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 解決難題

字數:3002   加入書籤

A+A-


    701
    江嵐眼眶微紅得看著他,感動於顧北舟對自己的“維護和孝心”,下意識就要說出自己的懷疑和江南假死騙人一事。
    但她轉念一想,江南現在喪心病狂什麽都敢做,甚至蘇雅婷和柯敏慘烈的下場也有他的手筆,如果自己直接告訴顧北舟,豈不是把舟舟置於江南的威脅之下,誰知道到時候江南會怎麽對付他。
    江南有後台有名聲有手段,舟舟現在可隻有自己了。
    所以她的嘴唇顫抖半響,最終還是把想說的話咽了回去,隻故作無事得勉強笑笑。
    “隻是懷疑而已,當不得真。況且昨晚沒找到真凶、監控探頭又用不上,這事兒還是算了。”
    “可是您摔成那樣,醫生都說了這腿沒有兩三個月根本養不好……”顧北舟還是不放心。
    “好了。”江嵐安撫得拍了拍床單,示意顧北舟坐在自己身邊,自然得轉移話題。
    “你還沒說呢,昨晚找我那件事,你又發現什麽了?”
    想到顧北舟最近的所作所為,江嵐欣慰得笑了起來。
    雖說她那幾個徒弟現在看來都不是省油的燈,江南更是心腸歹毒肆意妄為。
    但還好,舟舟依舊是那個天資出眾善良孝順的少年,哪怕之前因為爭寵做了些孩子氣的錯事,但比起不擇手段衝動行事的關容和羅菲,還有喪心病狂到對親媽出手的江南,老老實實做科研專心工作的顧北舟簡直乖巧正直得不像話。
    自從之前被全網罵比不上江南,被關容肖芙等人明裏暗裏針對,舟舟就像換了個人。不僅為人處世像瞬間長大了一般進退有度沉穩下來,更是一夜之間脫胎換骨,不僅在科研學術上進步神速,還為她提供了不少解決難題的思路。
    若不是有江南攔在前麵,以舟舟表現出的天資和努力程度,恐怕成就遠不止於此……
    像是絲毫沒看出江嵐眼底的唏噓之意,顧北舟一拍腦袋,轉身從包裏掏出早就準備好的文件。
    “江姨,您之前提過,我們正在攻關的第五代深紫外光刻機目前卡在了兩個相互關聯的核心難題上。”
    顧北舟將文件遞過去,神情莊重又嚴肅。
    “第一個是光源的功率和穩定性問題。”他指著文件上的圖表,“我們的激光等離子體光源,在產生極紫外波段的光時,轉換效率極低,且輸出功率波動較大,難以滿足高強度、長時間晶圓曝光的需要。功率不足直接導致曝光時間延長,良品率下降;而功率不穩則會在晶圓上形成難以預測的缺陷。”
    “第二個,也是更加棘手的是隨之而來的熱管理和熱變形問題。”顧北舟翻到下一頁,上麵是複雜的熱力學模擬圖,“高功率激光轟擊錫滴產生等離子體的過程,會釋放巨大熱量。這些熱量不僅對收集光學元件的塗層壽命是嚴峻考驗,更關鍵的是會引起光學係統乃至整個工件台的微觀熱變形。哪怕是納米級別的形變,也足以讓光刻精度前功盡棄,導致線路模糊或錯位。目前我們的冷卻係統效率根本跟不上熱積累的速度。”
    江嵐的神情逐漸凝重起來,這的確是困擾她團隊數月、讓她寢食難安的核心瓶頸。
    顧北舟點出的這些不僅準確概括她遇到的難題,還意識到了連鎖反應的嚴重性。
    江嵐意識到,能分析到這一步,恐怕顧北舟是真的研究出了什麽不得了的成果。
    她迫不及待得身體前傾著急詢問:“那你提出的解決思路是?”
    顧北舟從容得翻到文件後方解決方案的部分:“針對光源問題,我設想了一種多級預脈衝激光優化方案。通過調整主脈衝激光之前的一係列微弱的預脈衝序列,可以更精確地控製錫滴的形狀和分布,使其在受到主脈衝衝擊時,能更高效地轉化為理想的等離子體狀態,理論上可以提升約15%的光源功率和顯著改善穩定性。相關參數模擬和初步算法都在附錄裏。”
    “至於熱管理,”顧北舟聲音沉穩,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我認為可以引入一種基於相位改變材料的主動式微循環散熱係統。在關鍵的熱積聚點,比如收集鏡座內部,嵌入微型的PCM膠囊。當溫度升高至材料熔點時,PCM吸收大量熱量熔化;當係統冷卻時,它又凝固放熱。這種‘潛熱’吸收方式,可以非常高效地平滑溫度峰值,再配合優化後的微流體通道進行熱量交換,能將光學元件的熱變形控製在皮米級別。材料的篩選、微型化結構設計以及係統集成方案,我也做了初步的可行性分析和模擬驗證。”
    他娓娓道來,提出了目前整理出的最先進、最創新且具體的解決方案。
    江嵐越聽眼睛越亮,這些想法無疑直接切中要害,讓她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江嵐激動得攥緊手中那份沉甸甸的文件,手指發顫得快速翻閱著裏麵詳實的數據、複雜的公式和大量的模擬實驗結果圖表。
    “這……舟舟,你知道你研究的這些意味著什麽嗎?你解決的很可能是當今國際上最前沿的光刻機技術難題,在你之前從沒有人能走到這一步!尤其是這個PCM微循環散熱的概念,非常巧妙!”
    江嵐難以置信地抬起頭,激動得不停追問細節,“不過關於預脈衝序列的時序控製精度,你是怎麽考慮的?還有PCM材料在長期循環下的可靠性問題……”
    顧北舟眼眸微閃,似乎早就料到她會提問,直接流暢得回答起來,甚至不用看文件就能精準說出勘測數據和光點模型。
    他不僅解釋了時序控製如何與高速相機和光譜儀反饋形成閉環調控,還詳細分析了數種候選PCM材料的疲勞特性及其封裝保護策略。
    看得出來,顧北舟並不是臨時起意,而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深思熟慮和大量案頭工作,對江嵐拿著的這份文件熟悉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