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孫權步姌傳情,謝靈許紅飛針

字數:3850   加入書籤

A+A-


    且說這劉民乃穿越而來,又熟讀青史,自然知曉這未來的東吳大帝後宮佳麗無數,尤以謝、步、袁、潘四位夫人最為著稱。當下便豪邁應道:“賢弟但請寬心,孤王必當加倍償之!”
    孫權聞言大喜,那紫髯微顫,碧眼生輝:“王爺金口玉言,當如九鼎之重,還望三倍相償方好!”
    劉民觀其英姿勃發,愈發豪情萬丈:“太少!太少!四倍方顯誠意。”
    正當孫權執劉民之手,欲點步姌之時,忽見吳夫人已行至步姌身前。老夫人執其手歎道:“姑娘方才所吟詩句,字字珠璣,老身甚覺驚豔。”
    步姌斂衽為禮:“太夫人過譽,妾身愧不敢當。”
    吳夫人輕撫其手背道:“不知姑娘可曾許配人家?”見步姌搖首,老夫人笑意更深:“老身膝下長子名喚孫策,有萬夫不當之勇,姑娘可願一見?”
    步姌聞言躊躇,秋波暗轉,望向劉民。
    劉民方欲開口,孫權卻搶先道:“母親容稟,兄長常年征戰在外,此事還須從長計議。況且......”話音未落,忽見吳夫人眉頭緊蹙。孫權急忙改口:“孩兒並無他意,隻是姻緣大事,當徐徐圖之。”
    吳夫人冷哼一聲:“豎子休要耍弄心機!”
    正當劍拔弩張之際,魯肅趨前解圍:“太夫人明鑒,今日原為歡宴,莫因兒女私情傷了和氣。”吳夫人這才霽顏,重新入席。宴席間暗流湧動,眾人各懷心思,真個是:
    紫髯郎君爭佳麗,白發慈母試姻緣。穿越王爺空許諾,才女躊躇兩難全。
    眾人見狀,亦舉杯相賀,席間複又觥籌交錯,談笑風生。孫權暗遞眼色於步姌,步姌會意,微不可察地頷首。
    劉民趁機進言道:“夫人容稟,步姌姑娘與文姬、文欣、文慧三位公主情同手足,亦如孤王之姊,今特封為溧陽郡主,賜字練師。然其年齒尚幼,未宜議婚。待他日良辰,夫人可遣使至長山國,共結秦晉之好。”
    吳夫人聞言,心知此乃劉民兩全之策,卻隻淡淡一笑:“江南佳麗如雲,吾兒皆人中龍鳳,若有緣法,老身自當......”
    話音未落,孫權已急不可耐,插言道:“母親莫要偏心,兒臣亦當有份才是。”
    吳夫人麵有不豫,轉而對謝煚道:“聞尚書郎之女賢淑多才,何不令其一展才藝?”
    謝煚欣然應道:“承蒙太夫人垂青,小女定當獻醜。”
    少頃,謝靈款款而至,身著淡青羅裙,雲鬢輕挽,眉目如畫,顧盼間自有一段靈秀之氣。繡房內,各色絲線羅列,繡架上一幅未成之作已見端倪。
    隻見她纖指拈針,引線穿花,手法嫻熟如行雲流水。十指翻飛間,宛若蝶戲花叢,令人目不暇接。
    眾人屏息凝神,目光皆隨其指間遊走,唯聞針線細微之聲。真可謂:
    繡針刺就千般巧,素手織成一段春。
    謝靈纖指拈針,先以“遊絲描”之法勾勒出一朵國色天香的牡丹輪廓。那針腳細密如蟻穿珠,線條流轉似吳帶當風,觀之但覺花枝顫顫,竟似要破絹而出。
    繼而更易“劈絨”細線,施以“退暈”之法渲染花瓣。但見淺粉深緋,層層暈染,宛若曉露未曦時的真花,嬌豔欲滴。謝氏時而凝神蹙額,若老吏斷獄般斟酌針路;時而展顏莞爾,似匠石運斤得心應手。
    正繡作間,忽有彩蝶翩躚欲駐花心。謝靈妙手偶得,當即以“搶針”之法繡出蝶翼鱗紋,其精微處竟能辨六足四翅,觀者莫不拊掌稱絕。
    眾人嘖嘖稱奇之際,謝靈唯淡然一笑,複埋首於繡繃之間。任他亂世金戈鐵馬,此間自有一方淨土。針黹往來間,盡顯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次。
    那廂劉民冷眼旁觀,暗忖:“此女果然蘭心蕙質,然則......”思及吳中世家盤根錯節的勢力,不由托頜沉吟。
    吳夫人微微頷首,向謝煚道:“令愛繡藝通神,實乃謝氏之瓔珞也。”謝煚慌忙長揖:“犬女拙技,承蒙太夫人青目,實在汗顏。”
    孫權侍立一旁,目光閃爍。他深知慈母此舉,實為“執權衡以度輕重”之術。此時劉民暗運籌算,料定孫策“恐非久居人世者”,遂刻意結好仲謀,以圖後計。
    那劉民睨了許紅一眼,緩聲道:“昔日在曲阿調停許太守與伯符將軍之爭,也算與他結下一段塵緣。故而其赴夷州上任之際,贈我一方織錦,權作念想。”
    許紅聞聽父親遺物竟在王爺之手,不禁“啊呀”一聲,急問道:“王爺可否容小女子一觀先父遺澤?”
    劉民遂示意龐月取來那織錦。待錦緞展開,許紅忽地淚如雨下,哽咽道:“娘親啊,父親去得好生決絕!”其聲淒切,如杜鵑啼血。
    劉民詫異相詢,許紅方娓娓道來一段許貢夫婦的往事,聞者無不唏噓......
    原來許貢當年在吳郡為官時,常懷憂民之思。每見亂世蒼生倒懸,便鬱鬱寡歡,終日眉頭緊鎖。其妻趙氏,乃是個“巾幗不讓須眉”的奇女子,見夫君如此,便暗自思量。忽一日靈機觸動,竟想出個“以錦喻政”的法子。於是閉門謝客,日夜穿梭引線,將吳郡的山川形勝、城郭要隘、乃至各方勢力犬牙交錯之勢,盡數織就於一方錦緞之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待錦成之日,趙氏捧與許貢觀瞧。許貢初時愕然,繼而恍然大悟,不由得撫掌長歎:“夫人此錦,真乃‘方寸之間,自有乾坤’!”自此重振精神,決意勵精圖治。
    然“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許貢的作為終究招來宵小忌憚。一日外出巡察,竟遭刺客埋伏。危急關頭,趙氏奮不顧身相護,雖使許貢脫險,自己卻已玉殞香消。許貢回府後睹物思人,見那織錦上血跡斑斑,恰似“杜鵑啼血染丹砂”,不由悲從中來。然終究化悲痛為力量,整軍經武,保境安民。可歎趙氏已“魂歸離恨天”,再難相見矣。
    歲月如梭,吳郡在許貢的治理之下,漸複生機,百姓安居,商賈輻輳,竟成一方樂土。而那幅染血織錦,亦化作傳奇,世人傳頌,以為亂世之中,當存此誌,不可輕棄。
    許紅言罷,眸中光華流轉,忽向劉民深深一揖,肅然道:“主公,民女自幼承母親織錦之術,得其真傳。今願效先母之法,為主公續織一匹,以助大業。”
    劉民聞言,欣然頷首。
    自此,許紅閉戶穿針,晝夜不息。素手翻飛間,絲線漸成山河。但見峰巒疊嶂,如龍蛇盤踞;江河奔湧,似銀練傾瀉;城郭星羅,若棋局布列。一針一線,皆含深意,一絲一縷,俱見匠心。
    及至末針落定,一方錦繡豁然展開——江東六郡八十一州之形勝,盡收眼底。其色斑斕如霞,其紋精妙入微,觀者無不歎服,直道:“此非人力,實乃天工!”
    劉民撫圖慨然:“昔年許太守得賢內助,今日本王亦蒙厚賜,可見天道循環,報應不爽。”
    許紅垂首輕語:“母親若在天有靈,見此圖成,亦當含笑。”
    窗外暮色漸沉,而那一幅錦繡山河,卻在燭光映照下熠熠生輝,恍若昭示著——亂世之中,終有明燈不滅。
    喜歡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請大家收藏:()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