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曹操兵臨南郡,黃忠誇下海口
字數:3908 加入書籤
卻說劉表幼子劉琮,乃蔡夫人所出,自是深得荊州士族擁戴。故而劉琦、劉琮兄弟相爭之際,那蔡瑁必然傾力扶持劉琮。
劉民目光如炬,早已窺破其中關竅,當下撫掌笑道:“蔡將軍何不往劉景升處請功?隻說是擒獲了西川大將張任,豈不美哉?”
蔡瑁聞言,麵上頓現感激之色,連連作揖稱謝而去。
待其身影漸遠,蔡琰蛾眉微蹙,憂心忡忡道:“主公,倘若此獠詐降,與劉表合兵來犯,我等恐有覆巢之危。”
龐月卻輕搖團扇,不以為然:“姊姊莫非忘了?劉琮小兒已被元固將軍秘密送往長山書院了。”
蔡琰聞言恍然,以袖掩口道:“倒是妾身疏忽了。如此說來,劉表膝下已無嫡子,那劉琦雖非蔡氏血脈,倒也可勉強扶持。”
劉民微微頷首,捋須道:“正是此理。隻要將劉琦牢牢掌控,這荊州九郡,遲早盡入吾彀中。如今蔡瑁自以為立下不世之功,必然疏於防範。”
正議論間,忽見探子踉蹌來報:“啟稟主公,那張繡已歸附曹操,現盤踞南陽郡宛城一帶,對南郡虎視眈眈,其勢洶洶!”眾人聞言,無不色變。
龐月纖纖玉指緊握成拳,冷笑道:“曹賊此來,分明是覬覦荊州久矣。不過......”她忽而展顏一笑,“我等手中尚握有一著妙棋。”
蔡琰忙問:“妹妹所指,莫非是那張任?”龐月輕搖團扇,眸中精光閃爍:“正是。張任乃蜀中名將,若假意釋之,再許以重利,令其說動劉璋出兵牽製曹賊。屆時鷸蚌相爭,我等自可坐收漁利。”
劉民聞言,托頜沉吟良久,忽而撫掌道:“此計雖妙,然須慎之又慎,莫教那曹賊窺破機關。目下當即遣使密告張任,觀其應對之策。”眾將皆領命而退,隻待那棋局按計而行。
不數日,張任遣快馬來報:“稟主公,那張繡與末將係出同門,若以利害說之,必不敢輕舉妄動。”
劉民聞言大喜,讚曰:“公義真乃吾之股肱也!今可再赴西川,率益州勁旅出上庸,直逼曹賊右翼,此功非小。待凱旋之日,本王定當厚賞!”
“末將遵命!”張任抱拳應諾,甲胄鏗鏘作響。
此時蔡瑁亦按劍請戰:“王爺,南陽本屬荊州故土,末將願提一旅之師,為王爺收複失地!”
劉民卻拈須而笑:“德珪何必性急?本王已思得一計,管教那荊州穩如泰山。”遂附耳低語,但見蔡瑁先是一怔,繼而麵露恍然之色。
蔡瑁聞言大喜,擊掌而笑曰:“妙哉!末將這便往荊州麵見景升公。”
荊州城中,劉表聞報蔡瑁生擒西川大將張任,又聞曹操舉兵來犯,一時喜憂參半,麵上陰晴不定。沉吟片刻,拍案道:“德珪果然不負所托!今封汝為破虜將軍,以元固為副,漢升為先鋒,率荊州精兵一萬北上拒曹,務要收複南陽郡。”
階下蒯越見狀,急出列諫曰:“主公明鑒,江東孫伯符羽翼漸豐,虎視眈眈,不可不防啊!”
劉表捋須輕笑,神色自若:“子柔多慮矣。吾坐擁十萬雄師,黃祖、張允諸將皆萬人敵,何懼江東小兒?”
話音未落,蒯良已整冠出班,長揖道:“主公,曹孟德乃當世奸雄,詭計多端。老臣願隨軍出征,與之一較高下。”
劉表聞言大悅:“異度有此壯誌,實乃荊州之福!”當即拍板,“即日起,拜先生為軍師中郎將,隨德珪將軍同往。”
不日,張任引益州兵五千,以老將嚴顏為副,屯駐上庸郡西城。蔡瑁則率荊州兵萬餘,以劉磐為副,黃忠為先鋒,蒯良為軍師,駐守南郡當陽縣。一時間,南郡周遭軍旗獵獵,刀槍如林。
細觀諸軍態勢:蔡瑁部眾最多,張任次之,劉民兵力雖寡,卻令二將忌憚不已。那張任屢見劉民用兵如神,早已心服口服;蔡瑁雖三番敗於劉民之手,帳下劉磐、黃敘、黃忠等驍將,卻皆唯劉民馬首是瞻。
旬日之後,蒯良冷眼旁觀,窺破其中關竅,不覺驚出一身冷汗。是夜獨邀蔡瑁入帳,促膝長談至東方既白。燭影搖紅間,但見老軍師須發皆張,蔡將軍麵色數變,不知計將安出。
話說那日,蔡瑁與蒯良在帳中爭執。蒯良撚須歎道:“吾觀子檀王爺,鷹視狼顧,先是以巧言令色誆走甘興霸,複與黃漢升父子往來甚密。今德珪亦與之暗通款曲,莫非欲背主求榮乎?”
蔡瑁聞言,拂袖冷笑道:“異度先生何其多疑也!某不過借王爺之力,為主公開疆拓土耳。”
蒯良正色勸曰:“德珪當知其中利害,切莫行差踏錯,致有噬臍之悔。”
蔡瑁怫然作色:“中郎將此言差矣!當務之急,還是籌謀如何奪取南陽為上。”言罷,竟自轉身而去。
蒯良見其執迷不悟,唯搖首歎息。暗忖此子剛愎自用,終非善類。然軍情緊急,隻得暫且擱置。
卻說劉民召集眾將議事。帳下張任、蔡瑁、黃忠、黃敘、劉磐等皆至。正商議間,忽見斥候飛奔入帳,報曰:“曹操親統五萬虎狼之師,已將宛城圍得鐵桶相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原來宛城乃張繡盤踞之地,擁兵萬餘。蔡瑁、蒯良皆曰:“曹軍勢大,不如據險固守,待其師老兵疲,再出奇製勝。”
法正聞言,撫掌而笑:“諸君隻見其表。張繡此人,昔為李傕所敗,曾依附劉景升,實乃首鼠兩端之徒。若遣一上將潛入宛城,曉以利害,迫其與我合兵,則曹操縱有百萬之眾,亦當土崩瓦解。”
劉民暗忖,此計雖險,然曹軍勢大,實乃不得已而為之。那曹操擁兵數十萬,麾下猛將如雲,典韋、許褚皆萬人敵,夏侯兄弟亦非等閑;更有郭奉孝、荀文若等謀士運籌帷幄。若與之正麵交鋒,無異於以卵擊石。
“善!令公義與孝直率精兵出西城,佯攻夏侯惇部,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張任與法正拱手應諾,甲胄鏗鏘作響。
“德珪、元固、元方各引本部兵馬,自當陽東進百裏,虛張聲勢,牽製夏侯淵部。”
蔡瑁、劉磐、黃敘齊聲領命,旌旗獵獵。
“興霸統領水師,自華容北上三百裏,護送元化先生抵近宛城水域,以為接應。”
甘寧抱拳應聲,腰間鈴鐺清脆作響。
劉民複令蔡琰、龐月等女眷登樓船暫避。繼而沉聲道:“伯康、漢升、元功、宏功隨某輕裝簡從,暗渡宛城。”
王禮、黃忠等將領肅然應命。
劉民忽而笑問黃忠:“漢升將軍可知北地槍王張繡威名?”
黃忠捋須大笑:“伯南與公義、子龍並稱童門三傑,天下誰人不知?然其長於治軍,武藝嘛......”言罷搖頭,“較之子龍,猶螢火之於皓月。”
劉民佯作不信:“若將軍與之對陣,勝負幾何?”
黃忠虎目圓睜,聲若洪鍾:“三十合內必擒此獠!然彼若龜縮不出......”話音未落,龐月輕撫劍穗,嫣然道:“將軍勿憂,妾身自有妙計引蛇出洞。”其眸中精光閃爍,似有成竹在胸。
喜歡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請大家收藏:()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