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玉琮天機
字數:2226 加入書籤
良渚古城遺址籠罩在梅雨之中,考古隊正在莫角山台地搶救性清理。當抽水泵排出探方積水,蘇晚的胎記突然針紮般刺痛:"水底有高頻脈衝!"亞馬遜戰士的聲呐儀瞬間鎖定位置:"頻率52赫茲,來源方向——反山王陵區!"
暴雨傾盆而下,戰士的機械臂撐起防水罩。蘇晚俯身觀察剛露出的玉琮王,琮體表麵的神人獸麵紋正在滴水:"紋路溝壑積水導電,形成天然電路!"話音剛落,琮頂射出的微光在雨幕中交織成星圖,赫然顯現黃帝星官圖的雙月符號!
"立即斷水!"總指揮急令切斷抽水係統。但玉琮突然自旋,暴雨在琮體形成渦流,射出的光幕越來越亮。戰士的地磁監測儀警報狂響:"脈衝能量正在增強,杭州灣潮位異常上漲!"
蘇晚抓起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鳥形器:"用這個幹擾共振!"當鳥喙指向玉琮神人紋眼瞳,兩件器物間迸發電弧。暴雨中光幕突變,星圖新增的坐標指向渤海灣。海洋局緊急通報:"遼東灣出現異常離岸流!"
"是玉琮的求救信號!"蘇晚放大光幕邊緣的微刻符號,"這是良渚水壩的工程標記!"她突然想起《越絕書》記載:"禹穴之時,以玉為兵。"戰士的數據庫立即響應:"玉琮王檢測到工具使用痕跡!"
清理琮體時,紫外燈照亮神人紋的眼部——瞳孔處竟有納米級鑽孔!超微攝像機探入孔洞,傳回震撼影像:孔內壁刻滿河圖洛書,中央懸浮著雙月符號的水晶微粒。
"微粒在釋放中微子!"物理學家視頻接入,"能量特征與華山青銅劍隕鐵完全一致!"更驚人的是,中微子探測器顯示微粒正與月球背麵產生量子糾纏。
暴雨漸歇,玉琮突然停止旋轉。戰士的紅外掃描發現基座裂縫:"內部有機械結構!"蘇晚小心剔除淤泥,露出十二芒星形青銅機關,中央凹槽形狀與青銅鳥形器底座嚴絲合縫。
當鳥形器置入凹槽,機關傳出齒輪咬合聲。王陵區地麵震動,反山墓群中央升起玉質觀星台。台麵陰刻的星圖令天文台震驚:"這是公元前3300年的冬季銀河!"
"查《周髀算經》!"蘇晚話音未落,戰士已投射出計算模型:"星圖記錄著歲差周期,證明良渚先民掌握精密天文觀測!"模型突然警報:"星圖與當前實際星座偏移,預示地軸即將擺動!"
緊急會議在遺址博物館召開。地質學家調取衛星數據:"地磁北極正加速偏移,與星圖預警吻合。"氣象學家補充:"這將引發全球氣候劇變,遼東灣離岸流就是前兆!"
深夜實驗室,納米探針在玉琮孔洞有新發現。戰士放大十萬倍影像:"水晶微粒內含有機分子鏈!"基因學家激動不已:"這是人工合成的古dna,編碼著耐寒作物基因!"
"啟動"稷豐計劃"!"蘇晚將基因序列輸入農業數據庫。與此同時,渤海考古隊傳來急電:"海底發現良渚風格玉器!"潛水員拍攝的玉鉞表麵,赫然刻著相同的雙月符號。
當玉鉞運抵實驗室,與玉琮王並置時,兩件玉器突然共鳴。全息光幕顯現完整星圖,新增標記點竟在良渚古城外圍的水壩遺址。考古隊緊急勘探,在壩體中心發現青銅匣。
匣內絲帛繪製著水利工程圖,戰士破譯邊緣刻畫符號:"築壩九重,以應九星。"蘇晚對比衛星地圖:"水壩走向對應北鬥九星布局!"注:古稱北鬥七星加輔弼二星為九星)
暴雨再臨之夜,玉琮王在展櫃中泛起微光。保安驚慌報告:"庫房所有玉器都在發光!"蘇晚冒雨衝進展廳,隻見數百件玉器組成璀璨星圖,光流匯向新出土的玉冠狀器。
"冠狀器是信號放大器!"戰士的頻譜儀顯示能量激增。當蘇晚將青銅鳥形器置於冠狀器頂端,所有玉器光芒驟斂,屋頂卻投射出震撼星雲——獵戶座大星雲中,雙月符號熠熠生輝!
紫金山天文台緊急確認:"符號區域檢測到戴森球特征能量!"更令人戰栗的是,星雲影像裏漂浮著良渚神人紋麵具的輪廓。
修複玉冠狀器時,蘇晚在顯微鏡下發現邊緣微刻。戰士的圖像增強係統還原出基因圖譜,某段序列標記著雙環符號。"這是端粒酶強化編碼!"生物學家驚呼,"能大幅延長細胞壽命!"
雨停時分,蘇晚在移交單簽字欄停頓:"建議將玉琮王與冠狀器聯合展出。"窗外晨曦穿透雲層,她的胎記與朝陽同步泛起暖意。
喜歡塵淵啟示錄請大家收藏:()塵淵啟示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