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李幹升官,海航失落

字數:7885   加入書籤

A+A-


    殲8這個型號正式宣告結束了,僅生產了7架原型機、交付了部隊16架,還不到一個團的數量。
    李幹給了殲8改命名為殲11,並非因為曆史執念。
    而是根據編號規則,本來就輪到了“11”這個型號序號。
    至此,東大目前,便隻有一款第二代戰鬥機殲7e還在繼續改進、生產,反倒成了曆久彌新的型號。
    所謂殲8改,已經完全沒有殲8的痕跡了。
    雙垂尾氣動布局、略下勾的機頭、電傳飛控係統、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等等等等,這些技術大多是在985廠和101飛機設計所的幫助下搞出來的。
    這就是一個全新的型號。
    甚至,因為是重型雙發戰機,機頭直徑更大、發動機艙可以更大,殲11的機載雷達探測距離更遠、載重更大。
    方從文在殲11上使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減輕了重量,在機內巧妙地布置了油箱,使得該機僅憑機內燃油,就能達到空軍的最大航程指標要求。
    此項性能,超過了老毛子剛剛服役的蘇27重型戰鬥機。
    因為殲10的橫空出世,各國的三代機在強大壓力下,都更早地服役了。
    視察了211廠的生產線後,李幹在該廠召開了座談會。
    廠長紀鵬豐、生產副廠長林宏宇,以及方從文團隊所有技術人員、生產車間工人代表,等等參加會議。
    麵對李幹,紀鵬豐、林宏宇再無此前的心態。
    現在在他們心裏,就一個想法——李幹是手握項目、訂單生殺大權的人物,除了無條件配合、聽令,沒有任何選擇。
    李幹坐在大會議桌的一端,林小茹坐在他身邊負責做會議記錄,其他人分列兩側。
    簡單的開場白後,李幹還是一貫的務實風格,開門見山地說,“殲11樣機搞得不錯,方從文團隊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這也說明,加強兩個大廠之間的技術交流,是非常有效果的,非常有必要的。”
    李幹指出,“殲11項目各方麵性能指標都達到了預期,有些性能還有超越,空軍很滿意。但是,裏麵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
    一聽最後一句話,所有人立即翻開筆記本拿起筆,會議室頓時一陣沙沙的翻頁聲。
    鄭重的樣子,一點都不是裝出來的。
    李幹說,“第一,空中受油能力問題。殲11必須要具備空中受油能力。”
    “我們不能把目光局限住了,我們的空軍,早晚要向戰略型空軍轉型,我們搞裝備的,要走在前麵。”
    “我仔細看了設計方案,方總在設計的時候,考慮到了未來上艦的可能性,這就很好嘛,要事事想在前麵。我們的海軍一樣要盡快走向深藍,不可能一直在家門口打轉,因此,空中受油能力非常重要。”
    “這第二點就是殲11這個平台,設計冗餘量很大,我的意見是,方總。”
    方從文連忙站起來,“到!”
    “請坐。”李幹壓了壓手,“我的意見是,把殲11作為一個平台,發展出各種子型號,持續不斷地改進。這既是節省經費的做法,也是世界各國普遍的做法。”
    “是,李主任請放心。”方從文牢牢記了下來。
    李幹說,“這第三點,是關於立即著手開發電子戰型號,利用殲11強大的載重能力,搞出專業的電子戰機。必須是雙座的,我建議和雙座教練型一起搞。”
    紀鵬豐激動起來,連忙說,“李主任,我們馬上立項,還得麻煩您盡快給過一下。”
    部隊主動給項目,傻子才不激動。
    211廠因為殲8項目,折騰了那麽多年,又被985廠的殲10壓得喘不過氣來。
    在985廠的幫助下,搞出了殲11,說到底,不是自己的完全技術啊!
    後續的改進型就不一樣了。
    我對你的技術加以改進,造出來的東西,那就可以算是我自己實力搞出來的了!
    李幹笑道,“我後麵會和海軍那邊開協調會,爭取把這個項目立為海空軍聯合項目。”
    “謝謝李主任!謝謝!”紀鵬豐現在看李幹,怎麽看怎麽順眼。
    生產副廠長林宏宇連忙問,“李主任,咱們的殲11戰機,有沒有希望出口創匯?我們廠也希望有機會為國家經濟建設,出一份力。”
    紀鵬豐:問得好!
    李幹想了想,說,“理論上,除了電子戰機,其他型號都具備出口創匯的條件。加把勁搞吧,當務之急是根據我提的幾點意見,對樣機進行改進,生產出原型機,抓緊時間進行試飛。”
    紀鵬豐連忙說,“請李主任放心,我廠一定全力以赴。”
    李幹笑著看紀鵬豐,“紀廠長,211廠是在老毛子的幫助下建起來的,受到了老毛子工藝粗糙的影響,這一點,你得想辦法改變,多派人到985廠學習交流,不要抱著老大哥的麵子過日子。”
    紀鵬豐的臉紅了起來,尷尬得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一把年紀了,讓比自己兒子還年輕的李幹這麽說,自然是多少有些接受不了的。
    李幹不會在意他心裏怎麽想,211廠這個班子,全都在戴罪工作,幹不好就滾蛋。
    散會後,李幹立即乘機飛回首都,馬不停蹄地參加空軍、海軍的協調會。
    因為遇上了航空管製,李幹到達總部會議室的時候,遲到了十幾分鍾。
    主持會議的是總部熊副總,他身材牛高馬大,聲音洪亮。
    熊副總笑道,“阿幹啊,緊趕慢趕,你總算是趕到了。”
    麵對一屋子的將軍,李幹連忙抱歉,“抱歉啊各位領導,遇上宮老的專機,我在天上繞了二十多分鍾才落地。”
    大家就都善意地笑了起來。
    都知道李幹是從211廠馬不停蹄飛過來的,都願意等著。
    不等不行啊,缺了李幹,這會是開不成的。
    熊副總說,“好了,軍技辦李主任到了,開會之前,我先宣布個命令,最高統帥部下來的。”
    大家立即正襟而坐。
    熊副總拿出文件,開始念了起來,“鑒於軍隊現代化裝備發展建設的需求,成立軍事裝備發展委員會……”
    他念了一串大領導的名字,都是委員會的領導班子成員,宮老是委員會主任。
    熊副總繼續念,“軍發委下設若幹機構,其中,技術審核處負責全麵審核重大項目、參與撥款決策,對全國軍工項目履行監督指導職責,處長由李幹中校擔任。”
    眾人再看李幹的眼神就完全不一樣了。
    好家夥,“負責全麵審核重大項目、參與撥款決策,對全國軍工項目履行監督指導職責”,這句話分量太重了!
    可以這麽說,李幹現在,是真正的那個有權力決定全國各軍工企業生死的那個人了!
    以前,以軍技辦的名義對在研項目實施指導,是有些牽強的,因為不是什麽裝備都能出口。
    比如殲11這個項目上,李幹基本上是以個人建立起來的技術威望、軍功威望來實施指導的。
    軍技辦負責技術審核的是進出口的軍用裝備、軍事技術。
    現在,這些問題都解決了。
    可以說,掃清了李幹指導全國軍工裝備發展的最後一些障礙,法律上的、程序上的,全都清除幹淨了。
    李幹立即站起來,擲地有聲地說道,“感謝組織培養和信任!我將為了我國軍備現代化發展,繼續狠狠地幹!”
    “好!”熊副總大笑,“這話提氣!”
    “好,咱們開會!”
    會議開始,海航司令員馬大海就說話了,他聲音粗狂遼闊,道,“阿幹啊,我可是在第三艦隊司令部幹過的,駐地是你家鄉吧?那咱倆算老鄉。”
    駐地是軍人的第二故鄉,他這話沒錯。
    空司參謀長劉長銀拍了拍桌子,道,“我說馬大哈,開會說事就說事,攀什麽老鄉。你小子在第三艦司攏共幹了有一年不?”
    馬大海說,“劉蒼蠅,你名字是真沒取錯,嗡嗡叫個甚啊!”
    “好了好了,你們倆湊到一起就駁火,現在是開會。”熊副總敲了敲桌子,連忙阻止。
    不然這倆人非得噴下去。
    馬大海看向李幹,說,“阿幹,我們海航也看上殲10了,聽說你給這飛機起了個名字,叫川渝暴龍,好名字!你給我說說,能不能改出海軍型來,多久能投產?”
    不是殲11項目協調會嗎,怎麽說到殲10來了?
    李幹感到奇怪,道,“當然沒問題,投產也就是兩三個月的事情。不過,985廠手裏有大量訂單,交付日期沒那麽快。”
    馬大海說,“勻一部分產能給我們海航,我們先買個120架,怎麽樣?”
    一聽這話,劉長銀坐不住了,連忙插話說,“熊副,我得打斷一下馬大哈。我們空軍早就下了單子,殲10c優先交付給我們,外銷型號都要靠邊的。”
    熊副總看向李幹,問道,“海航現在都是些老殲6、殲7、強5,他們的需求的確比較緊迫。阿幹,你看看怎樣協調一下,先解決一部分。”
    產能跟不上的後果出現了。
    李幹很清楚,空軍要是不鬆口,海航一架飛機都拿不到。
    原因無他,海航壓根就是從空軍裏選出一部分單位,整建製轉為海軍航空兵部隊的。
    大哥發話,海航小弟就得聽著。
    所以,別看馬大海叫得歡,到頭來,他得去求劉長銀。
    李幹就是空軍試飛員,他再清楚不過了。
    他思索著,很是為難地解釋道,“巴西已經正式發來了詢價,這是國際貿易中采購程序的開始。外銷訂單已經有200多架,985廠現在的產能,已經到了極限。”
    他頓了頓,說,“此前,已經把殲7e的生產任務,全部轉移給了雲陽廠,下一步,計劃用一年的時間,把外銷型號的生產,也交給雲陽長。”
    李幹看著馬大海,十分抱歉地說,“馬司令員,在新的生產線建成之前,985廠已經沒法提升產量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馬大海頓時失望透頂,海軍這邊的人,心情都很低落。
    海航:我是後娘樣的唄?
    劉長銀也不笑了,說到底,都是一家人啊!
    熊副總也沉默了。
    這時,李幹忽然說,“我倒是有個辦法,能解決海航的燃眉之急。”
    “什麽辦法?”馬大海的心情,跟坐了過山車一樣,一下子起來了。
    海軍這邊的人,全都直起腰板,下意識伸著腦袋,緊緊地盯著李幹。
    李幹說,“三年前,三機部給985廠幾台斯貝發動機,985廠交給黎陽廠進行研究了,後來搞出了超級斯貝,這事大家都知道。”
    “基於超級斯貝,搞出了更先進的國產渦扇10。當時,為了提升黎陽廠的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我們賣給伊拉克的幾十架殲10ae,用的就是超級斯貝。”
    “當時一口氣下了200台的生產任務。後來的那些客戶提出更換為渦扇10a,就剩下了有120台左右的超級斯貝。”
    李幹想了想,道,“但是我就讓長飛廠,用這批發動機,試著搞一款長航程的戰鬥轟炸機,去競爭國際上的細分市場。”
    “前不久,他們匯報說已經製造出了原型機。我打算開完會後,就過去看看的。”
    “如果海航不嫌棄,可以先用這個型號過渡一下,性能方麵,嗯,航程很大,載重很大,適合海航的需……”
    馬大海猛地一拍桌子,“我跟你去看看!”
    這幫大老粗脾氣是真的爆炸啊!
    熊副總瞪著眼說,“你看你!又急!這會是協調殲11項目的,要去也得開完會!”
    “是!”馬大海心情好了,“好,繼續開會,繼續開會!”
    李幹:哦豁,可算是到正題了。
    馬大海爽快地說,“大家都要殲11,我們也不看裝備數量了,研發經費一家一半好了,空軍是老大哥嘛,我們多出點沒關係。”
    海軍是有錢的,這種吞金獸軍種,隨便擠擠,幾個億就出來了。這一點,空軍比不上,老陸更不用說。
    劉長銀當即道,“不用!我們空軍該出多少出多少,不占兄弟軍種便宜!”
    開玩笑,錢是省下來一些了,可是回去後,鐵定被罵死。
    因為丟人啊!
    眼看兩人又要吵起來,李幹連忙說,“劉參謀長、馬司令員,這不是有技術審核處嗎?既然你們都要采購殲11,那就按照程序來,技術審核處過了,撥款決策會開了,誰分攤多少研發經費,根據程序嚴格計算,按照比例來。”
    熊副總一錘定音地道,“我認為阿幹說得對,有程序了,就按照程序來,誰也不吃虧。”
    殲11協調會,就被這麽幾句話定了下來。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