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牛津圍巾與紅燒味的星光
字數:3473 加入書籤
1987年,黃山的暴雨來得毫無征兆,仿佛天上的銀河決了堤,傾瀉而下。林曉芸正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泥濘的山路上艱難前行,突然腳下一滑,膝蓋狠狠地磕在了一塊鋒利的碎石上。她還沒來得及發出疼痛的尖叫,就聽見“哢嚓”一聲脆響——陸明遠猛地扯斷了圍巾的掛鉤。
那條藏青色的牛津圍巾如靈蛇般飛了出去,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精準地纏住了林曉芸的腰。在泥水飛濺中,她被猛地拽了回來,落入一個帶著薰衣草香的懷抱。
“你屬狗的啊!”林曉芸趴在他胸前喘著粗氣,鼻尖卻被圍巾上那股濃鬱的英倫香水味攪得心慌。她抬眼正對上陸明遠沾著泥點的睫毛,忽然想起三年前他在實驗室打翻試劑瓶時,也是這樣睫毛濕漉漉的,像被露水打濕的蝴蝶翅膀。
“李家海鷗徽章?”當她瞥見圍巾邊角的刺繡時,笑容突然凝固。那是滬上豪門李家的族徽,傳聞蘇曼青的留洋未婚夫正是李氏企業的繼承人。陸明遠的手還圈在她的腰間,指腹隔著工裝褲的布料傳來溫熱的觸感,卻被她猛地推開。
圍巾“啪嗒”一聲掉在泥水裏,像片被踩扁的藍月亮。
“曉芸,這圍巾是……”陸明遠試圖解釋,但林曉芸已經彎腰撿起了地質錘。她看見圍巾夾層裏露出的紙角,宋體字印著“中日專利互認”。她的指尖突然發麻,像觸到了通了電的示波器探頭。去年冬天她幫他縫補圍巾時,分明記得這裏隻有道普通的拚接線,此刻卻像被剖開的繭,露出藏得極深的蛹。
洞穴裏的應急燈在岩壁上投下搖晃的光圈,像誰把月亮揉碎了丟進山洞。老李用萬用表敲著鋁飯盒,宣布:“同誌們,今晚咱們吃‘跨國料理’——資本主義圍巾過濾的雨水,煮社會主義三鮮伊麵!”
他掀開盒蓋時,蒸汽混著薰衣草味騰起,小王憋笑憋得肩膀直抖。林曉芸卻盯著陸明遠蹲在水邊涮圍巾的背影,發現他後頸有塊淡褐色的胎記,像顆落在雪地裏的鬆子。
“給。”陸明遠忽然遞來個搪瓷缸,裏麵漂著塊泡軟的麵餅,“紅燒味的,你上次說……”
“我不愛吃紅燒。”她打斷他的話,卻在接過缸子時,看見他指尖沾著的圍巾絨毛。三年前在雙炊糕事件裏,他也是這樣把橘子糖偷偷塞進她的那份糕點,當時她以為那是巧合,如今卻像根細針紮進心髒,隱隱作痛。
洞外的雨勢漸猛,老李忽然摸出個口琴,吹起《在希望的田野上》。前兩句還在調上,第三句就拐到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王笑得差點把麵餅嗆進鼻孔:“李工,您這是要搞‘跨國聯唱’啊?”
林曉芸卻注意到陸明遠在陰影裏用樹枝畫逃生路線,圍巾搭在膝蓋上,露出的夾層裏,文件邊緣印著“昭和十九年”的字樣。
後半夜輪到林曉芸值夜,岩洞深處的暗河傳來潺潺水聲,像誰在低聲訴說秘密。她摸出懷裏的紅燒味調料包,包裝袋上“慶祝女排五連冠”的燙金字在應急燈下泛著微光。想起去年國慶,陸明遠在食堂看見她買紅燒牛肉麵時眼睛一亮:“我媽以前總說,紅燒味是最有盼頭的味道。”
“在畫藏寶圖?”陸明遠的聲音突然從身後傳來,嚇得她手一抖,調料包掉進水裏。他蹲下來幫她撈,手指觸到她手腕時,她像被電到般縮回手。卻見他撿起調料包,在岩壁上抹出道棕紅色痕跡:“這樣做標記,野獸聞著該以為是果子醬。”
她望著那道痕跡,忽然想起他筆記本裏的小鴨子。原來有些心事,就像這紅燒味的調料,藏在最顯眼的地方,卻總被誤以為是尋常。
“你知道嗎?”她聽見自己的聲音在洞裏回蕩,“這調料包的鐵含量,夠做三個指南針。”
他轉頭看她,睫毛上還沾著方才過濾雨水時的水珠,像綴了串微型水晶簾:“所以我們的‘霍家圍巾’,還能再派上用場?”這句話裏藏著的自嘲讓她心軟,忽然想起塌方時他撲過來的那刻,眼神裏隻有純粹的焦急,沒有半分算計。
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秦雪梅突然壓低聲音:“快看!”她將海鮮粉撒在鋁飯盒的水麵上,用電池和導線接通電流,棕褐色的粉末竟緩緩聚成箭頭狀,指向岩洞深處。小王差點蹦起來:“這是《天工開物》裏的‘慈石引鐵’!”
老李則搖頭晃腦:“不對,這叫‘三鮮伊麵導航法’!”
隊伍在暗河旁整裝時,林曉芸故意將紅燒調料包的碎屑抹在岩壁縫隙裏。陸明遠走在前麵,圍巾重新係在脖子上,夾層裏的文件已被他小心收好。她望著他的背影,突然想起小時候在弄堂裏看的諜戰片,地下工作者總在轉角處留下粉筆標記,而她此刻留下的,是帶著人間煙火氣的香甜。
溶洞塌方來得毫無預兆,當第一塊鍾乳石墜落時,陸明遠幾乎是本能地將她按在岩壁上。碎石砸在他背包上的聲響讓她心悸,卻聞到他身上混著泥土和薄荷皂的氣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沒事。”他的聲音就在耳邊,震得她耳膜發癢,“我背的是加強版鐵皮箱,比城牆還結實。”
vcd原型機的數據紊亂像團亂麻,纏繞在每個人心頭。老李蹲在電路板旁啃胡蘿卜,忽然用黃梅戲腔調唱起來:“數據如戲分生旦,糾錯好比辨忠奸——”他五音不全的唱腔讓小王捂住耳朵,林曉芸卻突然抓起木炭:“對!是對稱性原理!就像戲曲裏的正反角色!”
岩壁上的“農業學大寨”標語被電路圖層層覆蓋,最後一筆落下時,老李的口琴又響起來,這次竟是《好漢歌》的調子:“該出手時就出手啊!風風火火搞研發啊!”
眾人哄笑中,陸明遠忽然指著岩壁裂縫:“看!有光!”
那是門縫般窄的出口,外頭的月光正順著岩縫流淌,像撒了把碎銀在黑絲絨上。林曉芸摸出最後半塊紅燒味餅幹,掰成兩半:“給,李家大少爺,嚐嚐社會主義的甜。”
他挑眉接過,指尖擦過她掌心時,輕聲說:“這圍巾是蘇曼青結婚時送的伴手禮,她丈夫是我表哥。”
餅幹卡在喉嚨裏,她抬頭看他,卻見他眼睛裏有星光跳動,比岩縫裏的月光更亮:“去年她寄來喜糖,裏麵夾著這文件——說是在舊居裏發現的。”
圍巾被山風吹起,露出內側繡著的“勿念”二字,字體娟秀,卻帶著決絕。
她觸到夾層裏的文件,指尖卻先觸到塊硬質的東西——是顆橘子糖,糖紙邊緣寫著:“其實我早想告訴你,圍巾是借的,糖是真的。”
山洞裏的紅燒痕跡會被雨水衝淡,岩壁上的電路圖會被苔蘚覆蓋,但有些東西卻在絕境中悄悄紮根。比如當陸明遠伸手替她拂去頭發上的碎石時,她沒有躲開;比如老李的口琴裏,漸漸多了首不成調的《甜蜜蜜》;比如那包沒吃完的紅燒調料包,被她小心放進鐵皮箱,和他的筆記本、橘子糖放在一起,像收藏起一整個春天的星光。
喜歡霓虹年代請大家收藏:()霓虹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