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雨夜密謀
字數:4227 加入書籤
連綿陰雨持續了七日。包拯站在府衙簷下,望著簷角滴落的水珠在青石板上濺起的漣漪。公孫策手持一卷泛潮的竹簡匆匆走來:"大人,查清了!太廟那具女屍耳後的傳音玉,用的是大理國特有的點蒼玉。"
展昭從雨中疾步而來,蓑衣上的水珠簌簌落下:"西城客棧的小二說,半月前有個大理商隊入住,其中有個戴麵紗的女子經常深夜撫笛。"
包拯接過展昭遞來的半截竹笛,笛身刻著細密的波浪紋:"不是大理紋飾...這是西夏文《甘州曲》的工尺譜。"
公孫策用銀針輕挑笛孔,帶出幾縷泛著銀光的絲絮:"雪蠶絲!與清音閣發現的琴弦同源。"
"報!"張龍冒雨奔來,"河西節度使密信!"
包拯展開防水的油紙信箋,上麵用礬水寫著:"西夏新立聖女,善音律,能令三軍忘戰。據傳乃遼國蕭氏血脈,持半塊寒玉印為信物。"
展昭劍眉緊鎖:"遼夏聯姻?"
包拯的手指輕叩案幾:"不,是三國合謀。大理提供傳音玉,遼國傳授寒玉術,西夏貢獻控心法..."他突然停住,看向雨中模糊的皇城輪廓,"他們的目標從來不是邊關,而是..."
"大宋禮製!"公孫策恍然大悟,"太廟編鍾、祭祀雅樂...這些都是操控朝臣的最佳媒介!"
雨夜的開封府衙燈火通明。包拯將收集的線索一一排列:斷裂的竹笛、傳音玉片、浸藥琴弦...每樣證物都指向一個精心編織的陰謀。公孫策忽然發現異常:"大人,這些證物的時間順序不對。清音閣命案在前,太廟襲擊在後,但..."
"但竹笛上的《甘州曲》譜更古老。"包拯接話,"有人提前數年就開始布局。"
展昭從證物堆中挑出一根幾乎透明的絲線:"這種雪蠶絲的編織手法,與三年前宮中樂師失蹤案現場發現的完全一致。"
子時的更鼓剛剛敲響,窗外突然傳來奇特的笛聲。包拯推開窗,隻見雨幕中立著一個撐油紙傘的身影,傘麵繪著西夏圖騰。那人吹完最後一個音符,將一件物品拋入院中,轉身消失在雨夜裏。
展昭縱身追出,卻隻拾回一把濕漉漉的油紙傘。傘骨中空,藏著一卷羊皮紙。公孫策小心展開,上麵畫著奇怪的符號:"西夏密文...但夾雜著契丹音符。"
包拯將羊皮紙浸入藥液,隱形文字漸漸顯現:""端陽日,五音亂,龍氣散"..."
"五日後就是端陽!"公孫策急翻曆書,"當日皇城將奏《五瑞曲》,文武百官齊聚太廟!"
展昭檢查傘骨,在內側發現細小的刻痕:"每個節點都刻著音符...這是一把樂器!"
包拯突然站起:"去查近年來所有外邦進貢的禮器清單!"
次日清晨,雨勢稍歇。禮部庫房內,包拯翻閱著厚厚的貢品冊。突然,他的手指停在某一頁:"去歲西夏進貢的"五瑞傘"...現在何處?"
主事翻閱記錄:"按例應在端陽節取出,供儀仗使用。"
公孫策檢查庫存的五瑞傘,銀針在傘骨關節處挑出些許銀色粉末:"玄冰砂!傘骨中空,可藏音器!"
展昭運力折斷一根傘骨,裏麵掉出粒粒晶瑩的珠子:"雪魄珠...遇熱則化,能隨樂聲擴散!"
包拯麵色凝重:"端陽大典上,五十六把這樣的傘將在皇城各處撐開..."
"必須立刻封存所有禮器!"展昭急道。
包拯卻搖頭:"打草驚蛇。我們要揪出幕後主使,必須將計就計。"
端陽前夜,開封城難得放晴。包拯獨自在書房研究五瑞傘的結構圖。忽然,燭火搖曳,一個黑影從梁上飄落。
"包大人果然聰慧。"來人一襲白衣,麵紗上繡著西夏紋樣,"可惜明日之後,大宋將再無清平樂。"
包拯不動聲色:"雪音仙子親臨,本府有失遠迎。"
女子輕笑,從袖中取出一支骨笛:"包大人可知,這笛是用什麽製成的?"
公孫策突然推門而入:"人骨!三年前失蹤的樂師腿骨!"
展昭的劍鋒抵住女子後心:"你身上有寒玉血脈...是蕭氏與西夏皇族的後裔!"
女子不慌不忙地吹響骨笛,笛聲竟與展昭體內真氣產生共鳴。展昭悶哼一聲,劍勢稍滯。女子趁機閃身,袖中甩出七根銀針,針尾係著幾乎透明的絲線。
包拯拋出玉璽,蟠螭紋路在月光下泛起微光。銀針被光芒照射,紛紛偏離軌跡。女子見狀,突然捏碎骨笛,一縷紫煙在空中凝成西夏文字:"明日午時,五音絕響。"
待煙霧散去,女子已不見蹤影,唯餘地上一灘清水般的液體。公孫策檢測後震驚道:"她體內寒玉血脈的純度...是蕭遠山的十倍!"
端陽日的陽光格外熾烈。皇城內,五十六把五瑞傘如期撐開,形成精美的儀仗陣列。包拯三人隱在太廟偏殿,注視著場中的一舉一動。
午時將至,傘陣突然變換隊形。傘骨相互碰撞,發出奇特的聲響。公孫策的銀針劇烈震顫:"開始了...《五瑞曲》的變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場中文武百官的動作突然變得僵硬,眼中泛起不自然的紅光。包拯取出特製的玉磬,重重敲響。清脆的磬聲蕩開,與傘音在空中相撞。
展昭飛身躍入傘陣,湛盧劍精準地挑斷每把傘的主骨。斷裂的傘骨中泄露出銀色霧氣,在陽光下閃爍如星。
突然,皇城最高處傳來熟悉的笛聲。那位雪音仙子立於鍾樓之巔,笛聲如泣如訴。被控製的百官同時轉身,向太廟主殿逼近。
包拯將玉璽按在主殿編鍾上,鍾聲與磬聲相和,形成奇特的韻律。公孫策急撒藥粉,粉塵在空中組成星象圖案。雪音仙子的笛聲突然走調,她震驚地發現,自己竟無法控製那些藥粉形成的星圖!
"你忘了..."包拯高聲道,"《清心普善咒》本為破魔之音!"
展昭趁機躍上鍾樓,劍鋒直取女子咽喉。女子閃避不及,麵紗被劍氣劃落,露出一張與中原人無異的清秀麵孔:"你們...怎會懂得..."
包拯走上台階:"先帝留下的不隻有寒玉心,還有《破陣樂》全譜。三十年前,他就預料到了今日之局。"
女子突然大笑,笑聲中帶著淒厲:"三十年前?蕭氏布局,豈止三十..."她突然咬破舌尖,一口鮮血噴在笛上。
笛身遇血即裂,無數細如牛毛的銀針四散射出。展昭揮劍格擋,仍被幾枚銀針擦過手臂,傷口立刻結出霜花。包拯以玉璽相抗,蟠螭紋路迸發耀眼光芒,將大部分銀針阻隔在外。
女子趁機縱身躍下鍾樓,卻在半空中被一張突然展開的絲網纏住。公孫策從暗處走出,手中握著網繩:"浸過艾草汁的天蠶網...專克寒玉血脈!"
女子在網中掙紮,皮膚漸漸泛起不正常的青白色:"你們...永遠找不到...真正的..."
話音未落,她的身體突然化為清水,從網眼流走。唯餘一支斷裂的骨笛,笛身內側刻著半幅地圖。
包拯拾起骨笛,看向北方:"原來如此...遼國上京的地下冰宮,才是這一切的源頭。"
暮色漸沉,一隻通體雪白的鷹隼掠過皇城,爪下抓著一塊晶瑩的碎片,飛向北方茫茫天際。包拯望著它消失的方向,掌心的蟠螭印記隱隱作痛。
"大人..."公孫策欲言又止。
包拯收起骨笛:"準備北上吧。這場音律之爭,該做個了斷了。"(本章完)
喜歡新少年包青天請大家收藏:()新少年包青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