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西岐實力漲,元始去西方
字數:3960 加入書籤
此話一出,在場包括薑子牙在內的所有人全都陷入了震驚之中。
姬昌有魄力說出這樣的話,怪不得能夠成為西伯侯。
“一言為定,侯爺!”
擁有足夠信心的薑子牙,直接就答應了姬昌,和姬昌許下了約定。
這一場宴會賓主盡歡,也為西岐商量了前途光明的未來。
隻可惜,這都是夢幻破滅前的泡影,最後全都湮滅在了無盡的戰火中。
……
次日清晨,薑子牙從修煉中醒來,睜開雙眼,確認時間後,直接走了出去。
昨天晚上,他直接居住在了西伯侯府,但住在這裏對於他接下來的任務來說不太方便。
薑子牙和西伯侯姬昌提出了自己的請求,他要去外麵居住,希望姬昌能夠替他找一處地方。
對於這一點小要求,姬昌直接大手一揮,在城西給薑子牙置辦了一處府邸。
對於擁有整個西岐的姬昌來說,這些花費完全就是毛毛雨,算不得什麽。
擁有了自己府邸後的薑子牙,便一直待在西岐,考察西岐實況,製定西岐後續發展計劃。
不得不說,薑子牙確實有能力,僅僅隻用了一個月,便將整個西岐摸得明明白白。
長處短處全都被他記錄下來,接下來就隻需要發揚長處,避開短處就能穩步讓西岐實力增長。
“一個月了,總算是將西岐的情況全都給摸清楚了,接下來便是好好製定計劃,快速提升實力。”
薑子牙又花費了半個月,製定好了發展西岐的完整計劃,再度來到了西伯侯府。
“侯爺,我已經完全摸清楚西岐現在的情況了,並且製定出了西岐的發展計劃,您過目。
看看有沒有什麽需要改進的地方,或者我判斷錯誤的地方!”
薑子牙雖然十分自信,但還是得讓姬昌心裏有些底,得讓姬昌全心全意的支持自己。
姬昌沒有多想,直接接過薑子牙給的計劃書,看完之後,大受震撼。
果然專業的事情還是得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隔行如隔山。
他這些年治理西岐一直取得不了很好的效果,就是缺少了一位像薑子牙這樣的人才。
“子牙,你寫的計劃書非常好,全心全意的按照你自己的計劃去發展吧,我全力支持你需要什麽你直接來找我要。”
薑子牙聽到西伯侯姬昌的稱呼轉變,知道西伯侯姬昌是真的將自己視作了自己人,笑著點了點頭。
先前的稱呼,雖然尊敬,但卻是有了疏離感,明顯沒有將自己當做心腹。
而現在的稱呼非常親近,薑子牙感到很滿意。
得到姬昌的全力支持後,薑子牙放開手腳在西岐大開大合的進行改革。
一時間,西岐怨聲載道,但西伯侯姬昌直接強行壓下了這些異議的聲音。
僅僅隻過了半年,薑子牙改革的好處便體現出來,曾經那些罵他的人全都閉了嘴,成為了他的擁護者。
西岐發展之勢熱火朝天,同時,元始天尊也沒有閑著,他在想其他的辦法對抗截教。
昆侖山,玉虛宮。
元始天尊不斷測算著,想要看看哪裏有機會,能夠讓他們闡教取得勝利。
可不管他怎麽推衍,闡教和截教弟子之間的巨大實力差距還是讓他找不到破局之法。
他自己的實力和通天不分上下,和他門下弟子的實力卻是遠不如截教。
光從準聖數量和大羅金仙的數量來說,闡教比截教差的不止數籌。
闡教滿打滿算也就三位準聖,截教的準聖不知道有多少位?
元始天尊可以肯定,截教的準聖絕對要比闡教更多,大羅金仙就更不用說了。
封神之戰中光憑闡教一教,肯定是不可能打得過截教的,他得去尋找幫手。
“大兄沒有太多弟子,去找大兄結盟沒有意義,況且大兄也不一定會選擇和我站在一邊。
除了大兄之外,我唯一能夠拉攏的,就隻剩下西方的兩位道友和女媧道友。
其中能夠為我提供幫助的也就隻有西方二聖,那就去西方看看吧!”
分析完局勢後,元始天尊直接離開了昆侖山,飛速朝著須彌山而去。
西方,須彌山。
接引和準提都在西方教內閉關,他們不是沒有想過去東方湊熱鬧,但現在時機未到,還不是去東方的時候。
準提之所以會這麽老實的待在西方教閉關,還是因為他當初在人族算計人族人皇失敗。
他害怕被人族的人盯上,索性就直接回了西方教。
元始天尊來到須彌山外,將自己的氣息顯露,讓接引和準提能夠感受到他的到來。
正在閉關的接引和準提,突然感受到原始的氣息,臉色微變。
“師兄,元始他來西方幹什麽?”
準提有些好奇的問道。
接引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隨後示意準提和他一同出去見元始。
師兄弟二人很快便來到須彌山外迎接元始,接引和準提率先和元始打了個招呼。
“元始道友,今日你來我西方教有何貴幹?我可不記得我們西方教有哪裏得罪過你?”
接引還是非常客氣的,元始聽完後擺擺手說道:
“兩位道友多慮了,我不是來找茬的,我是有一個合作,要和兩位道友談,不知道兩位道友能不能給個機會?”
接引和準提見一向高傲的元始居然能主動和他們談合作,全都露出了驚訝的目光。
但他們二人還是沒有拒絕元始,將元始迎接進了教中。
三人出現在密室內,準提率先開口詢問:
“元始,你究竟有什麽事情直接說吧,如果可以,我們師兄弟不會推辭的。”
“既然道友如此痛快,那我也就不隱瞞我來的目的了,我想和你們聯合起來對抗截教。
我想你們也應該清楚截教現在的實力,如果我們兩個教派不聯合起來,聯合他們開戰的資格都沒有。”
接引和準提聽完元始的話後都沒有立刻表態,而是在思考這件事情的利弊。
想了一會兒後,二人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目光中看出了同樣的意思。
“答應可以答應,但必須得敲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