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蹭聽接說

字數:2937   加入書籤

A+A-


    再奮力地向上攀爬一段路程之後,東方明突然注意到導遊不知何時已經停止了解說。於是,他當機立斷決定暫時脫離旅遊團隊,加快步伐向著更高處迅速攀登而去。
    大約前行了兩百米左右,前方出現了一處引人注目的景點。那是一塊造型奇特的巨石,石頭上麵赫然刻著一個巨大的“道”字。這個“道”字的筆鋒剛勁有力、氣勢磅礴,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深意和神秘力量。
    東方明凝視著眼前的“道”字,一時間竟然有些癡迷其中無法自拔。他情不自禁地湊近一些,仔仔細細端詳起來。漸漸地,他感覺到那個“道”字好像活過來一般,每一筆每一劃都充滿了靈動與生機。
    就在這一刹那,一種奇妙的感覺湧上心頭。東方明隻覺自己整個人似乎都融入到了那個“道”字之中,與它融為一體。與此同時,他清晰地感受到體內原本平靜流轉的真氣突然間開始躁動不安起來。那些真氣順著“道”字的筆鋒軌跡瘋狂湧動,如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衝擊著他身體內的奇經八脈。
    這種前所未有的強烈衝擊讓東方明既興奮又緊張,但他還是咬緊牙關堅持住。而隨著真氣不斷地衝刷和拓展,他驚喜地發現一直以來束縛著自身修為提升的境界桎梏居然開始有所鬆動!
    東方明緊閉雙眸,意識沉浸於那深邃無垠的識海之中。他全神貫注地追隨著那個閃耀著神秘光芒的“道”字所延伸而出的道義,仿佛踏上了一條通往未知世界的神奇路徑。
    這道義如同一股涓涓細流,緩緩流淌在他的腦海深處,所過之處,激起層層漣漪。每一道漣漪都蘊含著無盡的奧秘和智慧,讓東方明的思維愈發敏銳而深刻。
    他如同一個虔誠的信徒,小心翼翼地跟隨著道義的指引,不敢有絲毫懈怠。因為他深知,這條道路充滿了挑戰與機遇,隻有全身心投入其中,才能夠領悟到真正的大道精髓。
    良久,東方明回過神來,他立刻用神識查看了自己身體內部的經絡,拓寬了不少,而且也意識到了他地修為就要突破了。看完恒山後,回家閉關。
    東方明興高采烈地沿著蜿蜒的山路繼續前行,不一會兒便來到了蓮花峰路段。這裏的景色令人陶醉,山路兩旁的石頭更是別具一格,五顏六色、形態各異,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
    東方明被這些石頭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的目光不停地在它們之間遊移,心中充滿了驚喜和好奇。他不禁停下腳步,仔細觀察起這些石頭來,有的像晶瑩剔透的寶石,有的像栩栩如生的小動物,還有的像婀娜多姿的花朵,每一塊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東方明越看越喜歡,他決定把這些美麗的石頭收集起來。於是,他一邊漫步前行,一邊隨手撿起路邊的石頭,小心翼翼地放入係統空間中。這些石頭在係統空間裏顯得格外耀眼,仿佛是一堆被珍藏的寶貝。
    不知不覺間,東方明已經走到了恒山廟門。他抬頭望去,隻見廟門高聳入雲,氣勢恢宏,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恒山廟第一層由一高兩矮三個牌樓組成,正中的高牌樓上懸掛著"恒宗祠"一塊大牌匾,字形瀟灑,剛勁有力。第一進院兩邊是矮牆,東牆下有三棵四季不老的蒼鬆。
    入二進院有五個門,正中是一個大門兩個小門直入恒山正殿。兩邊是兩個山門,門上為鍾樓,東門上懸有大鍾,西門上無鍾。
    東方明走到了鍾樓下,看到了重樓的梁上藏有一個印盒。在沒有人時,他將印盒收進了係統空間
    。
    由東西山門進是兩條筆直的走廊,走廊兩邊全是彩色壁畫,前麵是些因果圖,你在陽間修路補橋積了德,到陰間就過金橋,跨銀橋,升官發財;倘若你在陽間辦壞事害人,到陰間也不放過你,讓你進油鍋,上豆磨,打入十八層地獄。
    接下來就是九九八十一殿,全是春秋戰國時的各路諸侯,他們是一殿齊桓公,二殿晉文公,三殿秦穆公,四殿宋襄公,五殿楚莊王等,共八十一殿。
    由東山門進入後院,後排最東是禪房一堂一屋,可住35人。禪房西是十祟廟,人常說"人死為鬼,鬼死為祟,"十祟廟內塑5個管祟的神。
    在十祟廟南麵西牆中間有個小門,走入後排中院,那是恒山爺的寢宮,正中是恒山爺和妻子,兩邊各站三個侍女伺候。
    在中院裏有個小地窖,地窖裏放著許多銅錢,就對在地窖裏,由於地窖裏比較陰濕,銅錢上長了許多綠鏽。東方明沒有客氣,立刻指令蜥蜴去將地窖裏的銅錢全部收進戒指空間。
    再往上,就進大雄寶殿,門前站鄭龍、陳奇亨哈二將,門內上為"懸山",下是掛在牆上的紙金造型。
    何為"懸山",就是把花草、樹木、天上飛的,地下跑的,以及人的各種造型用紙金做成,染上各種顏色,再用鐵絲串起吊在空中,形狀如幔,微風一吹,活靈活現,猶如真的一般。
    相傳全國"懸山"僅有三處,恒山廟就是一處,可見之珍貴。
    正殿中間恒山爺微坐,坐下有一個洞,深不見底,曾有人往洞裏扔石頭,好長時間也聽不到聲音。也有人往洞裏扔一隻雞,不一會就見雞毛飄了上來。恒山爺後背左上方還有一個洞,相傳這是恒山爺真身出竅的地方。
    恒山爺兩邊各有兩個站殿,東西牆下各站十二個侍女。左邊是伺候的:端臉盆的、捧毛巾的、拿大梳的、提茶壺的,右邊是鼓樂手:擂鼓的、打鑔的、噴笙的、吹蕭的,東西兩牆不是壁畫,而是用紙金做的飛禽走獸和曆史故事人物,用鐵絲串好插在牆上,形狀各異,美觀大方,栩栩如生,真使人美不勝收,讚不絕口,留連忘返。
    大雄寶殿房後有一磚砌小廟,內無塑像,隻有一個洞穴,傳說這是恒山爺真身回府的地方。
    喜歡走遊名山大川請大家收藏:()走遊名山大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