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生意又上門

字數:6032   加入書籤

A+A-


    恐怕旁人很難想象,基於一款還處於研製當中的小型毫米波雷達,在一個邊防步兵師的修理所裏,敲敲打打就搞出了東大第一炮兵偵校定位雷達,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
    鮮為人知的是,七十年代末的東大,國防工業技術水平並不比二十年後的九十年代末弱。
    一個典型例子——運10就是在七十年代搞出來的。
    那可是和波音707同等技術水平的客機啊!
    影響國防工業發展的眾多因素裏,可以肯定的是,人員技術水平是不存在製約的。
    從商業角度來看,其中一個因素是廠家之間缺乏有效交流,技術整合、流通是不足的。
    李幹正在做的,就是抓住有利時機,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來促進技術整合和流通。
    帶著暫時命名為71型的炮兵偵校定位雷達原型機,李幹和吳強等人由何衛東派車隊護送,經過兩天一夜的長途跋涉,回到了985廠。
    向洪海濤匯報了之後,李幹立即以軍代處的名義要求985廠飛機設計所對71型雷達進行正式立項,根據測試得到的數據,繼續進行改進,盡快完成定型。
    隨即,李幹立即投入試飛工作,集中一個星期的時間,完成了6架殲7e的試飛,達到了交付用戶的標準。
    12架殲7e整整齊齊地停在了露天停機坪上,用蒙布覆蓋著。
    時隔一百天,穆罕默德中將率隊再次抵達985廠,此行的目的之一,是驗收第一批12架殲7e,因此,這次來的人非常多,加上外事部門、三機部的人,浩浩蕩蕩上百人,把廠招待所塞滿了。
    埃方代表團裏有空軍飛行員、飛機工程師等,他們很認真地對每一架戰機進行了驗收,給出了滿意的答複。
    一百天完成12架戰機的生產和試飛,這讓急於補充戰機的埃方感到十分滿意。
    穆罕默德尤其欣賞李幹,他甚至讓自己帶過來的飛行員,和李幹分別駕駛戰機升空友好切磋了一番。
    戰鬥結果是驚人的0比4。
    李幹一個人幹掉了四名埃方空軍飛行員。
    要知道,埃方空軍飛行員,那可都是參加過至少一次中東戰爭的,和以色列空軍交過手的。
    穆罕默德再看李幹的目光,那都是閃著小星星的。
    他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對張副部長說,“部長先生,我們誠摯邀請李幹中尉到開羅來,指導我們的飛行員訓練。”
    張副部長很頭疼,這些外國人講話是不分場合的,這種客氣話能當著雙方外事官員的麵講嗎?
    在這種場合說出來的話,那就不是客氣話、玩笑話了,代表的是一個國家、一支軍隊的態度。
    這讓張副部長怎樣回答呢?
    李幹是正兒八經的軍事人員啊!
    張副部長隻能上外交辭令,“東埃兩國曆來友好,彼此之間交流日益增強,我想什麽都是可以談的。”
    在場的任何一名東大人都能聽出來,這句話就是場麵話,不管你之前的話是客套話還是認真說的,我這句話說出來,那意思就很明確了。
    這事很難搞,以後有機會再談。
    可是,在穆罕默德他們聽來,張副部長這句話就等於是答應下來了。
    因此,穆罕默德很開心,拉著李幹的手親切地說,“李幹先生,我想我們必須要好好交流交流,我們的飛行員要向你認真學習。”
    他帶過來的飛行員,那都是埃方空軍裏王牌飛行員啊!
    四個一起上都被李幹“擊落”了,可見李幹的飛行技術高超到了什麽地步。
    正式的見麵結束後,穆罕默德要和李幹私下裏聊一聊。
    外事部門要派人陪著李幹,張副部長給拒絕了。
    李幹的政治信念堅定,又懂英語,沒有必要派個人在那杵著,反而會給外賓一種得不到基本信任的感覺。
    不過,李幹主動提出請宋文忠一起,穆罕默德也帶了一個人,歲數相仿,是一名陸軍少將,叫迪爾。
    小會客室裏,穆罕默德和李幹你來我往就殲7e的使用戰術談了足足一個小時,讓英語聽力水平一般化的宋文忠聽得很吃力。
    接近尾聲的時候,李幹忽然開了一個新話題,他看似隨口地說道,“中將先生,少將先生,你們除了戰鬥機,一定還需要補充坦克。我想,我國坦克序列裏,應該有適合你們的產品。”
    穆罕默德和迪爾對視一眼,後者說,“我此行便是考察貴國的59式坦克,但該型坦克並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的需求。”
    真實誠啊,看樣子,迪爾是先去一機廠看了59坦之後,再跟著穆罕默德過來985廠的。
    我知道你們想要什麽樣的坦克,李幹心想,微笑著說,“基於59坦,根據你們的需求進行改進,就像殲七項目一樣,我想是不存在難以克服的困難的。”
    穆罕默德問,“李幹中尉,你對坦克也有研究?”
    李幹說,“飛機坦克不分家,事實上,隻要有圖紙和原材料,我們這個飛機製造廠立即可以轉產坦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然,除了迪爾先生視察過的工廠,我們還有很多工廠能夠生產59坦。事實上,我可以組織人員根據你們的需求,在你們回國之前,拿出一份設計方案。”
    穆罕默德笑道,“李幹中尉,你可真是天生創造驚喜的天才啊。你不知道,迪爾還以為要帶著失望回國了呢。”
    迪爾眼中燃起了希望,他忙問道,“中尉先生,隻有幾天時間,你真的能拿出設計方案來嗎?”
    “能!”李幹話鋒一轉,“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
    迪爾立馬說,“請說。”
    李幹說,“如果我的設計方案讓你們滿意,我希望你們能夠指定將這個項目交給101飛機設計所,我會是項目負責人。”
    “沒問題。”迪爾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
    對他來說,隻要產品是符合要求的,他不關心由誰來設計、誰來生產。
    更何況,眼前這位天才試飛員是穆罕默德看重的,而且殲7e能夠迅速定型並且迅速生產,李幹是其中的有力推動者。
    對埃軍方來說,李幹是非常值得交的朋友。
    宋文忠聽明白了,李幹要設計坦克。
    天神爺哦,我們是飛機設計所啊,是搞飛機的啊!
    你居然要設計坦克,你在搞什麽飛機哦?
    外賓在,我且忍著。
    穆罕默德可不管忍著,他可太好奇了,他問,“飛機設計所能設計坦克嗎?我不太明白飛機坦克不分家這句話的意思。”
    李幹想了想,認真地解釋道,“你們看啊,飛機是由機身、機翼、發動機和起落架組成,坦克是由車身、炮塔、發動機和履帶組成,都是四大件組成的,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哈哈哈!”
    穆罕默德和迪爾大笑,紛紛說,“中尉先生,你可真幽默。”
    當你開玩笑的時候,外國人當真,當你認真說的時候,外國人當你開玩笑。
    李幹也就不解釋了,文化語言之間的差異,有些時候反而能產生更美麗的效果。
    至於說,李幹是不是在搶其他工廠的訂單。
    不存在這樣的顧慮。
    憑本事搞外匯!
    985廠此處偏僻、此前二十多年沒什麽起色,但即便是以前,它處境在困難,級別也沒有變化,一直是有萬餘職工的正廳級大廠。
    現如今,手握72架戰機出口的訂單,那影響力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有985廠支持,李幹沒有什麽好擔心的。
    迪爾少將是埃陸軍的采購代表,和穆罕默德的職務一樣,是手握決定權的。
    他們的要求是現成的,迪爾當成就把一份厚厚的文件遞給了李幹,是英文版本。
    李幹表示沒有問題。
    他當天就把吳強找了過來,把埃陸軍的要求往桌麵上一放,道,“老吳,咱倆搞一個59坦改進型,賣給埃陸軍,再賺他娘的一筆外匯!”
    吳強看傻子一樣看著李幹,然後扭頭問宋文忠,“宋總,他今天受什麽刺激了?”
    宋文忠沒好氣地說,“他當著人外賓的麵,說最多三天之內根據他們的要求,拿出59坦克改進型的設計方案。”
    他搖頭歎氣,“小李,你的初心是好的,但你把坦克設計看得太簡單了,飛機和坦克,完全兩碼事嘛。”
    李幹說,“在59坦克的基礎上改進,不是重新設計一款坦克,我們的技術實力完全沒問題。”
    他補充道,“這個生意拿下來,合同金額可能有上億,是美元哦。”
    正要繼續反駁的宋文忠問了這句話,生生地把話咽了下去。
    他是戰爭年代走過來的人,當年空軍剛組建一年,第一批飛行員剛完成一百多個小時的飛行訓練,立即就拉出去和美國佬打。
    人民空軍創造了奇跡,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成長為世界強大空軍。
    萬事隻怕有心人。
    上億美元的外匯……
    吳強倒抽了一口涼氣,說,“可是我不懂坦克啊。”
    李幹翻開文件,用鉛筆把埃陸軍提出的二十多項改進要求圈了出來,拿手一指,道,“你把你能做的挑出來,剩餘的我包圓了。我知道你小子有這個能耐。”
    吳強也不在乎李幹的沒大沒小,他從一開始瞧不上李幹,到現在和他關係密切,彼此工作起來已經很默契了。
    “這幾項和電子有關的,我可以試一試。”吳強挑了七項出來。
    李幹大手一揮,“好,剩下的我包圓了,我現在就讓一拖把技術圖紙發過來!”
    宋文忠又傻眼了,這小子什麽時候和一拖聯係上了?
    看樣子,這件事不是李幹臨時起意,反而像是早有策劃啊!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