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靈氣
字數:2918 加入書籤
許中南和路途一邊聽唐哲闡述方案,一邊不停點頭, 前兩點 “逐步減伐”“轉崗護林員” 的思路,既穩妥又貼合實際,可聽到第三點 “發展特色產業” 時,兩人臉上的表情漸漸嚴肅起來。
等唐哲話音剛落,路途就迫不及待地開口:“你說的前兩點,實施起來確實不難 ,我們可以用三到五年作為緩衝期,每年減少 20 的砍伐量,同時分批培訓工人轉崗,這些都能協調解決。可最後一點發展中藥材、搞生態旅遊,實操起來恐怕沒那麽容易。”
許中南也跟著補充,語氣裏帶著幾分擔憂:“農業產業的發展向來是‘投資長、見效慢’,風險還大。就拿種中藥材來說,氣候、土壤、病蟲害,哪一環出問題都可能血本無歸。老百姓本來就窮,要是投入了本錢卻沒收成,不僅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還可能引發新的矛盾。”
唐哲聽著兩人的顧慮,反而笑了:“兩位領導常年在機關,對國家政策的理解肯定比我深。現在正是改革開放初期,各行各業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就像林城的個體戶,上半年還寥寥無幾,不過半年時間,現在已經遍地都是了。”
“市場經濟一旦起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會越來越高,對‘健康’‘特色’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 ,現在提前布局,正好能搶占市場先機。而且國家未來肯定會加大對‘可持續發展’的投入,梵淨山的中藥材本就有天然優勢,這可是別的地方搶不走的。”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就比如說三七之種的草藥,隻有梵淨山的酸性土壤才能長出這麽好的品相,裏麵含有的皂苷成分比其他地方高 30 以上。還有天麻、三七當地叫竹節人參),這些都能人工培育,技術難度不算大。”
“隻要政府能請專家來培訓,再出台點補貼政策 —— 比如免費提供種苗、幫忙找銷路,老百姓肯定願意試。他們要的其實不多,隻要能靠自己的手養家糊口,就會拚盡全力去做。”
這句話讓路途的眉頭漸漸舒展,但他心中仍然有些猶豫。他思考片刻後,開口說道:“那生態旅遊呢?你剛才提到的這個詞對我來說很新鮮,但梵淨山目前的狀況實在讓人擔憂。這裏連一條像樣的道路都沒有,老百姓們還在為溫飽問題而苦苦掙紮,又有誰會特意來這樣一個地方旅遊呢?”
唐哲聽到路途的疑問,微微一笑,拿起最後一塊牛肉,邊咀嚼邊解釋道:“這個問題其實不用過於著急,我們可以先‘借勢’。”
“借勢?”路途和另一個人對視一眼,兩人臉上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他們不解地看著唐哲,顯然對這個詞感到陌生。
唐哲見狀,點了點頭,肯定地說:“沒錯,就是借勢。咱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多信仰的國家,儒釋道三教在這片土地上流傳了數千年,其中信佛的人尤其眾多。雖然前些年,‘朝山拜佛’被歸類為封建迷信活動,但老百姓心中的信仰並沒有因此而斷絕。就拿魚泉大隊的鎮江寺來說吧,每逢初一、十五,都會有香客偷偷前往上香祈福,有時候甚至能聚集上百人。”
“可這還是封建迷信啊!”路途的聲音不自覺地高了起來,他的眉頭緊緊皺起,眼神中透露出對這種說法的不認同。
由於前些年的政策引導,在他的腦海裏,封建迷信一直是被批判和否定的對象,而香客朝山這種行為,在他看來與封建迷信並無二致。
唐哲看著路途,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苦笑。他輕輕地搖了搖頭,似乎對路途的觀點感到有些惋惜。然後,他深吸一口氣,緩緩地解釋道:“路處長,您對‘迷信’的理解可能有些片麵。在我看來,‘迷’指的是‘糊塗’,而‘信’則是‘相信’。所以,真正的迷信應該是那些在沒有經過理性思考和判斷的情況下,就盲目相信一些事物或觀念的行為。”
唐哲頓了頓,繼續說道:“比如說,有些人信奉‘一貫道’,他們生病了不去看醫生,反而隻吃香灰,認為這樣可以治病。這種行為顯然是有害的,因為它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可能會延誤病情,甚至危及生命。這就是典型的害人的迷信。”
說到這裏,唐哲稍稍提高了聲音,強調道:“但是,老百姓去廟裏燒柱香、許個願,這隻是一種樸素的信仰,表達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家人平安的祈願。這與那些害人的迷信有著本質的區別,不能一概而論啊。”
他凝視著兩人那若有所思的麵容,嘴角微微上揚,繼續闡述道:“老百姓的信仰其實非常單純質樸,無非就是希望家人平平安安、五穀豐登。如果我們能夠巧妙地將這種‘朝山’的需求轉化為‘生態旅遊’,那麽不僅能夠充分尊重他們的信仰,還能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這豈不是一舉兩得的美事嗎?”
許中南的眼睛突然閃過一絲亮光,仿佛突然間領悟到了什麽,他激動地說道:“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可以先借助現有的香客資源,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朝山,然後再逐步開發生態旅遊項目?”
唐哲用力地點了點頭,語氣中透露出些許興奮:“對,就是這樣!但這還遠遠不夠。”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梵淨山本身就是一張極具吸引力的名片,但僅有山還不夠,我們還需要賦予它更多的‘靈氣’。”
“靈氣?”聽到這個詞,許中南和另一個人不約而同地愣了一下,顯然對這個概念有些陌生。
唐哲看著遠處高聳入雲的金頂,在晨光中就像一尊高大的神像:“對,靈氣,佛教有四大名山:五台山是文殊道場,普陀山是觀音道場,峨眉山是普賢道場,九華山是地藏道場。梵淨山金頂上正好有兩座廟,一座供如來,一座供彌勒 ,佛教裏彌勒是‘未來佛’,象征著希望和新生,這不正好和我們討論的‘梵淨山未來發展’契合嗎?我們要是把梵淨山打造成‘佛教第五名山 —— 彌勒道場’,既有文化底蘊,又有信仰支撐,還怕吸引不來人?”
喜歡重生1979:開局成為賣炭翁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開局成為賣炭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