕子的翅膀微微揚起,仿佛下一秒就要衝破黑板,銜著傳統與創新的故事飛向天際。
    遠處新安裝的電子屏亮起,“華星製衣,閃耀世界”的字樣與黑板報上的手繪圖案交相輝映。
    “知道嗎?”林曉芸望著忙碌的廠區,突然說,“當年覺得黑板報上的‘安全生產’四個字特別威風,現在卻覺得,還是咱們畫的這些‘不務正業’的圖案好看。”
    陸明遠攬住她的肩:“因為我們把日子過成了彩色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指著黑板報上他們的字跡,又指向遠處正在擴建的廠房:“就像這塊黑板報,從刻板的標語到天馬行空的想象,我們的故事,不也在一針一線地蛻變嗎?”
    風掠過廠區的梧桐樹,帶起黑板報邊緣的彩紙沙沙作響。
    林曉芸靠在陸明遠肩頭,看著遠處抱著布料奔跑的小徒弟們,看著老陳師傅戴著vr眼鏡研究3d剪裁,看著外商們舉著手機拍攝黑板報上的算盤珠火箭。
    她突然覺得,所謂未來,或許就是把不可能的想象,一針一線縫進現實。
    “十年後,”她輕聲說,“我們的黑板報會是什麽樣?”
    陸明遠低頭在她發頂落下一吻:“會有會飛的縫紉機,會說話的算盤,還有……”
    他神秘一笑,“寫著‘陸明遠和林曉芸永遠是最佳搭檔’的巨型標語。”
    “臭美!”林曉芸捶他一下,卻偷偷在布料燕子的翅膀下,用極小的字寫下“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駛向未來的航船:
    汽笛聲突然響起,新一批出口的貨輪正緩緩駛離碼頭。
    林曉芸和陸明遠牽著手走向車間,身後的黑板報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那些他們親手寫下的字跡,畫下的圖案,還有藏在布料裏的承諾,都將隨著時代的浪潮,飄向更遠的遠方。
    而他們的故事,正如黑板報上那隻展翅的燕子,永遠向著光的方向,一往無前。
    喜歡霓虹年代請大家收藏:()霓虹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