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可怕東西

字數:8641   加入書籤

A+A-


    諸葛正我等不再多言,率數百人自左側通道直入地宮。
    與其它通道相同,盡頭是冥王石窟。
    諸葛正我領先而行,見石窟內景象,心中震驚。
    此地無僵屍、七殺牌匾或傀儡,也無奇藥,僅有一座唐皇宮殿。
    宮殿外金甲武士似生似死,兩派人士到此,毫無動靜。
    更令他驚駭的是,此宮殿布局竟與汴梁宋國皇宮相似。
    凝視宮殿 牌匾,他終於明了此地布置的緣由。
    “宋 !”
    三字昭示此地王者與宋國有莫大關聯。
    宋明兩國武林高手止步不前,忽聞絲竹齊鳴,宮門徐徐開啟。
    一行眉目分明、神情莊重的男子魚貫而出,他們身側,白紙製成的文武百官隨風搖曳,詭異中透著幾分肅穆。
    “阿彌陀佛!”
    “五嶽劍派,義不容辭!”
    “不知是哪路宵小,竟敢在此弄虛作假?”
    宋明群雄怒喝連連,地宮內劍氣縱橫,勁風呼嘯。
    數百名武林精英氣勢勃發,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諸葛正我凝神注視那身披嶄新華服、氣度非凡的男子,總覺得此人似曾相識。
    氣質高貴者冷眼俯瞰喧嘩的江湖人士,唇角微揚,盡顯王者威儀。
    “膽敢在朕麵前無禮,實在放肆!”
    "朕觀爾等之中,當有大宋子民,莫非竟不識朕耶?"
    此話出自氣質非凡的 之口,令諸葛正我腦海中瞬間浮現出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模樣。
    沒錯,這位邙山地府中的男子絕非尋常。
    正是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
    地府行事大膽至極,不僅搜集了天下英雄的遺骸,甚至連赫赫有名的宋太祖屍身也未能幸免。
    宋城王,竟然真是大宋的君主。
    諸葛正我認出了宋城王的身份,地宮之外頓時金光四射。
    【史上十大至尊勢力】
    【第五位:地府】
    【地府十王:宋城王趙匡胤】
    【宋城王生前為帝,死後為王,皇威霸道,掌管地府,監督百官!】
    【世間百國,無論官場還是民間,凡有 違法者,皆難逃宋城王法眼。
    君王定奪,文書拘人,即便陽間無法製裁,亦難逃宋城王審判!】
    天下百姓得知地府宋城王的事跡後,起初震驚,隨後滿心歡喜。
    地府 於世,宋城王專司監察官員。
    想到本國確有不少作惡多端的官員突然銷聲匿跡,想必便是宋城王所為。
    百姓紛紛向天邊的宋城王畫像膜拜。
    各國之中,宋國民眾跪拜最多。
    昔日備受打壓的大宋,如今因故去的先皇挽回些許尊嚴!
    地宮內,諸葛正我肅然起敬,毫不猶豫地跪下。
    身後四大名捕亦隨之跪下,鐵手、追命、冷血、無情互相對視一眼。
    宋國許多懸而未決的奇案現場,常有莫名紙屑留下,今日眾人終於明白幕後之人。
    宋城王趙匡胤自知跪拜者皆為宋人。
    趙匡胤乃宋國開國之君,因屍兄自陵墓中將其喚醒,並以秘法煉化成地府的宋城王。
    他對江湖紛爭並無興趣,更重視朝廷忠奸分明。
    他環視少林、武當及五嶽劍派眾人,最終將目光鎖定在諸葛正我身上。
    “你來到地府,定是想探查核心,獲取奇珍!”
    “你們不過如螻蟻般微不足道,本不該通過此處。
    但今日見你,身為宋人,你心間浩然正氣最為濃厚。”
    “好!朕平生最欣賞的就是光明磊落、坦蕩無畏之人!”
    “無論是宋國還是明國,若有膽量飲下宋城殿的剜心剖骨湯者,朕便讓他們進入下一殿!”
    “法曹,取朕的仙湯來,此物難得,務必要謹慎對待!”
    趙匡胤凝視諸葛正我頻頻點頭,但看向明國武林之人時,眼中卻閃過一絲寒意。
    他曾被屍兄從黑暗陵墓中救出,也習得了宋城王一脈的地府觀氣之術。
    相較諸葛正我頭頂清朗的青氣,明國武林領頭者從大和尚到小道士的氣息皆顯汙濁。
    尤其是五嶽劍派的幾人,其頭頂之氣猶如黑雲,混雜著象征殺戮的紅絲以及象征機械傾軋的灰氣,表明他們內心充滿汙穢。
    “謹遵冥王旨意,咯咯咯,咯咯咯!”
    趙匡胤一聲令下,身後兩具紙人身軀隨風扭曲,隨即返回宮殿。
    這兩具紙人薄如蟬翼,瞬間歸位卻力大無窮。
    一具懷抱火爐,雖由紙製成卻未燃起;另一具則提著巨大瓦罐,來到宋國與明國武林人士麵前。
    紙人熟練地將瓦罐置於火爐之上,趙匡胤冷哼一聲輕吹一口氣,瓦罐內的不明粘稠液體開始沸騰。
    “你在宋國朝廷任職,官職似乎還不低!”
    “來,嚐嚐朕這湯,名字雖不吉利,但你若敢飲下,便能證明子嗣是否初心未改。”
    趙匡胤凝視諸葛正我,悠然道。
    宋國太尉聞言淺笑,緩緩起身。
    “先皇所賜,怎敢推卻?聽說地府藏有奇珍,此湯下肚或許真有好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哈哈哈!”
    諸葛正我大笑,邁步上前接過瓷碗,高湯一飲而盡。
    毒湯入腹,他先覺五內翻湧,繼而一股清氣直衝腦際。
    憶及當年拜師先皇、執掌六扇門的舊事,往事如幻燈般掠過腦海。
    諸葛正我陷入沉思,體內真氣奔騰,眾人見狀,隻見大宋太尉周身汗霧蒸騰,將他完全籠罩。
    宋國,汴梁。
    宋哲宗見到先祖位列地府十王,心中驚怒交織,許久無語。
    群臣不明帝意,亦無人敢言,金鑾殿寂靜得令人窒息。
    蔡京與高俅等佞臣目睹先皇在陰間判別忠奸,無不冷汗涔涔。
    二人做盡惡事,此刻方知冥界亦在注視人間。
    蔡京想起族人莫名失蹤之事,眉間閃過殺機,打破殿中沉寂。
    “陛下,地府擅闖我大宋皇陵,取走先皇遺骨,罪大惡極!”
    “懇請陛下調動舉國之力,聯合諸國,徹底清除地府!”
    蔡京話音剛落,宋哲宗卻歎息搖頭。
    “生死有常,地府背後之人能讓先皇複生,此等神通,非朕所能抗衡。”
    “先皇遺骨一事,不必再提,朕今日要看眾臣如何通過考驗!”
    “朕定要讓 知曉,趙氏後裔亦能守護好這江山!”
    盡管宋哲宗行事多有荒誕,但相較於其他國家,大宋武林實屬羸弱。
    然關乎趙宋家族榮耀,其胸襟亦算寬廣。
    蔡京瞧著陛下凝望遠方、目光堅定,不由得吞咽了一口唾沫,再不敢多言一句。
    他與秦檜相視一眼,彼此從對方眼中讀出了對宋城王的畏懼。
    地宮之中,飲下趙匡胤所留的高湯後陷入往事回憶的諸葛正我。
    忽而,眼中光芒暴射,在地窟內仰天長嘯。
    “啊!”
    諸葛正我笑聲連綿,震得上方石壁嗡嗡作響。
    鐵血、無情、追命、冷血察覺師父眼中閃爍柔光,長嘯聲中似含金石之音,皆心生歡喜,知宋國侯爺武功又有所精進。
    四大名捕並未看錯。
    原本停滯於宗師初境的諸葛正我,一碗承載過往的高湯入腹,因浩然正氣無所不能言表。
    現已晉升至宗師中境。
    剜心剖骨湯,此地府之物神妙無比,令地窟內江湖人士無不熱切注視。
    “剜心剖骨,果真威名赫赫!罷了,我嵩山派丁勉便勉力一試!”
    人群中,嵩山派副掌門丁勉,儀表堂堂,自眾人間緩步而出。
    多年來武學修為未曾更進一步的他,今日良機就在眼前。
    泰山派中,一白發童顏的道士眼中掠過貪念,隨之邁出幾步。
    “泰山玉磯子願承宋城王藥湯,我泰山 光明磊落,今日必當揚名天下!”
    泰山派掌門天門道人的師叔上前,與丁勉並肩而立,向著宋城王恭敬行禮。
    人群中,左冷禪見師弟未稟報便自行索要藥湯,眉頭微蹙。
    左冷禪見明國武林中人齊聚,環顧四周,卻發現華山派的嶽不群麵露微笑,絲毫未顯爭鋒之意,頓時出言相諷:
    “久仰君子劍嶽不群以正氣聞名,今日若要為五嶽劍派爭光,為大明揚威,這君子劍之名,當屬合適。”
    左冷禪特意加重了“君子劍”三字,讓在場之人盡皆知曉嵩山派與華山派素來不合。
    此言中“君子劍”似有偽善之意,引得不少人暗自發笑。
    嶽不群聽後,雖被當眾刁難,卻神色如常,僅拱手一笑。
    “左掌門所言甚是,然武道修行,根基穩固方能長遠。
    嶽某自信與貴派路徑不同,無需借助外物強行突破境界。”
    嶽不群此語暗指嵩山派急於求成,左冷禪聞言冷笑一聲,不再理會。
    石窟內情形,宋城王趙匡胤了然於胸。
    身為尊者,他不願多言,僅微微點頭示意,便有侍從呈上藥湯給丁勉與玉磯子。
    二人神情嚴肅,仿效諸葛正我之舉,端起湯碗飲下。
    丁勉頓感腹內溫熱,一股青氣直衝頭頂,全身經脈隨之動蕩不安。
    欣喜之餘,他的腦海中浮現出少年習藝時的點滴畫麵。
    然而,嵩山派近年來多行不義,丁勉雖心存禮數,卻也難以忍受片刻。
    腦海中閃過當年迫使劉正風自刎的一幕,他的體內躁動之氣瞬間失控,四處衝撞,忍不住仰天長嘯:
    “劉正風、曲洋,此事與我無幹,分明是掌門懲戒衡山莫大,你何故耿耿於懷!”
    與此同時,丁勉眼前浮現幻影,宋城王麵容莊重,仿若審判者審視著他。
    他一聲喝出,衡山派眾人無不變色,泰山派玉磯子更是在地麵上翻滾哀嚎,那鶴發童顏的老道,竟因劇痛倒地不起。
    玉磯子雖輩分極高,卻早已沉淪於五欲之中。
    當他服下藥湯時稍作遲疑,藥力即刻發作。
    “春桃,你罪該萬死!勾結外人,害我失勢。
    左冷禪若逼迫你背叛,你定不會屈服,我這泰山派掌門之位恐難保全!”
    玉磯子與丁勉所見相同,皆提及左冷禪的陰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左冷禪身為掌門,麵對眾人的羞辱,怒火中燒,幾乎按捺不住出手的衝動。
    宋城王察覺到左冷禪隱藏的殺機,冷冷注視著他。
    地府秘術威力非凡,宋城王的身影在空中顯得威嚴無比。
    左冷禪隻覺胸悶難耐,幾欲嘔血,強忍傷痛後退數步,竟無力拔劍。
    石窟內無人敢幹涉宋城王之事,丁勉口吐鮮血,昏死過去,總算保住性命。
    玉磯子毒性發作,掙紮一陣後癱軟不動。
    宋城王揮揮手,幾個紙人判官嬉笑著拖走玉磯子 ,送至趙匡胤身後的殿堂。
    宋城王掃視明國武林眾人,開口說道:
    “能入我殿者,皆是勇士。
    但若有人膽敢違背規矩,必將受最嚴酷懲罰。”
    “快滾!”
    成千上萬的陰森聲音回應,令明國武者無不驚懼。
    地宮深處,局勢愈發緊張。
    明國武林人士明白,今日若無人能承受湯藥之苦,便無法通過此殿,目光紛紛投向衝虛道長和方正大師。
    作為武當、少林掌門,衝虛與方正無疑是正麵角色。
    然而,即便他們,也對自己能否飲下這碗剜心剖骨湯毫無把握。
    二人相視一笑,默契地望向華山派陣營。
    前方有地府寶物,如今隻能寄希望於君子劍的藥性抵抗力。
    “嶽不群!”
    “唯有君子,可抵禦此湯。”
    “整個武林,全靠華山派了!”
    眾人齊聲高呼,將嶽掌門推向雲端,這一舉動讓寧中則與嶽靈珊怒不可遏。
    嶽不群內心雖暗藏機鋒,卻自認中毒速度會快過玉磯子。
    君子劍一生鮮有狼狽,此刻卻在億萬雙眼睛下窘迫不已,臉上交替泛紅、發青,嘴唇抖動,無言以對。
    就在氣氛緊張之際,華山派人群中走出一位滿臉胡須、神情憔悴的男子,正是令狐衝。
    “不就是剜心剖骨湯?行走江湖,我見過更可怕的東西。
    這湯再苦,也不及傷心難過!”
    喜歡綜武:金榜霸主竟是我兒!請大家收藏:()綜武:金榜霸主竟是我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