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精確到點,莫過於人工引導
字數:5617 加入書籤
根據國防研究院的分析,東大陸軍需要維持2000輛主戰坦克、3000輛各式裝甲車、5000門各式火炮的常備力量,才能滿足國防需求。
實際情況則是,數量上差不多,但質量相差太大了。
現役裝備裏,絕大多數是五六十年代生產的老東西,急需更新迭代。
此時,一拖廠已經有一半的產能轉產坦克裝甲車了。
在新式主坦還沒有出來之前,陸軍在80式主戰坦克的基礎上,搞出了81式主戰坦克,屬於準三代主戰坦克,作為過渡型號來使用。
這種坦克的性能比出口的80式主戰坦克略好,但造價更便宜,便於批量生產裝備部隊。
離開合飛廠之前,李幹和專門和梁景輝進行了一次技術方麵的談話。
李幹把黑鷹直升機的圖紙鋪在桌麵上,說,“老梁,關鍵零部件的攻關隻是一方麵,我們還要學習美國人的設計理念。”
“你看這個飛機載員艙布局,兩排座椅,剛好能坐下一個班的戰士,中間的地板剛好能放下兩副擔架,如果搭載普通人員的話,能塞進去二十人。”
“兩個側門開口非常大,便於快速登機快速離機,而且,旋翼是可以折疊起來的,整機的尺寸,與剛剛立項研製的c17的貨艙寬度是高度吻合的,便於空運。”
“所以,你不能把目光盯在飛機本身,要充分考慮到這個飛機所需要擔負的任務,綜合所有的因素,來做針對性的改進和調整。”
“比如未來是否需要具備空中加油能力,是否能加裝武器,擔負搶險救災這些非軍事任務的時候,有沒有加裝防災救災專業設備的能力,等等等等。”
“現在用不上,不代表以後用不上,在設計上,要為以後的改進留下足夠的冗餘量,把這個飛機當成一個基礎平台來搞,學習殲10的設計理念,搞成一個係列的通用直升機。”
“還有軍轉民問題,我國民航低空市場潛力非常巨大,在商用、民用領域,對通用直升機的需求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加速提升。森林救火、航空勘探、遠海救援等等,這些硬需求,本身就存在。”
“總而言之,直升機和戰鬥機不一樣,是高度軍民融合的一種產品,你得開拓思路,充分調研,綜合了越多因素,你搞出來的就不再是單純的仿製品了,而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貨。”
李幹一番話,令梁景輝有醍醐灌頂之感。
“自主知識產權”這種新名詞,更是梁景輝第一次聽到。
能當總師的,無不是智商超高之人。
梁景輝好奇問道,“李處,這個自主知識產權,能否展開講講?”
李幹便把這個名詞的含義說了一遍。
梁景輝一點就懂,對李幹是越發佩服了。
短短三個詞語,把國產、專利技術、經濟效益給高度概括了起來,這可太厲害了。
安排好直20項目的事宜,李幹和陸近山飛到了瓦汗戰地軍校,到達的時候已經是夜裏了。
這裏的入夜時間是晚上九點之後。
情報局偵察員紮西德勒和穆塔基早已經在會議室裏等著。
穆塔基看著擺在桌麵上的一具單兵火箭筒,不時的擦拭著口水。在邊上,還有一種很像手持式攝像機的東西。
穆塔基問,“紮西大哥,這是什麽東西?”
紮西德勒說,“激光引導儀,讓你們過來,就是學習使用這種器材的。”
“有什麽作用?”穆塔基沒聽明白。
紮西德勒說,“簡單地說,就是用來引導導彈攻擊目標的。你們抵近目標,用激光引導以照射目標,後方發射導彈,一打一個準。”
穆塔基一愣,“我們沒有什麽導彈啊,引導單兵防空導彈,沒必要啊!”
紮西德勒說,“以前沒有,現在有了。等著吧,校長一會兒就到。”
話音剛落,李幹和陸近山就大步走了進來。
穆塔基是瓦汗戰地軍校第一期骨幹培訓班的班長,最出色的骨幹,顯然在阿富汗遊擊隊裏,已經擔任了一支遊擊縱隊的縱隊長了,相當於團長。
這個才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又紅又專,拿起語錄搞政工,換上十六字遊擊戰口訣就打仗,是瓦汗戰地軍校最出色的學員。
“小穆,聽說你們在格瓦茨打了個一場大勝仗,首次在與蘇軍正麵作戰的情況下,取得了勝利。”李幹笑著向穆塔基伸出手。
穆塔基立正,東大式軍禮,“校長好!陸局長好!”
李幹笑著點頭,還了個禮,和穆塔基握手。
穆塔基回答說,“報告校長,是的,我們首次集結了一萬多人的部隊,和蘇軍一個機步團進行了正麵作戰,取得了殲敵千餘人的重大戰果。”
李幹問,“傷亡怎麽樣?”
穆塔基回答,“我軍傷亡三千餘人。”
這個傷亡比例很厲害了,不過,考慮到麵對的是全機械化的敵軍,而阿富汗遊擊隊這邊,基本上是輕武器,大口徑火炮一門都沒有。
能取得這樣的戰果,屬實是不錯了。
陸近山說,“小穆,戰場上的形勢發展表明,你們已經具備了在局部地區組織正規作戰的能力,那麽就不能再一味地遊擊了。”
“根據我們的經驗,形勢發展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要麵對城市作戰。你們總得收複失地吧?”
穆塔基重重點頭,堅定地說,“我們一定要把侵略者趕出去,收複所有的失地!”
李幹指了指單兵火箭筒說,“這是120毫米口徑的火箭筒發射器,可重複裝填的,需要三人操作。”
“我們在測試中發現,這種火箭彈對堡壘、堅固工事、敵裝甲目標,有非常出色的毀傷能力。”
“你們已經大量使用了107毫米多管火箭彈,但是缺乏精確的對點攻擊武器。所以我們專門開發了120毫米口徑火箭筒。”
穆塔基激動地說,“校長,我們早就盼著有一款武器能對付蘇軍那些烏龜殼了,還有蘇軍的防禦工事,他媽的,他們不計成本建造,四零火根本啃不動,我們都是用人帶著炸藥包過去炸的!”
“現在有了這款大口徑火箭彈,以後的局麵肯定能得到很好的改觀!”
李幹問,“這次,你帶了多少人過來?”
穆塔基回答,“兩百人!”
“好,分出五十人學習激光引導儀,其他人全部學習使用120火箭炮,這種火箭炮的操作非常簡單。”李幹微微點頭說。
穆塔基忍不住問,“校長,我們學激光引導儀沒有用啊,我們除了紅纓和毒刺,沒有任何導彈類武器。”
“這就是我讓你親自來一趟的原因。”李幹笑道,“你現在是遊擊隊青年軍事委員會的常委,有些事情,我得和你當麵談一談。”
穆塔基立正站好,“校長,請指示。”
李幹示意他坐下來。
眾人落座。
李幹說,“蘇軍在武器裝備方麵有絕對的優勢,很長一段時間裏,你們是改變不了這個局麵。”
這是客觀事實,穆塔基認同地點頭。
李幹說,“但蘇軍不是沒有弱點。他們的機械化部隊,是依靠通信網絡聯係起來形成合力,如果能有效打擊他們的通信節點,癱瘓他們的通信網絡,哪怕是半癱瘓,對一次戰役是非常有幫助的。”
“除了通信節點,還有蘇軍的大型軍事目標,如大型堡壘,機場、後勤補給站,等等等等。107火箭炮對這些目標能形成有效打擊,問題是,在沒製空權的情況下,你們很難把大量的107火箭炮集中起來使用。”
李幹頓了頓,說,“針對這個情況,我們想了個辦法,”
陸近山從公文包裏取出一副圖紙,在桌麵上展開,竟然是幾種武器的作戰示意圖。
李幹起身,用伸縮指揮棒指著作戰示意圖說,“你看這裏,這是480毫米口徑多管製導火箭彈發射車。最大射程能夠達到500公裏,戰鬥部全重500公斤,都是高能炸藥。”
穆塔基震驚地彈了起來。
射程500公裏的火箭彈?
這都是他媽的短程地地導彈的範疇了!
“如果你們部署在瓦汗地區,射程能夠覆蓋杜尚別,那裏是蘇軍的大後方軍事基地,囤積了大量的物資。”李幹微微一笑,道。
穆塔基激動得臉色通紅,要是能打擊蘇軍的大後方軍事基地,那意義可就太重大了!
侵略阿富汗的蘇軍部隊,絕大部分的物資都是囤積在杜尚別,然後從那裏源源不斷地從阿富汗北部地區進入。
而且,杜尚別也是蘇軍的後方指揮部所在!
打擊杜尚別,無論是軍事意義,還是政治意義,都是極為重大的!
李幹道,“但是,如果沒人工引導,這種火箭彈的戰鬥部,其精度誤差高達500米。”
“精確到點,莫過於人工引導了。”
480毫米口徑的多管火箭彈發射車,大家都知道,這玩意兒一旦暴露,絕對會是蘇軍航空兵部隊拚了命都要打掉的目標!
統觀整個阿富地區,能隱藏這些大型武器裝備,打完之後立即撤進山洞裏隱蔽起來,就隻有瓦汗地區了。
因為這裏靠近東大邊境,蘇軍航空兵部隊的戰機投鼠忌器,不敢靠得太緊。
李幹說,“你們需要訓練出一支偵察部隊,攜帶激光引導儀潛入杜尚別,引導480毫米口徑火箭彈,對你們認為有遠程打擊價值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穆塔基仿若看到了杜尚別四處燃起大火的場麵……