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老兩口為了兒子吵架
字數:5028 加入書籤
“我說錯了,三個給你按照四毛算。”
“說一毛三,是為了方便計算,不是火燒一毛三。”
“你要是隻要一個的話,素火燒一毛五一個。”
賣火燒的攤販,連忙糾正道。
“噗嗤。”
王東升沒忍住笑了出來。
他剛剛還在想,這老板是故意如此,還是算錯了。
現在發現,老板比他想的還要多。
“我沒什麽文化,讓兩位同誌見笑了。”
賣火燒的攤販,被王東升笑得有些不好意思。
“沒事,說清楚就行。”
“大家都沒文化。”
李來富給了賣火燒的商販四毛錢,拿著三個火燒皮,帶著王東升回到停拖拉機的地方,把三個火燒皮遞給了拖拉機司機。
然後等拖拉機司機吃完,立即返回。
途中,王東升把自己想要先建一個小型養豬場,想要批一塊地的事情,跟李來富說了說。
“升子,你不能直接以蓋養豬場的名義批地。”
“這樣操作,會非常麻煩,到最後,你可能還要掛靠在大隊名下。”
“最好以蓋房的名義,給你批一塊地。”
“操作起來也簡單,至於批了地,你是用來蓋房,還是用來蓋豬圈,沒人會管。”
李來富提議道。
“還是書記想得周到,那就以蓋房的名義,批一塊地,麻煩書記了。”
王東升隻想著蓋養豬場,倒是沒想這麽多。
聽到大隊書記這麽說,才反應過來,蓋養豬場跟蓋房,還真不一樣。
以現在的情況,真要蓋養豬場,要麽掛靠在大隊,要麽找其他國營養豬場掛靠,後期麻煩得很。
完全不如以蓋房的名義批地來得方便。
“升子,回去後,你看好哪塊地,就直接跟我說。”
李來富見王東升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就沒有再多說。
“行,我回去先看看在什麽地方蓋房合適。”
兩人聊著天,曬著太陽,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也沒有了繼續聊下去的欲望。
顛顛簸簸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是趕回了村子。
王東升拒絕了讓拖拉機送到他家門口的好意。
到了村子,沒等拖拉機停穩,就直接跳了下來。
大中午坐拖拉機,實在是太難受了,他是一刻也不想多待。
跟大隊書記打了個招呼,王東升溜達著往回走。
大中午的,村子裏也沒什麽人出來,王東升不由加快了腳步。
到家的時候,他已經是滿頭大汗。
王成海,王曉雅,孫婷,孫靜幾個孩子,看到他回來,立即就圍了上來。
見他買了驢肉火燒,幾個孩子瞬間歡呼雀躍起來,立即就要吃。
“你們不是剛剛吃飽飯嗎?火燒留著晚上再吃。”
王母看到幾個孩子圍著王東升要驢肉火燒,嗬斥道。
“奶,我還能吃,剛剛隻是吃了個七分飽。”
“姥姥,我也能吃,我要吃驢肉火燒。”
“爹,我也要吃。”
“舅舅,我都聞到驢肉火燒的香味了。”
“好好好,給你們吃,都不要急。”
王東升帶著幾個孩子,拿著驢肉火燒回到廚房。
給王成海,王曉雅,孫婷,孫靜一人分了半個驢肉火燒。
然後,又分別給二姐,宏偉,七姐,老爹老娘,媳婦兒拿了一個驢肉火燒。
“升子,你不吃嗎?”
王桂萍詢問道。
“二姐,不用管我,我已經吃了兩個驢肉火燒。”
“你們要是不夠的話,這裏還有。”
王東升把剩下的火燒,全部拿到桌子上,對著大家夥說道。
“都已經吃過飯,吃一個嚐嚐就行。”
“剩下的,你們留著晚上吃。”
“我們想吃,隨時可以去買,不用節省,咱家現在又不是吃不起。”
“敞開了吃就行。”
王東升大氣的說道。
二姐,七姐,老爹老娘,正是因為知道他這段時間賺了不少錢,才沒有拒絕,也沒有說他浪費。
王父王母,慢慢也已經習慣王東升買這買那。
最近這段時間,家裏吃棒子麵都少了。
平時都是直接用白麵蒸饅頭,或是蒸米飯。
前段時間,王東升往家裏帶了不少大米和白麵回來,足夠他們吃很長一段時間。
“升子,事情辦得咋樣了?”
王父問道。
“辦好了,從煤炭公司弄到了指標,四十五塊錢一噸煤,一個季度有一百噸的指標。”
“計劃內的煤,指標可能也會增加一些。”
“今天也是巧合,碰到了於正明於主任的親弟弟於正陽,他就是咱們縣計劃經濟委員會的主任。”
王東升見大家都對這事兒好奇,就詳細的把情況說了一遍。
“那你不是要欠下於正陽主任的人情。”
王母說道。
“已經找補回來了。”
“大隊書記已經同意給咱家批一畝地。”
“今年大隊養豬場不再養豬,等市裏的政策落實下來,就會把咱們大隊的養豬場承包給咱們。”
“我肯定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王東升一臉得意的說道。
“這還差不多,總不能讓大隊占便宜,又不給咱好處。”
王母見兒子這麽說,也滿意了。
“你就是頭發長見識短。”
“哪怕升子沒有說這事兒,讓大隊書記欠著人情,對咱們也沒有任何的壞處。”
“以後咱們肯定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大隊書記幫忙。”
王父來到廚房門口,點燃一根煙,咂吧了一口,吐出一個煙圈後說道。
“你頭發倒是不長,也沒見你有什麽見識。”
“要不是升子這幾個月賺了些錢,我們還天天跟著你吃糠咽菜呢。”
“自己屁本事沒有……”
“我是沒本事,我兒子有本事就行。”
“現在出去,誰不說我有個好兒子。”
“這就不是之前天天罵升子混蛋玩意,敗家玩意的時候了。”
“好兒子,也是我生的,他幾個姐姐管的好。”
“讓你管兒子,指不定早就被打傻了。”
“你還好意思說,他之前不正幹,還不是因為你們慣的。”
“他能有出息,都是因為我管得嚴,拿棍子打出來的。”
老兩口,你一句我一句,誰也不讓誰。
看到老兩口越說越來氣,越說越離譜,王東升,王桂萍,王愛娣三姐弟,連忙勸說。
“你們也真是,都這麽大年紀了,為了這點小事,還能吵起來。”
“咱們日子越過越好,都是大家的功勞。”
“我是你們的兒子,有出息,你們臉上都有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