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火車站選址

字數:4607   加入書籤

A+A-


    當官不為民著想,不如回家賣紅薯!——陳慶紅
    陳慶紅新官上任非常低調,仍然對嘉應市委書記給予最充分的尊重。跟其它班子滲沙子不同,沙子來了嘉應市都會變成珍珠,因為班子成員都有事幹能幹事。這歸功於上官不壞之前各個萬畝項目的開建。
    現在嘉應市的壹城中心更是大興土木,成績指日可待。班子裏麵沒必要內耗各司其職,高升指日可待。
    “李書記來得還真早啊。”陳慶紅放低姿態來到書記辦公室討茶喝。
    “上班時路過壹城中心,看他們的進度很快啊。”李書記看到陳慶紅主動來喝茶也是心裏微動。
    其它人這個時候早尾巴翹上天了,難得陳慶紅一直這麽低調,是個幹事的人。李書記了解到陳慶紅從來不接受宴請,真有一些不得不參加的飯局也是主動買單。並沒有因為一個妹妹在深圳非常有錢而膨脹自己。
    李書記還了解到從陳慶紅做桃源鎮鎮長的時候就一直踏踏實實幹事情,和當時的鎮委書記搭班子也是非常和諧,充分尊重***的權威,該自己承擔的責任敢於承擔。所以李書記對陳慶紅時不時主動來匯報也是禮尚往來投桃報李,班子會給他這個市長也有應有的尊重。書記都尊重市長了,其它常委也是看在眼裏敢不尊重這個新任市長嗎?再加上這還是粵東大BOSS的意思。
    “李書記,這次我來是向你匯報一件大事啊。”陳慶紅喝了口茶沉重道。
    “哦,我們嘉應市再大的事也沒有壹城中心項目大了,還有什麽事?”李書記開玩笑道。
    “京九鐵路廣東段計劃在粵東山區設站,從國家層麵一是拉動山區發展二是支持中央蘇區的發展。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是河源市老隆縣和惠堂縣在競爭。”陳慶紅把這個並不是秘密的信息和李書記分享了。
    “老陳難道還有其它想法?”李書記心裏一動。
    “這隻是初步規劃,或者高層上麵還可以爭取一下。”陳慶紅道,同時手指往上指了指。
    “還有變數?那就要爭取一下。”李書記聞弦而知雅意。
    嘉應市百姓當時聽到京九鐵路選址避開了嘉應心裏也是有點嘀咕的,省府1號就是嘉應市人,為了避嫌,所以並沒有在選址問題上過多的過問。但是現在不一樣啊,現在嘉應市招商引資成績斐然,壹城中心項目讓嘉應城區改天換地,萬苗絲苗米和萬畝沙田柚基地都是實打實的成績現在競爭選址就多了一份勝算。
    李書記聽到陳慶紅的一番分析也是意動了。
    當下兩人商量了下,要怎麽去運作,因為京九鐵路是國家層麵的設計運作,要爭取隻能往北京跑。陳慶紅顯然不會打無準備的仗,分別把兩個競爭城市的優劣對李書記進行了一番分析。
    首先惠堂縣主要的就是利用足球之鄉的品牌,利用亞洲球王李惠堂來做文章,從感情上鐵路高層會有傾向性。而河源市的老隆縣的主要領導眼光長遠,他們為了爭取這個項目,主打一個免費,就是免費用地,要多少地我征多少地,全部免費。所以老隆縣的免費政策也打動了鐵路高層。
    而張慶紅要跟李書記商量的事情就是嘉應市能不能也拿一個免費的用地政策來爭取設站。當然陳慶紅首先得把設站的好處給李書記講清楚,京九鐵路在嘉應市設站對嘉應市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交通樞紐地位的提升
    物流運輸便利:京九鐵路與廣梅汕鐵路在嘉應市接軌,將使嘉應市成為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物流運輸更加便捷,促進了當地商貿物流業的發展1。
    人員流動增加:鐵路的開通將帶來大量的人流,為嘉應市的商業、服務業等提供了更多的客源,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
    經濟發展的推動
    商貿繁榮:鐵路的開通使嘉應市的商貿活動將更加活躍,將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投資者,促進了當地商貿業的繁榮。
    產業升級:鐵路帶來的物流優勢將促進嘉應市產業的升級和轉型,推動當地工業、農業等產業的發展。
    城市形象的提升
    知名度提高:作為京九鐵路和廣梅汕鐵路的重要站點,嘉應市的知名度將得到了提升,吸引了更多的關注和投資。
    城市功能完善:鐵路的開通促進嘉應市城市功能的完善,推動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京九鐵路在嘉應市設站對將對嘉應市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推動嘉應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了嘉應市的城市形象和地位。
    李書記和陳慶紅一合計得向上級部門反映並爭取。
    上級部門本就多了一個老隆做競爭不敢打百分百包票落戶惠堂縣,多一個嘉應市加入競爭也好,形成二打一的局麵有利於競爭,如能爭取到選址落地本質上有利本地區的發展。所以大BOSS是默認了嘉應市的行為。
    有了支持就好辦了,乘下的就是陳慶紅這個招商出來的市長發揮特長的時候了。
    嘉應市陳慶紅組建了一支充滿使命感與責任感的團隊,奔赴鐵道部爭取鐵路選址。這支隊伍懷揣著全市人民的期望,踏上艱難之路。他們帶著詳實的資料,那一頁頁紙張上,滿是嘉應市的地理優勢、經濟發展潛力以及對鐵路迫切需求的分析。每一個數據、每一張圖表,都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似無聲呐喊,訴說著嘉應市對鐵路的渴望。
    自己舅舅初上北京,上官不壞聯係了網易的石頭幫忙接待,用最高的標準為這一行為嘉應市百姓謀幸福的人。上官不壞還請求了石頭,如有資源請務必幫忙。石頭頭一次聽到上官不壞這個老板如此鄭重其事,也是盡他所能的幫忙聯係溝通。
    上官不壞還想到他的幹姐姐江小姐,香港賣別墅給他的。
    上官不壞開口就是姐姐我想你了,送了你二箱正宗的雲南古樹普洱茶。江小姐一聽是幫上京的跑項目的舅舅幫個小忙,也是連連滿口答應,好說我同學就在鐵道部,不給你們辦同學聚會看我不灌死他。
    初到鐵道部,陳慶紅他們便遭遇重重困難。競爭之激烈,超乎想象。眾多城市如繁星般,皆對京九鐵路這條 “生命線” 虎視眈眈。每個城市都有獨特優勢和理由,在鐵道部的會議室裏,各方代表唇槍,氣氛緊張得如拉滿弦的弓。嘉應市的代表們深知,自己麵對的是強大對手,但他們毫無退縮之意。他們一次次地闡述嘉應市的優勢,那激昂的聲音在會議室裏回蕩,仿佛要衝破重重阻礙。“嘉應市地處交通要衝,若能在此設站,將極大完善區域交通網絡。” 一位代表聲情並茂地說道,眼神中滿是堅定與執著。然而,其他城市的代表也不甘示弱,紛紛提出反駁意見。爭論聲、辯論聲交織在一起,讓這場爭取之戰充滿挑戰。
    資料的準備與完善,更是一場艱苦的戰鬥。為了提供更具說服力的依據,嘉應市的團隊日夜奮戰。他們深入調研,走訪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普通市民,收集各方意見和建議。每一個夜晚,燈光下都是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仔細核對每一個數據,反複修改每一份報告,力求做到盡善盡美。有時候,為了一個關鍵數據,他們不惜奔波數百裏,實地考察調研。他們的努力,隻為讓嘉應市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讓鐵道部看到嘉應市的誠意和實力。
    而溝通與協調的艱難,也如荊棘般刺痛著他們。他們需要與鐵道部的各個部門、各級領導進行溝通。每一次溝通,都是一次挑戰。他們要麵對不同的意見和要求,要耐心解釋、積極協調。有時候,一個簡單的問題,可能需要反複溝通多次才能達成共識。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遭遇了無數的冷遇和挫折,但他們始終保持著微笑和耐心。如果不是網易的石頭和江小姐提前出麵溝通他們很可能連鐵道部的大門都進不了。他們深知,隻有通過良好的溝通與協調,才能為嘉應市爭取到更多的機會。
    在這場艱難的爭取之戰中,嘉應市的人民也沒有閑著。他們紛紛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鐵路經過的渴望和支持。一封封聯名信如雪片般飛向鐵道部,每一個簽名都飽含著市民的熱切期盼。企業代表們積極承諾,若鐵路經過,將大力發展本地經濟,為鐵路建設提供有力支持。普通市民們則在街頭巷尾談論著鐵路的好處,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為爭取鐵路選址貢獻著一份力量。
    經過漫長而艱辛的努力,嘉應市終於迎來希望的曙光。鐵道部被嘉應市的用地免費誠意和努力所打動,開始認真考慮將京九鐵路選址在嘉應市。當這個消息傳來,整個嘉應市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人們歡呼雀躍,相互擁抱,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他們知道,這條鐵路將為嘉應市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開啟城市繁榮的新篇章。
    回首這段爭取京九鐵路選址的艱難曆程,陳慶紅深感不易。
    如果沒有網易的高規格接待,讓他們在石頭的私人會所吃好,住好,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幫助。
    如果沒有江小姐同學的從中穿針引線,他們甚至見不了相關領導的麵。
    陳慶紅第一次感受到自己這個外甥上官不壞的無所不能。
    得外甥如此夫複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