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皆大歡喜,再見魔神

字數:7146   加入書籤

A+A-


    “你們先下去吧。”
    見到四人將法則源收入體內後,陸園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退下。
    開山立派這種事,他相信他們一定會去做。
    唯有如此,師門才能長久傳承下去。
    一個龐大的宗門僅靠兩三個人無法維持,但這些事陸園並不著急。
    他的幾位 弟子實力已極為強大,早已超脫時間長河,無需擔憂歲月流逝。
    隻要他們存在,師門便不會消亡。
    更何況截教威名赫赫,又有誰敢輕易招惹?
    待眾人離開後,陸園也開始了閉關。
    此前在盤古寶庫中收獲頗豐,最終突破至混園大羅金仙,卻因時間緊迫未能梳理所得。
    而且混沌鍾內還封印著一位瀕臨隕落的混沌神魔,急需處理。
    他盤膝而坐於雲端,造化玉蝶懸浮於頭頂,散發著玄妙清光,緩緩融入體內,助他領悟法則。
    這造化玉蝶確實功不可沒,若非它的幫助,力之法則以及其他法則的進步絕不會如此迅速。
    他沉浸心神,整理自身感悟。
    力之法則最為深刻,以力證道本就依賴此法則,“一力降十會”,力之法則在三千法則中極具破壞力,堪稱至高無上,其蘊含的力量遠超想象。
    此外還有丹道法則、極速法則等,皆在造化玉蝶的輔助下不斷領悟。
    突破至混園大羅金仙後,他對法則的理解更加深入。
    此時可以明確,對法則領悟越深,所能發揮的實力就越強。
    同時,身兼多種法則的他,明顯感受到自身實力有所提升。
    這些法則中的每一條都蘊含著一種大道。
    其中力之法則為核心,其餘法則作為輔助,可以極大提升陸園的實力。
    而且他對法則的領悟越深,實力的增長就越顯著。
    陸園也在思考,若其他法則與力之法則相當,他的整體實力能達到何種程度。
    百年時光轉瞬即逝。
    在這百年間,陸園不斷參悟各種法則,使自身實力再次大幅提升。
    如今他已突破至混園大羅金仙,不再局限於準聖階段。
    此時的實力提升不僅依賴於修為積累,更在於對法則的領悟。
    混園大羅金仙與準聖的區別在於,前者能駕馭多種法則,將其轉化為實際戰力。
    但陸園發現,領悟的法則越多,展現的實力就越強。
    這種現象在洪荒中尚屬罕見,即便是混沌魔神,也未曾深入探究過。
    或許他們認為廣而不精並無益處。
    然而陸園不同,他有造化玉蝶助陣,還能借助多種造化法則本源。
    加之此前已有諸多法則的領悟基礎,雖未刻意追求,但他對法則的理解已達到一定境界。
    正如俗話所說,量變引發質變。
    當陸園掌握的法則數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其展現出的實力令人震撼。
    外人或許覺得同時掌握多種法則難以實現,但陸園卻能打破常規。
    至於其中緣由,他也無從知曉。
    冥冥之中,有些電影能做到這一點。
    在洪荒世界中消失後,他們幾乎本能地認為,隻要領悟一種法則並達到極致,自身實力就能發揮到最大。
    領悟其他法則隻會使本源變得複雜。
    百年過去,陸園的實力再次提升。
    從混園大羅金仙第一重初期突破到圓滿,不久後便能進入第二重境界。
    他感覺,一旦突破至第二重,除了道祖和那位空間魔神,洪荒中無人能敵。
    這位空間魔神在道祖成聖前已成就混園,以自身法則證道,遠非洪荒天道聖人可比,其實力甚至不遜於道祖。
    盡管陸園已突破混園,但他並未狂妄到挑戰空間魔神的地步。
    他曾有幸見到空間魔神,感受到其浩瀚無垠的力量,如今回想,對方依舊深不可測。
    換句話說,現在的陸園仍是空間魔神的對手,但要擊敗他也絕非易事。
    與此同時,陸園閉關領悟法則時,洪荒也掀起一陣小波瀾。
    這波瀾很快平息,因為唐僧師徒四人成功完成了西行之旅。
    孫悟空回歸唐僧身邊時,起初想放棄西行,但在唐僧的勸導下決定繼續任務。
    他們再次披荊斬棘,向西方靈山進發。
    經曆靈山之行後,孫悟空對靈山毫無好感,若非有任務在身,加之要配合多寶如來師伯,他根本不會前往。
    猴子在靈山的經曆也在洪荒流傳開來,唐僧等人自然也聽聞了這些消息。
    盡管驚訝於自己竟然還有位聖人的師父,但他心中更多思考的是靈山對待猴子的方式。
    無論如何,這隻猴子終究是他自己的一部分。
    言歸正傳,這就是佛教的立場。
    如今,猴子更遭遇了這種待遇。
    唐僧表麵上雖未多言,但內心仍有其他考量。
    至於豬八戒和沙和尚,他們本就出身天庭,此次前往靈山隻為功德與氣運,內心並不真正想加入佛教。
    他們渴望掌控自身命運,卻被安排得明明白白,這讓他們頗為不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無奈實力有限,隻能被動接受。
    然而,在孫悟空的引導下,兩人似有所悟。
    豬八戒和沙和尚對視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顯然,經過這一番波折,孫悟空絕不會真心投入佛教。
    加之他背後還有一位強大的師父,佛教即便想留住他,恐怕也不敢輕舉妄動。
    畢竟,背後有截教撐腰,動手前必須三思。
    而他們的情況則不同,天庭早已將他們拋棄。
    看到孫悟空時,他們心中燃起一絲希望。
    相較於佛教,他們更傾向截教,因為截教少了許多繁文縟節。
    多年接觸下來,他們深知截教內部雖有分歧,但各派之間合作無間,矛盾不大。
    這一點足以證明截教的與眾不同。
    僅此一點,就遠勝過佛教和天庭。
    從前兩人無路可走,隻能被動接受,如今見孫悟空身份曝光,立即想到對策。
    隻是礙於一路上被西方眾菩薩佛陀注視,他們雖心生此念,卻未說出口。
    然而,孫悟空逐漸察覺到一絲異樣,久而體會,終於明了其中深意。
    他自然不會拒絕,對這兩個師弟頗有好感。
    若他們真做出這樣的選擇,他自是歡迎。
    唐僧師徒順利完成西行,抵達西方靈山。
    就在西行結束之際,西方氣運驟增,功德金雲漫天。
    此景令西方諸佛菩薩欣喜不已。
    菩提老祖愁容消散,這等待已久的局麵終於到來。
    天庭、截教同樣受益於這份氣運與功德。
    然而相較之下,截教所得遠不及西方。
    西方氣運達到巔峰,但並非獨霸洪荒,截教及人教、闡教的氣運仍在其上。
    對此,西方二人雖感失落,卻也無計可施。
    畢竟陸園已成混園大羅金仙,通天教主的誅仙四劍非他們能敵。
    一旦衝突,陸園足以覆滅佛教。
    故而佛教唯有安守靈山。
    他們所需之氣運與功德天道既已賜予,西方亦得大興。
    西行圓滿,眾皆歡喜。
    這是天道注定,無法逆轉。
    各方勢力雖無法獲取太多利益,但也已心滿意足。
    唐僧取經歸來後亦被授予佛位,而佛教對孫悟空過往之事未再追究,仿佛一切未曾發生。
    對此,孫悟空自不會介懷,隻需配合師伯行事即可。
    唐僧、豬八戒與沙和尚亦留居靈山,成為西方佛教的 弟子。
    然而,他們是否真心歸附,無人可知。
    若非孫悟空之事,或許他們心中並無他念。
    即便唐僧亦如此。
    西行完成後,西方佛教氣運大增,教義逐漸傳播至東方,乃至西方,信徒漸多。
    這令諸多佛陀欣喜不已,因氣運強盛,修行速度亦隨之加快。
    然而,在東方有截教、人教及道教存在,西方佛教傳教難免受阻,即便信徒眾多,與三教相比仍顯不足。
    即便如此,佛教已然知足,畢竟西行前,東方幾乎無人信奉佛教,甚至對其抱有抵觸情緒,皆因當年準提與接引之舉令人難以接受。
    此時洪荒大地,呈現一片繁榮景象,生靈各展其能。
    昔日紛爭逐漸減少,大羅金仙亦隱世修行,力求突破至準聖境界。
    這些修士大多處於閉關狀態,隱約感受到某種天意,若實力停滯不前,恐難有所成就。
    未來不久,洪荒將經曆一場生死較量。
    以我當前的實力,恐怕隻能充當炮灰。
    這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天意。
    許多人因此感到危機,紛紛心生警覺。
    對於此事,眾多宏大的修士不敢輕視,反而極為重視,甚至將其視為天道的隱秘指引。
    於是,他們紛紛尋找洞天福地,閉關修煉。
    心中已確信,又一個量劫即將來臨。
    為應對這場劫難,他們都加倍努力,希望能在量劫之前提升實力,獲得自保之力。
    人族作為天地的支柱,雖人數稀少,但仍在延續。
    不過,目前人族中的修士寥寥無幾,大多仍是普通人。
    人族受到女媧和陸園的保護,無人敢於冒犯。
    即便如此,陸園依舊謹慎,尤其是關於島內的隱秘之事。
    他緩緩睜開雙眼,眸中隱約可見日月星辰,金光流轉。
    百年來,陸園對自己的法則進行了係統梳理,對過去模糊不清的認知豁然貫通。
    這也是他百年間實力突飛猛進的原因。
    感受到自身的變化,他頗為滿意,現在的實力比剛突破時更強了許多。
    忽然想起自己體內的時光磨神,以及另一位混沌魔神。
    身形一閃,他便出現在混沌珠中。
    時光磨神仍被困於此,陸園決定立刻解決這個隱患。
    雖然混園大羅金仙境界讓他對此充滿信心,但他仍先前往木之魔神的舊地。
    這位混沌魔神氣息微弱,僅存一線生機。
    此處位於混沌鍾內,陸園隻需一個念頭,即可令其徹底隕落。
    喜歡洪荒:棄徒逆襲,最狂柳樹精請大家收藏:()洪荒:棄徒逆襲,最狂柳樹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