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霓虹燈下的改革狂想曲:深圳夏夜的三角協奏曲

字數:4635   加入書籤

A+A-


    深圳的夏夜,就像一個巨大的蒸籠,悶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國企倉庫裏,那台年邁的電風扇正賣力地旋轉著,發出“吱呀吱呀”的呻吟聲,仿佛在抗議這酷暑的折磨。然而,它吹出的風卻帶著一股溫熱的氣息,仿佛在給這個悶熱的夜晚火上澆油。
    陸明遠癱坐在一堆廢棄的霓虹燈管旁,整個人像被抽走了精氣神。他手裏攥著一張皺巴巴的糧票,上麵歪歪扭扭地寫著“曉芸親啟”四個字。汗水早已浸透了紙張,字跡暈染開來,就像他此刻混亂的思緒,模糊不清。
    自從這張糧票情書意外曝光後,倉庫裏的氣氛就變得微妙起來。
    林曉芸,這個平時總是冷靜自持的會計姑娘,如今算起賬來,算盤珠子劈裏啪啦地響個不停,速度比往常快了一倍,仿佛在和時間賽跑。她的手指飛快地撥動著珠子,眼神卻時不時地瞟向陸明遠,鏡片後的目光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
    秦雪梅,這位曾經馳騁沙場的女戰士,如今在倉庫裏擺弄著各種設備。她一邊哼著軍歌,一邊用扳手敲敲打打,試圖讓那些老舊的設備重新煥發活力。然而,她的調子總在某個音符上卡住,就像她此刻的心情,糾結而矛盾。
    而陸明遠呢?他感覺自己就像夾在火鍋裏的毛肚,被各種情緒涮得暈頭轉向。
    “曉芸,你聽我解釋……”陸明遠試圖開口,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解釋什麽?”林曉芸抬起頭,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鏡,眼神中帶著一絲倔強,“解釋你為什麽把情書夾在糧票裏?還是解釋你為什麽寫給‘曉芸’而不是‘秦雪梅’?”
    陸明遠頓時語塞,額頭上冒出了冷汗。
    “行了,別為難他了。”秦雪梅放下手中的扳手,拍了拍林曉芸的肩膀,“現在最重要的是把通訊網絡建設的方案搞定,不然我們都得卷鋪蓋走人。”
    就在這時,小王頂著一頭亂發衝了進來,活像剛經曆了一場台風。
    “老陸,通訊網絡建設的方案又被否了!”他氣喘籲籲地說道,“張副局長說咱們的方案成本太高,根本沒法落地!”
    這句話就像一根導火索,瞬間點燃了壓抑已久的氣氛。
    “成本高?”秦雪梅“砰”地一聲放下手中的扳手,軍靴重重地跺在地上,“難道要我們用金箔做光纜嗎?現在的設備和材料就這麽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林曉芸推了推眼鏡,眉頭緊鎖。她迅速撥動算盤珠子,片刻之後,聲音低沉地說道:“成本確實超支了37,再這樣下去,項目真的要黃了……”
    她的聲音越說越小,最後幾個字幾乎淹沒在電風扇的嗡鳴聲中。
    陸明遠看著兩個眉頭緊鎖的身影,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起在軍區時,秦雪梅修坦克的利落身影;想起深夜裏,林曉芸為核對數據熬紅的雙眼。
    “難道我們就這樣放棄嗎?”陸明遠猛地站起身,不小心踢翻了身旁的紙箱,裏麵的廢棄霓虹燈管滾了出來,在地上折射出五彩斑斕的光。
    “等等!”陸明遠盯著那些燈管,眼睛突然亮了起來,就像發現了新大陸,“這些霓虹燈管裏有稀有氣體,能不能用來做信號放大器?變廢為寶,成本不就降下來了?”
    秦雪梅和林曉芸對視一眼,眼中的陰霾瞬間被興奮取代。
    “陸明遠,你真是個天才!”秦雪梅興奮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怎麽就沒想到呢?”
    林曉芸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快,我們試試看!”
    三人立刻圍到工作台前,像三個孩子搭建積木一樣,開始擺弄起這些廢棄的燈管。
    秦雪梅用軍用扳手熟練地拆解著燈管,動作幹淨利落。她一邊拆卸,一邊還不忘調侃:“陸明遠,你這張糧票情書可真是我們的福星啊!”
    林曉芸則在一旁飛速地計算著氣體濃度和材料配比,算盤珠子被她撥得飛快,仿佛在演奏一曲美妙的樂章。
    陸明遠則站在白板前,奮筆疾書,將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一一寫下來,然後轉化成可行的方案。
    然而,實驗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第一次測試時,信號不僅沒有增強,反而變得斷斷續續,就像卡碟的老式磁帶。
    “怎麽回事?”秦雪梅急得直咬嘴唇,扳手在手裏轉得飛快。
    林曉芸的算盤珠子都快被撥出火星,紙上密密麻麻的公式改了又改,卻依然找不到問題的根源。
    陸明遠不停地在倉庫裏踱步,額頭上布滿了汗珠。他口袋裏的糧票航母模型都快被捏變形了。
    “這樣下去不行!”陸明遠突然停住腳步,“我們得冷靜下來,一個個解決問題。”
    他看向秦雪梅:“雪梅,你對設備最熟悉,問題出在連接上嗎?”
    秦雪梅點了點頭,開始仔細檢查線路。
    陸明遠又轉向林曉芸:“曉芸,成本還能再壓縮嗎?”
    林曉芸點了點頭,重新紮緊馬尾辮,鏡片後的眼神透著堅定。她繼續在算盤上計算著各種數據,試圖找到更優的解決方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被點到名字的兩人先是一愣,隨後認真地點了點頭。這一刻,仿佛所有的尷尬和誤會都煙消雲散,三人又變回了並肩作戰的夥伴。
    經過一番努力,秦雪梅終於找到了問題的關鍵。
    “我知道了!”她突然跳了起來,“把氣體濃度調低,增加燈管數量,用數量彌補質量!”
    林曉芸的算盤幾乎同時響起清脆的聲響:“成本剛好控製在預算範圍內!”
    陸明遠看著兩個興奮的臉龐,心裏湧起一股暖流。他突然意識到,眼前這兩人,是他改革路上最堅實的依靠。
    第二次測試的日子終於到了。
    張副局長帶著一眾領導站在通訊基站前,氣氛緊張得能擰出水來。
    秦雪梅負責操作設備,她的手穩穩地握著改裝後的控製器,軍帽下的眼神透著專注。
    林曉芸攥著算盤站在一旁,隨時準備核對數據。
    陸明遠深吸一口氣,按下了啟動鍵。
    隨著嗡鳴聲響起,信號強度指示燈開始緩慢上升。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死死地盯著儀表盤。
    當指示燈最終跳到滿格時,基站裏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技術員們互相擊掌慶祝,張副局長激動地拍著陸明遠的肩膀:“好小子!你們這是創造了奇跡!”
    夕陽的餘暉灑在三人身上,給他們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
    秦雪梅笑著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把扳手收進工具包:“說好了,成功了請我們吃涮羊肉!”
    林曉芸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算盤珠子在她指間輕快地跳躍:“還要加北冰洋!”
    陸明遠看著兩個並肩而立的身影,突然覺得心裏的天平不再搖擺。
    他掏出那張折成小船的糧票情書,輕輕放在兩人手心:“這一路上,多虧了你們。以後,我們還要一起創造更多的奇跡。”
    晚風從窗口吹進來,帶著夏日特有的氣息,吹起了林曉芸的發絲,拂動了秦雪梅的軍大衣下擺。
    在改革的浪潮中,這段複雜的情感糾葛,最終化作了最堅實的夥伴關係。
    那些未說出口的話,那些曾經的迷茫與心動,都將成為他們繼續前行的動力。
    他們三人,就像一支默契十足的樂隊,在時代的舞台上,奏響了一曲激昂的交響曲。
    這曲交響曲,充滿了創新與突破,充滿了激情與夢想。
    它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崛起,也見證了無數像陸明遠、林曉芸和秦雪梅這樣的年輕人,在改革浪潮中揮灑青春與汗水。
    他們用智慧和勇氣,譜寫了一曲屬於他們的時代讚歌。
    而那廢棄的霓虹燈管,在他們的手中,煥發出了新的生機,成為了他們夢想的載體。
    正如他們三人一樣,在時代的洪流中,勇敢地追逐著屬於自己的光芒。
    喜歡霓虹年代請大家收藏:()霓虹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