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年中秋
字數:4340 加入書籤
“二叔,三叔要是有什麽事情需要幫忙,就讓他們直接來找我。”
“賣電子表,廣播匣子,電視機,這些東西,提成就按照幾個姐姐的提成算,一分不讓。”
王東升聽明白了爹娘說的事情。
二叔,三叔雖然都有些自己小心思,卻並不是那種奇葩的親戚。
上輩子,他們這一大家子,也沒有鬧什麽矛盾,真要求到他頭上,能幫一把,他也會盡力幫一把。
“升子,你別啥事兒都大包大攬。”
“咱們親戚這麽多,哪怕一人求你辦一件事兒,你都忙不過來。”
王母提醒道。
“我有分寸,二叔,三叔對咱家還不錯,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該幫還是要幫。”
“當然,我也不會無止休的幫忙。”
“要是什麽忙都不幫,也會招來村裏人的閑話。”
“我倒是無所謂,主要是怕爹娘你們受不了村裏這些人的流言蜚語。”
王東升說著轉頭看向老爹問道:“爹,二叔,三叔是不是想要堂哥去食品廠上班?”
“沒有說過,你兩個堂哥在磚廠上班挺好的。”
“另外幾個堂哥,有些不著調,讓他們去廠子上班,他們也不願意去。”
王父擺了擺手道。
老二,老三確實跟他說過,讓他跟王東升說說去食品廠上班的事情,都被他拒絕了。
在這方麵,王父還是拎得清。
要是幾個侄子著調,他肯定不會拒絕,能幫就幫一把,進了廠子,哪怕不能幫兒子太大的忙,最起碼不會添亂。
不著調的侄子弄到廠子,完全就是給兒子添麻煩,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他肯定不會幹。
“就怕你娘過來了一直念叨。”
“到時候你一心軟就答應下來。”
“升子,你爹要是幹出這事兒,就讓他自己去解決,你可別答應。”
王母太了解她這個不分好賴的婆婆了,絕對能幹出這種事情來。
“嗯,娘說得對,誰答應的讓誰解決。”
“真要想讓我幫忙,就讓他們自己來找我。”
王東升十分讚同老娘的話。
王父還想要說些什麽,見老伴兒瞪著自己,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閑聊了一會兒,把大兒子和閨女找回來,洗完澡,哄孩子睡著覺,跟媳婦兒玩了一個多小時遊戲,說了說租房的具體情況,這才休息。
接下來幾天,王東升上午在市裏帶著馮衛東和鄭永紅安排的人送貨,下午回家休息。
隨著中秋節臨近,雞蛋糕賣得也是越來越快,大部分時候,貨剛送到,不用一個小時就能全部賣完。
中秋節前兩天,王東升找到大祥訂好了前去粵省的日子,就在九月二十二號,過完中秋節的第二天。
車票由大祥解決,他有這方麵的門路,直接給弄了十幾張臥鋪。
車是下午兩點,要坐三十多個小時。
車票平均下來一張一百零二,上中下鋪都有。
為了方便,大祥直接買的是來回車票,光是火車票,來回就要兩千四百多,再加上送禮又花了一百多,總共花了兩千六。
普通人,根本就負擔不起。
好在,不管是王東升,還是大祥,這段時間倒賣各種東西,賺了不少錢,不然的話,不用說臥鋪,硬座都不一定買得起。
中秋節前一天,王東升帶著媳婦兒孩子去了一趟老丈人家,陪著老丈人和三個大舅哥,小姨子,好好喝了一頓。
把去粵省的時間告訴了三個舅哥。
下午回家,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中午又跟七個姐姐,姐夫,喝了一頓。
這一次七個姐姐把各自的孩子全部帶了過來,十分熱鬧。
二十來個孩子,都快玩瘋了。
中午吃完飯,喝完酒,王東升把幾個姐姐叫到裏屋,讓媳婦兒許秀琴把幾個姐姐這一段時間的工錢,全部結算,還一人給包了一個紅包。
錢並不算多,一人十塊。
幾個姐姐都不想要,見王東升執意要給,拗不過,最終也隻能收下。
“升子,你明天就要去粵省,今天好好休息休息,晚上就別喝酒了。”
大姐王桂蘭收下錢,關心的說道。
她們嫁的都不遠,往年都會吃完晚飯才會回去。
今年日子比往年好過,自然不會例外。
來的時候就已經說好要她們吃了晚飯才回去。
“不礙事,買的臥鋪票,一路就睡過去了,而且明天下午兩點的車,時間充裕的很。”
“幾個姐夫平時也很少聚在一起,今天怎麽也要喝好。”
王東升笑著說道。
中午雖然喝了不少,他卻並沒有喝多。
經過這段時間的鍛煉,他酒量比前段時間要好了不少。
白酒一斤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那也要少喝點,我們晚上還要回去。”
“明天他們也得起早幹活。”
“過了節,就該收棒子了,活兒多得要死。”
“咱家地也多,我們也得過來幫忙。”
“現在就希望今年秋收別下雨。”
秋收最怕的就是下雨,棒子曬不幹,就要發黴。
棉花,花生也沒法收。
聽著大姐王桂蘭的話,王東升有些臉紅,他光想著過節後去粵省,根本就沒有注意地裏的棒子該收了。
要不是大姐王桂蘭說起,他還以為棒子要等到十月份才收呢。
現在已經訂好票,也沒法改。
王東升想了想說道:“姐,你們也忙,就別過來幫忙了,我跟爹說一聲,花錢找人幫忙收棒子。”
“請個五六個人,一天就幹完了。”
王桂蘭無奈的看著弟弟:“秋收,大家夥都忙,自家地裏的活兒都幹不完,誰會為了一兩塊錢,來幫忙收棒子。”
“別說一兩塊,就是一天給三四塊,都沒人來幫忙。”
往年秋收,村裏的婦女每天都要幹十幾個小時,也就王東升他們這些人,各種偷奸耍滑,不把秋收當回事。
“村裏請不到人,就從公社或者市裏去請人過來幹活。”
“明天我早點去市裏,跟朋友說一聲,讓他安排一些返城知青過來幫忙幹活。”
王東升很快就有了辦法。
農村秋收忙,市裏的待業青年可不忙,這些人好多都是返城知青,幹農活也沒有任何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