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團長,你都快當師長了
字數:7087 加入書籤
“我怎麽就當師長了?”
李幹看著雀躍的林小茹,不知道她在咋呼什麽。
林小茹把手裏的編製表遞給李幹,“你自己看。”
李幹疑惑接過。
看完後,卻沒有林小茹想象中那樣驚喜,而是平靜。
“這麽多?從哪冒出來這麽多飛機?”李幹皺眉道。
足足70架強5強擊機。
這他媽的一個師的數量了。
林小茹搖頭說,“我也不清楚,都是接到命令轉場過來的,他們也不清楚。”
“哦對了,上級配備的指揮班子都到齊了,什麽時候開會?”
李幹想了想,道,“請副團長暫時主持工作,我有別的事情。”
“是。”林小茹記下來。
“老古,我們走。”
李幹帶著古道風走了,林小茹自去傳達團長命令。
空軍裝備了好幾百架強5,這種基於殲6設計出來的雙發強擊機,在李幹眼裏是落後的老古董了。
但是,用它們來對付安猴,是綽綽有餘的。
載彈量1.5噸。
兩門23毫米機炮。
作戰半徑500公裏。
巡航速度800公裏小時。
機身、機翼下有6個掛點。
彈倉內可掛載2枚500公斤級普通航空炸彈。
這樣的性能數據可以說是老爺爺級別的了。
但是,安猴首都距離邊境線不到300公裏!
換言之,在邊境地區部署強5,輕輕鬆鬆覆蓋安猴首都地區!
至於掛彈量少,完全可以用數量來進行彌補。
強5的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優點是——這玩意兒配備了座艙裝甲!
飛行員的存活率大幅提升!
跟他娘的空中坦克似的,有空中59的美譽。
拋開這些不談,除了強5,李幹沒有別的選擇了。
距離開戰滿打滿算兩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對戰機的這些性能進行改進是來不及的了。
李幹要做的是提升強5的軟件,火控係統、通訊係統兩大塊。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這件事。
宋文忠和吳強帶了技術人員已經在維修機庫對一架強5進行研究了。
李幹到了之後,直接說,“東部電子所的火控儀直接替換上去,在機腹找個合適的位置安裝一具雙通道電台,用於直接與地麵部隊聯係,機背安裝一具gps定位裝置,我們就做這三項改進。”
都是提升軟實力的改進。
宋文忠說,“我們哪來gps定位裝置?”
“明天就送過來了,我通過埃方的關係弄了一批,足夠完成空中強擊團的改進。”李幹說。
宋文忠連忙問,“有多的嗎?”
“有,用於研究的,我已經額外留出來了。”李幹肯定地點頭。
吳強立即帶人尋找合適的位置,先把雙通道電台和火控儀安裝上去。
三項改進都是針對強5的不足製定的。
雙通道電台尤為重要。
按照現在的指揮方式,地麵部隊無法直接和飛行員聯係,需要先向前線指揮所報告,前線指揮所再和空軍指揮所協調,空軍指揮所再給飛行員下令。
極其的麻煩。
李幹的想法是,直接取消請示匯報這個過程,將呼叫空中火力支援的權限下放到連一級地麵部隊。
雙通道電台安裝在機腹位置,就是為了便於與地麵部隊聯係。
在作戰中,采取輪流值班的方式,以一架強5作為指揮機保持在戰場上空巡弋,負責給升空的機群分配任務,而目標方位參數,則由地麵部隊直接報給指揮機。
大大提升了空中火力支援的效率。
沒有更好的通信係統,李幹隻能采取這種原始粗暴的辦法,來搭建起一個相對簡陋的戰場空地通信網。
次日,原裝的gps定位裝置到了。
這玩意兒用的是美國人搞的gps衛星定位係統,民營版本,但總比沒有好。
李幹知道美國人是樂於看到東大揍安猴的,所以他們絕對會在這方麵提供便利。
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李幹才能輕鬆地通過埃方在市麵上搞到了一批gps定位裝置。
僅僅兩天,第一架強5便完成了改裝。
李幹駕機升空試飛,測試三項設備的性能。
簡陋的座艙裏,雜亂的儀表台左側,簡單粗暴地用支架固定了一塊巴掌大的顯示屏。
開啟gps定位裝置後,上麵的綠色小點就代表本機的位置,底下有坐標參數。
這樣一來,飛行員就能輕鬆知道自己的具體位置,而不需要去尋找地麵導航標、參照物,在沒有地麵引導的情況下,能找到返航的路線。
火控儀沒什麽好說的,很簡易的一個裝置。
還是那句話,總比沒有好。
李幹測試的重點在機腹處的雙通道電台。
技術組在地麵不同位置布置了三具步兵連使用的短波電台。
李幹駕駛強5爬升到五千米的高度開始測試,接收沒問題,發送也沒有問題。
然後從五千米高度逐步往下測試,一直到三百米高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到了三百米高度,通信質量受到戰機速度和地形地貌的影響,時斷時續。
反複測試後,李幹確認了這一點。
他在操作守則上寫下了一條告知——在與地麵聯係時,地高應當不少於370米。
地高即戰機相對地麵的高度,不是海拔高度。
試飛通過,技術組立即拿出改進規範,985廠開足馬力對70架強5進行改進。
隨即,李幹用強5掛載hf16型火箭發射器做實彈射擊測試。
殲7e使用hf16型火箭發射器發射57毫米口徑火箭彈,對地攻擊威力驚人,完全可以移植到強5身上。
這天,多雲少雨,氣溫12攝氏度,西北風,風速每秒3米。
不太適合做實彈射擊測試。
但李幹力排眾議堅持按計劃進行。
敵人可不會讓你挑時間。
冬季的蒙蒙細雨之中,一架綠色迷彩塗裝的強5已經開車,單垂尾的位置塗著編號001,表明這是團長的座駕。
地勤人員在兩側機翼掛點上,分別掛上了一具hf16型火箭發射器,小心翼翼地把57毫米火箭彈裝上去,擰開保險。
每一具能裝16枚火箭彈,一共是32枚火箭彈。
瞬時火力強度相當於一個炮營。
空中強擊團副團長程勇走過來說,“團長,還是我讓吧,我自打當飛行員就是和強五打交道,比較熟悉。”
程勇是從某強擊機團參謀長的位置上調過來給李幹當副手的,三十八歲,比李幹大了足足十五歲。
部隊裏是靠能力說話的,在見識了李幹的飛行技術之後,程勇心服口服,已經有成為李幹擁躉的趨勢了。
程勇當然不懷疑李幹的能力。
他擔心的是危險。
在這種天氣下打實彈射擊是非常危險的。
李幹把飛行頭盔戴上,笑道,“你大概是忘了,我是正兒八經的試飛員,幹著活是專業的。”
擺了擺手,李幹登機,幹脆利落地推油門杆滑出,頃刻間到了起飛位置。
塔台下令,李幹加力起飛。
強6那兩台殲6同款噴氣式發動機爆發出強烈的轟鳴聲,推動著戰機加速,很快就達到了330公裏每小時的起飛速度。
李幹拉杆,機頭抬起,戰機爬升。
爬升到一千米高度後,李幹轉彎直奔靶場。
李幹掃了眼外麵的天空,灰蒙蒙的,能見度隻有幾百米。
他看了看gps的方位參數,調整好了航向保持每小時600公裏的空速平飛。
兩分鍾後,李幹向塔台請示,“塔台,我已進入實彈射擊空域,請示射擊。”
塔台回答,“洞幺,可以射擊。”
“明白!”
李幹壓杆呈俯衝狀態,建立攻擊航線。
他接通hf16型火箭發射器的電門,將瞄準儀切換為火箭彈模式,概率地指向了靶區。
戰機的高度在快速下降,距離越來越近。
距離目標五百米時,李幹隱約看到了圓形的靶子。
他立即瞄準,果斷發射。
hf16型火箭發射器裏的57毫米口徑火箭彈以每秒5發的射速射出。
李幹選擇的是兩具發射器同時發射,而且是齊射。
不到三秒鍾,32發火箭彈全部發射完畢。
李幹迅速抬起機頭轉彎脫離攻擊航線,同時保持著轉彎的姿態繼續接近靶區,側頭觀察著射擊效果。
32發火箭彈全部命中靶區。
李幹在靶場上空繞了兩圈,確認無誤後,掉頭返航。
塔台上很快得到了報靶隊傳回來的統計,32發火箭彈全部打在了圓圈裏,充分證明了火控儀和hf16型火箭發射器的結合,是非常成功的。
落地後,李幹看著程勇遞過來的統計,笑道,“很好,老程,組織部隊搞實彈射擊,給老子狠狠打,不要心疼彈藥!”
“把戰技提升上去,能讓步兵兄弟們的進攻更加輕鬆,多少彈藥也換不來。”
程勇眉開眼笑說,“團長,我就等你這句話,我立即去做計劃。”
“張二標那小子呢,叫上他,你們倆搞個實彈射擊訓練計劃出來,我要看。”李幹說。
“是!他在組織部隊搞體能訓練,我現在就去找他。”程勇說完轉身就走。
李幹道,“等等!”
他對古道風說,“你也去,增加單兵作戰訓練,我不希望我的飛行員到了地麵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古道風猶豫著。
李幹瞪眼說,“我在這裏能有什麽危險,趕緊去。”
古道風這才點頭,“是!”
熱火朝天的臨戰訓練開始了,空中強擊團的飛行員們,不但要開飛機打實彈,到了地麵後還要參加單兵作戰訓練。
古道風拿他們那一套標準來要求,把飛行員們搞得疲憊不堪,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
與此同時,李幹親自授課,講解空中作戰戰術、空地協同作戰技術等軍事課程,隨後直接進入模擬攻擊演練。
時間一步一步走向了1979年2月17日。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