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不死之身
字數:9912 加入書籤
“逍遙子。”
這時,曉夢輕聲喚他。
“自今日起,天人兩宗合而為一。”
“無論遭遇何事,天人兩宗皆當恪守天人之道。”
“修己修身,兼濟天下,和光同塵,你可應允?”
曉夢容顏與目光似透著溫潤光澤,恰是道家心法至高境界——和光同塵的體現。
“老夫與曉夢掌門誌趣相投。”
逍遙子肅然說道。
隨即取出人宗掌門信物及手中雪霽劍,與曉夢遙相對視,彼此會心一笑。
天宗與人宗延續三百年的紛爭,在這一笑間煙消雲散。
“這變化也太快了吧?”
“剛才還劍拔弩張,轉眼就握手言歡了?”
“無從知曉,莫再追問。”
“或許這就是他們與我們不同之處,拿得起,亦放得下。”
看著逍遙子將雪霽劍及人宗掌門信物交付曉夢,眾人雖驚訝,卻也不禁感慨。
……
“此次天人兩宗重歸一統,曉夢掌門實力在我之上。”
“這雪霽劍與人宗掌門信物,就托付於曉夢掌門保管吧。”
逍遙子說道。
若非曆經百年滄桑,哪怕真敗於曉夢,逍遙子也斷不會輕易交出掌門信物。
如今,他心中一片坦然。
“不,逍遙子。”
曉夢輕輕搖頭。
“這掌門信物,既不應由你執掌,也不應由我執掌。”
“而應交給更具實力之人。”
聽罷曉夢所言,逍遙子微怔,旋即二人目光齊齊落在張清玄身上。
“嗯?”
察覺到二人視線齊聚自身,張清玄略顯詫異。
隨後莞爾一笑。
“二位厚愛,然我此次前來,隻為化解天人兩宗恩怨,兼以傳道。”
“如今你們已悟大道真意,隻需將此道傳承,亦不負我一番苦心。”
“既然二位明了我的心意,我亦可告辭了。”
張清玄輕拂衣擺,徐徐起身。
“然而,張道友……”
見張清玄似無絲毫留念,轉身欲離,逍遙子大驚。
“還盼二位謹記今日之語,修道當先修身。”
“保全天性,不損己身;遇險不亂,通達天理。”
“能行此十六字,方可悟大道真諦。”
張清玄指尖淩空劃動,瞬息間化作靈符。
刹那間,他的身形已在曉夢等人視野中消逝。
仿若仙人過境,不留痕影。
“張道友,請稍待!”
逍遙子追趕而出,卻發現張清玄已然杳無蹤跡。
“張道友應已離去。”
曉夢說道。
盡管她並未動用感知之力探尋張清玄所在。
但想到他的修為,以及適才指尖凝符之舉,曉夢確信,此刻張清玄恐已遠超太乙山範圍。
“既然張道長無意接任教主之位。”
“此事仍由曉夢師妹擔當。”
逍遙子歎息一聲。
“好。”
曉夢頷首,目光轉向身後天宗長老們。
似有所思。
“諸位道友,昔日張清玄道長因私事退出本門。”
“僅因擔憂連累道家而已。”
“然而,張清玄道長不計昔日被逐出師門之仇,助我道家化解三百多年的恩怨。”
“更促成天人兩宗重歸一體。”
因在結界中苦修百年,修為大增。
曉夢此前受金光咒反噬所傷,現已痊愈。
她此刻說話,內力加持,聲音傳遍太乙山。
山中所有道家 皆可聽清其言。
“經我與逍遙子商定,自今日起,過往罪責一筆勾銷。”
“若張清玄有意回歸,太乙山隨時歡迎。”
曉夢語末,隱含期待。
出身金榜第九,掌握符籙至高技藝者,若放任離去,實為道家損失。
話音剛落,太乙山上萬 齊聲高呼:
“恭迎小師叔回歸!”
……
“呼——”
數裏外荒原上,張清玄身影顯現。
隱約聽見太乙山傳來呼喚,辨出“小師叔”、“回歸”等詞。
心知其意,卻搖頭輕笑。
“求全性命,若不能順性而活,何談全性。”
他背手仰望遠方,似有所思。
“道家之事既了,亦算償心願。”
“今當如公子所言,去看看更寬廣的世界。”
嘴角浮現淺笑,邁步前行。
天幕的畫麵緩緩隱去,這意味著第四位盤點者已完成任務。
一些觀眾仍意猶未盡。
“清玄行事真是一如既往的灑脫。”
“這才是修道者追求的至高境界。”
“當年道家雖驅逐了他,他卻以德報怨,消弭了天人兩宗三百年的宿怨。”
“這份胸懷,我們難以企及。”
“不知下一位盤點者會是誰?”
天幕再次風雲變幻,眾人頓時精神振奮,滿懷期待地等待新的異能者現身。
……
“說得好。”
張三豐眼中流露欣慰之色。
“天人之道,既要修外,也要修內。”
“切勿因專注內心修煉,而忽視外界感知。”
“內外兼修,方為真正的天人之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聽罷張三豐語重心長的教誨,武當七子皆恭敬聆聽。
於他們而言,張三豐不僅是師,更是如父般的存在。
“有師父在,我們定會勤勉修行,絕不懈怠。”
莫聲穀朗聲道。
“實在慶幸能有師父這樣優秀的導師。”
殷梨亭微笑說道。
武當七子隨之歡笑。
“對了,不知下一位全性的上榜者是誰。”
“我們武當、蜀山、道家、陰陽家都有人上榜。”
“其餘知名道門寥寥無幾,不知是否還有人入選。”
宋遠橋對此最為關注。
“或許有吧。”
張翠山笑著回應。
想到石蘭和大司命等人因身份暴露而被昔日同修圍攻,張翠山愈發感激張三豐這位良師。
他也更加認同殷梨亭的話。
就在這一刻。
第五道剪影身形略顯矮小,姿態靈動飄逸。
它緩緩自天幕降下,居於 。
奇技·六庫仙賊!老頑童周伯通!求訂閱)
眾人注視著這與眾不同的身影。
此前四道剪影,個個高挑俊美,而此刻的這一位卻顯得稍有年長,與之前的風格截然不同,令人耳目一新。
“年紀似乎比前幾位都要大些。”
“不知會是誰呢?”
“難不成是另一派係的人?看樣子資曆不淺,身份想必不低。”
“若是如此,其他人得知此人的名號,怕是又要議論紛紛了。”
“一個如此高齡的人還投靠外派,未免太不妥當。”
眾人低聲私語間,第五道剪影漸漸顯現。
果然如大多數猜測,是一位須發皆白、麵容慈祥的老者,但他的神態卻帶著幾分孩子氣的頑皮與不羈。
“這……誰能將蒼老與童趣融為一體?”
“不可思議,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氣質在他身上竟完美契合。”
“仿佛天生如此。”
忽而有人注意到老者的發髻,那是道家中特有的發式。
“沒錯,就是道教的桃木簪!”
“而且這種簪子的樣式,我見過!”
“像是大宋時期的……全真教的!”
“全真教?就是那個位於終南山,大宋第一道教門派全真教嗎?”
許多人順著線索,通過老者的發簪猜測出他與全真教關係密切。
“等等,全真教,白發……這地位不低啊……”
很多人似乎想起了什麽。
氣氛瞬間陷入短暫的沉默。
“我想起來了!”
忽然有人高聲喊道。
“這位不正是全真教首任掌教王重陽的俗家師弟,號稱‘老頑童’的周伯通嗎?”
“什麽?竟然是周伯通?!”
此話一出,眾人如水滴落入即將沸騰的油鍋,紛紛議論開來。
“據說周伯通生性天真,喜歡戲耍他人,因此得了‘老頑童’的稱號。”
“當年鎮守鹹陽的郭大俠,還與他結拜成忘年之交呢。”
“若他真的加入全性,倒也不是完全難以理解。”
以老頑童的年齡、武功和資曆,在全真教,除了王重陽外無人能及。
然而他的性格向來隨性不受約束,連全真七子都對他無計可施。
所以,老頑童加入全性並不奇怪。
……
【六庫仙賊持有者:全真教,“老頑童”周伯通。】
很快,榜單確認了他的身份。
“真的是老頑童?!”
“哈哈,全真教那些道士們現在不知作何感想!”
“還能有什麽感想,難不成還能去教訓周伯通一頓?”
“別說教訓了,恐怕全真七子一起上,也不是這老頑童的對手!”
“沒錯,誰能想到這次上榜的竟是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全真教那些道士怕是隻能幹瞪眼了。”
全真教號稱大宋第一道教,規矩嚴格,對門徒要求極嚴。
唯獨周伯通與眾不同。
年紀雖大,卻不安分,常在江湖遊蕩,惹出不少麻煩。
有時還不得不讓全真七子出麵收拾。
時間久了,人們私下裏都稱他為全真教的克星。
...
“周大哥?!”
在鹹陽城頭,郭靖一眼認出了周伯通。
“沒想到周大哥也加入了全性。”
“丘處機道長和馬鈺道長若知道,恐怕又要氣得不行了。”
郭靖搖搖頭,對這位隨心所欲的義兄感到無奈。
“自華山論劍後,我就再沒見到周大哥。”
“不知他武功如何,但加入全性,想必已遠勝於我。”
想到此,郭靖雖對全真教可能的反應有些憂慮,但也暗暗羨慕周伯通的際遇。
畢竟全性不是隨便就能進的。
...
“周伯通?!”
桃花島的一處險崖上,當第五個身影出現時就似曾相識。
待周伯通現身,連黃藥師都拿不穩手中的玉簫。
“啪”的一聲,玉簫落地,斷成兩截。
然而黃藥師似乎渾然未覺,仍在喃喃自語:
“全性第五人是周伯通,周伯通就是全性的第五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黃藥師冷哼一聲:"當年他假意被困於桃花島,竟暗懷玄機!"
憶起舊事,黃藥師怒氣難平。
片刻後,他眉宇間忽現一絲緩和。
"全真教那些道士,向來拘泥於禮數。"
"老頑童雖為長老,地位僅次於祖師王重陽,卻投靠了來曆不明的全性。"
"若讓丘處機得知,定會震怒。"
黃藥師撚須沉吟:"不知這六庫仙賊究竟是何物。"
"既傳於老頑童,想來非同小可。"
"我在島上多年,也該出門走走了。"
尋得借口,黃藥師轉身離去,準備離島。
...
【六庫仙賊,乃練體至高之術。】
【別稱聖人盜,六庫指人體六腑,為吸納能量之所。】
【以此構建完美消化係統,所攝之物可瞬時分解。】
【無毒無廢,無需排泄。】
【此能力助人高效吸收養分,體質大增。】
【幾近不老,精力日盛。】
"不會衰老?"
"莫非這就是長生之道?"
"未必,六庫仙賊隻言不老,未提永生。"
"那消化係統又作何解?"
"聽來似可肆意飲食?"
金榜詳解六庫仙賊後,眾人皆因"不老"二字瞠目。
長生不死,是多少人心中的向往!
"等等!"
就在這時,忽然有人開口。
“六庫仙賊不是號稱永葆青春嗎?”
“可為何天幕中的剪影,看起來已似六七十歲的模樣?”
“即便比他的實際年紀年輕許多,但顯然距離不死之身還差得遠。”
此言一出,先前因提及六庫仙賊功效而激動的人們,也陷入了沉思。
喜歡綜武:金榜霸主竟是我兒!請大家收藏:()綜武:金榜霸主竟是我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